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今天,大眾日報推出第二篇關於我們文登鄉村振興的融媒體報道——《鄉村振興看文登》,記錄記者的所見所思所感。除大眾日報外,新銳大眾客戶端、大眾在縣微信公眾號還將同步推出圖片、視頻報道等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這幾天,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北產村的徐虎坐著班車到市區上起了班,“現在咱有了‘綠化熟練工’的崗位評級,活兒都找上門。這不,鎮上服務中心組織俺們到城裡搞綠化,有班車接送,一天工資100元,俺去年一年工資掙了兩萬七八千。”徐虎自豪地告訴記者。徐虎從“面朝黃土背朝天”變成帶著職級上班的職業農民,變化得益於去年4月份高村鎮搭建的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中心。

“這個平臺要解決的是農民向哪轉、怎麼轉,地誰來種、怎麼種,農村集體經濟怎麼發展、怎麼增收的根本性問題。”高村鎮黨委書記姜宗浩說。土地的流轉集中是搭建平臺的基礎。高村鎮首批確定10個試點村,把農民各家的土地流轉給村集體,每個村調整出一塊不低於100畝成片連方的地塊,對外進行農業招商;沒有招商成功的地塊,則把土地交由農機合作社統一耕種,確保農民的土地租金收入。鎮政府牽頭成立一個農業大數據信息平臺,集成包括土地流轉入股、土地託管、勞動力轉移、農機服務等十多項服務內容的服務體系,為農戶或新型經營主體提供信息查詢、供求對接等服務。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技術人員正在對高村鎮高田勞務的農民進行技術指導(陳宏青 攝)。

與平臺相配套,鎮上成立了一個農業龍頭企業——高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具體負責農業生產的組織實施。土地流轉出去的農民需要新的勞動崗位,來投資落戶的農業企業需要大批勞動力。為此,高田公司成立了勞務服務機構,把各村有就業意向的農民集中起來,統一培訓、統一安排工作,為落戶企業和有需求的集體和個人客戶提供農業生產服務,目前全鎮已有800多名流轉出土地的農民加入了勞務服務隊。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高村鎮高田勞務考核培訓班。

去年,徐虎將家裡10畝土地全部流轉給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與村裡其他100多畝流轉土地一同納入中心平臺,對外進行土地規模化招商,如今已經引入了黑小麥項目。根據流轉土地一類等級,農民一畝地一年能收400元租金,土地招商後的增值部分除了30%給村集體,農戶還可以拿到70%的分紅。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高村鎮高田勞務輸出的職業農民正在管理櫻桃園(陳宏青 攝)。

土地流轉出去了,綜合服務平臺著力解決職業農民培育、勞務供需對接的問題。在高村鎮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辦公室,記者看到了以30多個村勞務合作社為單位的勞務情況統計表,上面清晰地登記著有意願務工農民的基本信息,並按照建築服務型、技術服務型、社會服務型等5大類20個小類進行了能力標註。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中心負責人於芬說,年底前,他們還將根據用工單位這一年來的反饋,對在冊人員做新一輪職級評定,按照一般工、熟練工、能手三個等級進行勞務定價,再進一步補充完善農業職業經理人和駐村農技人員信息,引進農業科研院所、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的高級人才,形成人才庫。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綜合服務中心運作短短一年來,已有田園綜合體、黃菠蘿、黑小麥等10多個現代農旅項目順利落戶。今年,高村鎮又把21個經濟薄弱村被納入平臺統籌範疇,流轉規模土地面積擴大到1萬畝以上。“高村模式”已成為威海發展規模農業的範本。

記者採訪後記

農民培訓要面向產業、融入產業鄉村振興必須發揮好廣大農民的主體作用。在文登區,傳統的農民“培訓”正在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等貫穿成長全過程的“培育”轉變。

今年,文登區把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納入“10+1”鄉村振興框架體系,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幹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為重點,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等方式,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面向產業、融入產業、服務產業,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附:6月4日大眾日報6版山東新聞

為“高村模式”喝彩!這裡農民也能評“職稱”了!

更多內容請查看http://respub.xrdz.dzng.com/content/20180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