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金融行業+互聯網會演變為什麼物種?

金融行業+互聯網會演變為什麼物種?

金融科技時代,巨頭“去金融”的趨勢

2017年4月,螞蟻金服就宣稱未來只做科技,幫助金融機構做好金融服務,而且京東金融、百度金融、樂信都宣稱不做金融,隨著新技術不斷髮展與市場環境的變化,“互聯網金融”發展到“金融科技”。各個行業巨頭開始“去金融化”。

一般來說,傳統商業銀行經營模式比較謹慎。但是在新時代,如果不改變,就會被時代的潮流拋棄。,所以近日,建設銀行成立了全資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除此之外,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如平安銀行、招商銀行等早已進入金融科技領域,由此可見,銀行業已開始從各方面主動研究和運用金融科技領域,從網上各大新聞來看,目前不少銀行均向“智慧銀行”“數字化”及“智能化”轉型。也許越早掌握先機和市場,越能透徹金融科技在銀行領域的發展。

金融行業+互聯網會演變為什麼物種?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曾表示:技術企業在早期很多想往金融領域靠的過程當中,發展到一定階段,也開始遭遇更多的挑戰,比如這些領域可能會遭遇更加嚴格的監管,一些機構就有可能進行業務或者戰略的調整。因此,目前來說,金融科技企業“去金融化”是個理性的選擇,其實,金融是一個特殊行業,需要牌照,牌照也不是那麼容易獲取的,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牌照獲取的過程中就會有大量的資本金投入到一個重資本牌照類型的金融企業,但是用有限的資本金投到一個牌照裡,是不符合它的利潤最大化的需求。所以,金融企業對牌照還是投資的興趣,但對於銀行而言,將科技領域單獨設立為子公司,原本內設的科技服務,將可能是一個成本轉化過程變成了一個外設的科技公司的業務收入。

金融行業+互聯網會演變為什麼物種?

伴隨著金融科技企業“去金融化”,以及傳統商業銀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但在這時代誰處於“領跑”和“跟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下半場又會有怎樣的競爭格局?無論是互聯網企業分離出的金融科技公司,還是傳統銀行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都會對金融科技公司領域新產業與新行業分工的發展產生一定作用,但在接下來的主場中,究竟是什麼類型的金融科技企業占主導地位,仍需要時間來證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