06.06 力争明年获评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

<table> 力争明年获评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

通过提升乡风文明,推进禅意新兴更文明。梁颖 摄

/<table>

近日,新兴县印发了《新兴县实施“四大工程”提升乡风文明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以打造四个平台、开展六项活动、推行五项工作、推进三大创建活动为载体,探索构建符合新兴实际、具有新兴特色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指标体系。

梁颖

文明镇村户创建全覆盖

抓乡风文明提升,号召易、具体落实难,必须坚持虚实结合,弘扬务实作风。新兴该如何提升乡风文明?

《征求意见稿》提出,一方面,专门成立新兴县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工作专责小组,统筹开展全县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专责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办。各镇各单位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科学制定规划,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局面,形成合力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另一方面,各镇各单位要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作为新兴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抓手,重点部署,重点推动。要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在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尤其是乡村治理和阵地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督导检查推进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要细化分解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奖惩办法,建立定期督导检查和通报制度。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县文明办要把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测评体系,推动乡风文明和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值得关注的是,《征求意见稿》提出,乡风文明创建工作的主体是农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是乡风文明创建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创建活动中,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鼓励农民群众的创新精神。要通过项目带动、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积极吸引群众参与,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力戒形式主义,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推动各项任务、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形成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不仅如此,提升乡风文明设定可量化的指标,明确实践路径和任务,达到虚中有实。《征求意见稿》透露,到2020年,全县要确定2个精品村庄、20个示范村(行政村)、200个2A级以上特色旅游村庄和2000个生态环境整治村庄,乡风文明建设要取得重要进展,社会不良风气要得到有效扭转,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创建全覆盖,县级及以上文明镇、文明村(行政村)比例分别达到100%、95%,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农村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大众化,文化生活丰富创新,民风乡风和谐和睦。到2022年,乡风文明体制机制基本健全,乡村文明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社会不良风气得到根本扭转,100%的行政村和80%的村庄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

推动省定贫困村达到省文明村创建标准

作为乡风提升计划,除“规定动作”外,新兴县如何通过“自选动作”彰显自身特色?《征求意见稿》提到,要打造四个平台、开展六项活动、推行五项工作、推进三大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地。

未来,新兴将依托文化室、党建活动室、纪念馆等场所,打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阵地。

此外,新兴将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户外公益广告宣传景观标识,建设一批孝德广场、乡贤文化广场、好人馆、好人长廊、善行义举榜等道德集中展示阵地。

同时,各镇村结合文化室建设、祠堂改造,打造“一村一品牌”乡村历史文化场馆平台。举办“我的根源”等展览活动,展示本地乡村历史文化源流及乡贤文化。到2019年底,全县建设10个乡贤、村史展示馆示范点,到2022年底实现全覆盖。

打造基层志愿服务平台方面,新兴提出,到2019年底前,全县12个镇建立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所有行政村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站,自然村建立志愿服务队,争取到2020年底前农村志愿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此外,县文明办将充分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宣传教育、评选身边好人、制定新乡规民约、培育新乡贤、整治陈规陋习、征集提炼家训家规等六项活动。

公共设施是为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着眼于此,新兴以推行五项工作为切入点,实施文化惠民乐乡工程。建立完善农村文化设施,确保2018年底全县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2019-2020年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完善升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效能;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镇级综合性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标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新兴特色,到2020年力争每年让中小学学生至少欣赏一场戏曲演出,逐步实现每年在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场戏曲演出。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实现2018年底前镇、村(社区)全覆盖目标。保护活化乡村物质遗产,发展乡村旅游。

最后,新兴将推进三大创建活动,让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按照中央、省、市部署,继续完善全县文明村镇评选标准和测评体系。县将紧紧围绕“力争2019年跨入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行列”目标,推动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将推动80%的省定贫困村在2018年底前达到省文明村创建标准;到2020年,县级及以上文明镇、文明村比例分别达到100%、95%;到2022年,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全覆盖。

——推进文明公厕创建。各镇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方案,按照“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务到位,卫生环保、如厕文明”的要求,细化目标要求,加大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完成乡村公厕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开展各地文明公厕创建情况督查工作,开展星级文明公厕评定。

——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深化“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创建,广泛开展“书香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家庭创建,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示范点建设增量扩面、提质升级。开展年度“文明之星”“积分达人”等评选活动,以2018年办试点、2019年抓普及、2020年全覆盖为目标推进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

提升乡风文明三阶段

(一)试点先行,全域推进阶段(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

1.动员部署(2018年6月至7月)。组织召开全县专题动员部署会。各镇和县直有关单位从实际出发,制定文明乡风建设工作规划和方案,并利用媒体宣传、专题教育、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2.试点先行(2018年8月至12月)。将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精品村作为乡风文明提升工作的先行点、示范点,先行点、示范点协同推进,一并打造。县、镇分别选取基础条件比较好的镇、村,或者把省定的15条贫困村对照乡风文明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作为示范村进行重点打造,召开工作会议,推广试点经验。

3.全域推进(2019年1月至12月)。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将乡风文明提升工作覆盖全县所有乡村。

(二)扩容提质,彰显特色阶段(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

召开乡风文明扩容提质专题会议,县文明委组织有关成员单位组成专门指导小组,发挥指导小组督导、监督、助推作用,将示范村、精品村的试点经验在全县乡村推广,全面彰显乡风文明新兴特色。

(三)巩固提升,走在前列阶段(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

加强对全县乡风文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以问题为导向,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巩固提升建设水平,实现乡风文明提升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