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对人类生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谁?

九洲志


导读:这几个人永不过时,成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我只用一句话概括他们一生的思想。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大学,犹太裔物理学家,享年76岁。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1、爱因斯坦

他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2、维特根斯坦

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日),犹太人,哲学家,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省,逝世于英国剑桥郡,享年62岁。

著名的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成员,父亲卡尔·维特根斯坦是奥地利著名钢铁工业企业家,母亲莱奥波迪内·卡尔马斯·维特根斯坦是著名作家、经济学家哈耶克[1]的外祖父的姑表妹,也是银行家的女儿。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哲学、精神哲学和语言哲学等方面,曾经师从英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罗素。[2]

从1939年至1947年,维特根斯坦一直在剑桥大学教书。他在生前出版的著作不多,包括有1篇书评,1本儿童辞典,和1本75页的《逻辑哲学论》(1921年)。

他说:对于可说的,我们一定要说。对于不可说的,我们要保持沉默。

3、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Marie Skłodowska Curie,1867-1934年)1867年11月7日生于华沙。世称“居里夫人”,全名: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

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因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她说:没有值得害怕的事情,只有值得去理解的事情。

4、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1],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4]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他说:世界是物质的,变化的,矛盾的,统一的!

5、图灵

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2013年12月24日,在英国司法部长克里斯·格雷灵(Chris Grayling)的要求下,英国女王向图灵颁发了皇家赦免。英国司法部长宣布,“图灵的晚年生活因为其同性取向(同性恋)而被迫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认为当时的判决是不公的,这种歧视现象现在也已经遭到了废除。为此,女王决定为这位伟人送上赦免,以此向其致敬。”[2]

图灵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诸多贡献,提出了一种用于判定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试验方法,即图灵试验,至今,每年都有试验的比赛。此外,图灵提出的著名的图灵机模型为现代计算机的逻辑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他说:有时候,被世人遗弃的人,才能成就让人想像不到的大事。

6、冯诺依曼

冯·诺依曼[1](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1,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涯杰)”。[2]

先后执教于柏林大学和汉堡大学,1930年前往美国,后入美国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会员。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早期以算子理论、共振论、量子理论、集合论等方面的研究闻名,开创了冯·诺依曼代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了贡献。为研制电子数字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案。1944年与摩根斯特恩(Oskar Morgenstern)合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是博弈论学科的奠基性著作。晚年,研究自动机理论,著有对人脑和计算机系统进行精确分析的著作《计算机与人脑》。

主要著作有《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1926)、《计算机与人脑》(1958)、《经典力学的算子方法》、《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连续几何》(1960)等。

他说:若人们不相信数学简单,只因他们未意识到生命之复杂。

7、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1],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他说:吾道,一以惯之。

9、哥德尔

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1906年4月28日—1978年1月14日)是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其最杰出的贡献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他说:任意一个包含一阶谓词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也不能被否定。

10、牛顿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1]。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他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11、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他被认为是电力商业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并因主持设计了现代交流电系统而最为人知。在迈克尔·法拉第发现的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电磁场领域有着多项革命性的发明。他的多项相关专利以及电磁学的理论研究工作是现代的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的基石。

他说:如果你想揭开宇宙的秘密,在能源方面认为,频率和振动。

12、伽利略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02-15-1642-01-08)。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1]。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汇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2]。伽利略从实验中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等。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断,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反驳了托勒密的地心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纯属思辨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其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

他说: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本文由独立学者灵遁者整理提供。


灵遁者国学智慧


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的,因为问的是对“生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如果是问,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那肯定就是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等几个人,他们本身就是科学史最牛的TOP3。不过,由于他们都是理论物理学家,主要体现在理论方面,对人类的生活确实有贡献,但是并不特别直观,所以不一定就是他们几个。

对“生活”贡献大,必须是某一种极创意的科学技术,可以立竿见影的改变这个世界。从本质上极大改变世界的,是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电气化的利用。这里,有几个选择,发现交流电效应和发明交流电机的法拉第,发明火车头的“铁路之父”史蒂芬孙,发明成熟蒸汽机的詹姆斯·瓦特。一个是电学之父,一个火车之父,一个是现代蒸汽机之父,他们谁对人类生活改变最大呢?这可是真让人费脑。

没有詹姆斯·瓦特,其他人也会发明蒸汽机,因为之前也有发明蒸汽机的工程师,只不过不够好。而史蒂芬孙也是一样,只不过他当时确实牛逼,把他的竞争者远远抛在了后面。而没有法拉第,可能人类还要再推迟几十年才能掌握电的知识,法拉第属于超时代人才。何况,现在蒸汽机已经淘汰,火车也改用电机驱动,离开电的应用,人类寸步难行。所以,我认为还是法拉第对人类的“生活”贡献最大。



怀疑探索者


答:理论科学上肯定是牛顿无疑,但是在应用科学上,当属电学之父——法拉第,试想抛开生活中一切用电的东西,你基本就回到原始人状态了!


牛顿作为经典力学之父,电磁学是经典力学的巅峰之作,所以牛顿在基础科学中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但是论应用科学的话,法拉第(1791~1867)的贡献,直接把人类文明插上了翅膀,从此人类开启电气时代,科学技术飞快发展。


法拉第的重要经历

1791年9月22日,法拉第出生于英国一个铁匠家庭,童年生活十分艰苦。

1821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现象,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开始了对电磁现象的研究。

1831年,法拉第发现磁铁穿过封闭线路时,会在封闭线路中产生电流,既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这就是开启人类电气时代的“金钥匙”;当年,法拉第发明了人类第一台(圆盘)发电机。

1837年,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这一个天才想法,完全可以媲美牛顿的万有引力。

1843年,法拉第得到了电荷守恒定律。

1845年,法拉第发现“磁”和“光”之间的效应,为麦克斯韦统一电磁学奠定了基础。

……

法拉第这么传奇的一生,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给人类文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也把经典物理学推向了巅峰。


关于法拉第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天,法拉第演示他的圆盘发电机;
一位贵妇嘲笑到:请问法拉第先生,这东西能有什么用?法拉第回答到:请问夫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好啦!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科学是严谨的,您出的题目却不够严谨,所以只能用通俗易懂的说法来发表一下个人观点。PS:您看篮球吗?

牛顿,第一代大神级人物,可以说是现代科学理论奠定者,但晚年却抛却理论陷入思维体系不能自拔,类似于篮球巨兽张伯伦,无人能敌,却难过美人关。


爱因斯坦,同样是神级,科学上的成就不亚于牛顿,只是出道晚一些,科学研究的同时还致力于倡导世界和平反对战争。虽然有人说他助推了美国原子弹的研究,但也是为了避免德国纳粹首先研制成功而做的不得已之举。类似于球神乔丹,对篮球事业推动较大。


特斯拉,神级中的精灵,血统绝对是最好的,像电影里的科学怪咖。心血来潮就给世界一个惊喜,但他更喜欢自己去探索,就如同自己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经常去玩,却没心思推荐给大众,把它变成一个众人都能玩的公园。有点类似于艾弗森,打球还是有灵气。

霍金,照片就不发了,不好看……他的研究成果不是马上有益于当下,还有待考究,但一旦确定,功不可没!这个可以配对一下科比,都是因为伤,干不动了……

其他两位,类似于一流球员,但是还不能封神,毕竟一流球员太多了。


乇三千历史短镜头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样说吧:现代科学的奠基人是牛顿老爵爷,贡献的科学定理却比较少,就是那三条定律和微积分。但是绝对是现代物理和数学的基础,没有这三条定律和一项工具,就根本没有剩下几个人的事。所以很多人认为牛顿是最大贡献者,也是有道理的。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和相对论,是理论物理的基础。尤其是相对论给出的宇宙宏观物理模型,能够解决牛顿的经典物理模型中不能解释的现象,又把经典物理模型包括进去,开拓了人们的思维,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当之无愧。霍金是目前理论物理的最牛的人,他发现了黑洞墒的存在,以及在宏观宇宙模型中建立了了不起的理论,别看身体残疾,但绝对的最强大脑!特斯拉和爱迪生都属于发明家和实验物理学家,发明的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没有这些人的存在,有再高明的理论基础,我们依旧生活在油灯时代。袁隆平院士,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功臣,是勋爵,是圣人,怎么说都不为过。他的生物理论和实验研究,解决了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而且将中国的生物研究推向了世界的前端。如果,未来我们能将袁院士的技术推广到世界各地,帮助非洲等其他贫困兄弟解决粮食问题,那么袁院士绝对可比爱迪生等人要伟大。但现在面临的转基因技术竞争问题,是一座很难跨越的困难。长期以来以西方为中心的思维,很多人认为转基因技术要比杂交育种技术高超,其实不然。二者除了在经济利益上有优劣,生物技术上是没有可比性的。转基因的风险要远比杂交育种技术高出很多倍,不可控因素太多了。目前来看,袁院士是唯一能打败转基因食品的人,但也要看国家的支持程度。最大贡献者这个称谓不适合用在科学家身上,尤其是现今科学理论中,各种理论和实验研究都无法分离,预见未来可能连科学这个词都不会适用了。科学最开始就是分科治学的意思,但现在的研究方向已经向大一统理论进发。当有天这个大一统理论被人们发现证明时,科学也就不能称之为科学了。


王晓强30


提问叫评出贡献最大的科学家,必须先评出第二到第五名,先看第二,第三名袁隆平,特斯拉。

大家都知道的是,应用科学家如我国伟大的植物学家袁隆平和塞尔维亚应用物理学家天才尼古拉.特斯拉,这里讲述袁隆平的淡泊无私和特斯拉的高才孤傲,以及大家现在又很少提及的发明家爱迪生,必须提及第六名托马斯.爱迪生,他在发明创造方面的贡献及发明家基本素质和他的契而不舍的精神对我们普通大众的深刻影响,座右铭: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组成,但百分之一的灵感更为重要,对我们普通人如同烙印一般刻在心里。袁隆平院士对于水稻杂交大面积推广,国外也是交口称赞鼎鼎大名的,虽转基因主粮已然普及,但现杂交水稻正是转基因主粮的有力竞争者,我们都不应该忘记袁老划时代贡献,在这个功利时代,袁老的低调淡泊从容无私正是很多人学习榜样,更给极端功利者一记耳光。再说特斯拉,不用连篇累牍,央视10套视频早有播出,他是个杯具人物,天才倒霉蛋,也是淡泊一生。任何伟大科学理论都是为实际应用,为大众造福的先决条件。理论实用何其难,创建理论难上加难,牛顿,爱因斯坦,便是应用科学的奠基人,霍金将理论科学普及大众功不可没。问题是很多人将应用科学与理论科学比较一番,网上从来不缺少抬高理论科学家以贬低应用科学家的枪手,利益使然,不足为奇

更重要的,他们的伟大发明是建立在理论科学及其发展上的,这无需质疑,理论科学研究相当艰难深奥,有些学者尚且自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何况我们评论者乎,只宜低调谈论,只能以科学常识评论理论科学家,这样,艾萨克.牛顿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星星没有之一,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神学家,经典物理学奠基人和开创者,数学微分创始人,创始积分的最重要参与者,天体力学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在科学事业上如此勤奋,第四,第五名爱因斯坦,霍金。伟大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建立在牛顿天体力学的基础上。斯蒂芬.霍金又在全面理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物理学及其物理科学的普及,让我们对深奥莫测的尖端科学得以管中窥豹,兴趣盎然,贴贴无数。英国及全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艾萨克.牛顿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成为了更多人们时常浮现眼前的一道永恒靓丽的风景线,烙印一般刻在心里......





星期一c166


说到这个问题,首先我的脑海中出现的便是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的名字。

艾萨克·牛顿



说牛顿是"物理学之父"一点都不为过,他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人,他打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大门。他所创立的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成为了此后几个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大到星球小到细胞都严格遵守万有引力定律。他开创了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大门而且其所形成的一系列物理学研究方法及思想给了后人无尽的启迪。除了物理学的贡献之外,他在数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创立了微积分学,系统的用数学方法研究和解释了自然界的很多前人无法解释的物理现象。他还研究光学,并最早的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虽后证实光的波粒二象性,但他的思想也是超前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相比于牛顿的开天辟地,爱因斯坦或许是把经典物理学更加推进到了一个更深的深度。他的相对论的提出揭示着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即在宏观低速的状态下是成立的,但是到了接近光速的时候便不再成立,可以说经典力学只是特殊状态的特殊情况。他理论的提出对于经典物理学来说有着不小的冲击,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承认它们的正确性,只是在近年通过高超的实验手段对其加以验证得出其正确性之后人们才深刻的了解到爱因斯坦有多么伟大!当然他也有痛心的地方,能量守恒方程E=mc²的提出为日后原子弹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在其晚年的时候,他多次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国际反核。

杨振宁

为什么会把杨振宁与牛顿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呢?那是因为如果有深刻的了解杨振宁的贡献,你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杨振宁可以说是继爱因斯坦之后的又一物理全才,他物理研究的范围之广深度之深实属罕见。大多数的科学家竭尽一生也只能在某一特定方面有所成就,但是杨振宁的理论涉及了物理学最尖端的四个领域的十三项重大贡献。其中以弱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摘得诺贝尔奖)和杨——Mills规范场论为最,二者同为日后的统一场论提供了理论依据(爱因斯坦竭尽一生都未能完成统一场论)。可以说他的成就是不亚于爱因斯坦的,或许国内对他的认同不高,但在国外他可是有着极高地位的。


镜像科普


比较起来,还是牛顿的贡献更大!

牛顿发现的牛顿三定律,不仅使人类彻底了解了宏观低速物体的运动和受力规律,也使人类进入理性思维的殿堂,从而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在牛顿以前,人们总认为力是推动物体运动的原因,但是实际上,力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只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速度的原因!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直到人类已经进入航天时代,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同样体现着理性思维的灿烂光辉!要知道在牛顿时代,人类并不能像现代一样,可以有各种探测手段来探测宇宙,牛顿通过苹果落地现象就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实在是非常巨大的成就!

此外牛顿发明的微积分,直到现在仍然是理学、工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几乎大多数需要定量分析的学科的最基础学科之一!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牛顿划时代、开创性的工作,根本不会有爱因斯坦、特斯拉、爱迪生、霍金、袁隆平等人的巨大成就!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通过牛顿的学说,学会定量计算的技术、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


地震博士


有很多关于科学家排名的问题,比如谁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大多数科技史工作者会把这一票投给牛顿,唯一一位能够和牛顿抗衡的就是爱因斯坦。如果要问这两位伟大科学家谁对人类的生活贡献大?这下答案就毫无疑问了,一定是牛顿。牛顿一手创立的经典力学至今仍然是工程技术领域中各种力学的基础,没有牛顿力学就不会有工业革命,今天也不会有汽车、飞船。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在技术中的应用还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核能、激光、卫星导航中,远不能和牛顿力学的应用去比较。

如果再过一百年、几百年呢?相信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在技术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星际旅行或许在那时早就实现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要让位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果时间再久远一些,爱因斯坦对人类生活的贡献会不会超过牛顿?会有那个可能。

科学成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大小具有时代性,同一个成就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影响力。就像法拉第的发电机,刚问世的时候人们会质疑“它能有什么用?”而现在正常的人不会怀疑发电机会对人类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看一下伟大科学家的排名就会发现,排名靠前的往往都是从事基础科学方面的工作。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能立即应用到技术领域,并且以后能够有什么应用也是难以预测的。但是一旦得到应用,可能会产生技术上的革命。像牛顿力学以及热力学规律的建立直接促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的诞生,法拉第、安培、伏特、欧姆、麦克斯韦等人的工作促使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在产业革命诞生之前,他们是伟大的科学家,但不是对人类生活贡献很大的科学家。一旦他们的理论取得了巨大的应用,他们伟大的同时也是对人类生活贡献很大的科学家。


刁博


科学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谁的贡献大并不重要,只要有贡献就行,作比较真没有什么意义!比如,牛顿的贡献大还是袁农平的贡献大?就算同一领域,有些人看似贡献不大,但他的工作是突破性的转折点上的工作,他不突破,别人根本没法发展,这样的科学家,不能以实际的面上的贡献来评判的!人们都记住了那些出名的科学家,特别是课本上出现的,有故事的鸡汤多的,牛顿、伽利略、欧几里得、笛卡尔、薛定谔、爱迪生、阿基米德、爱恩斯坦、居里夫人、陈景润、霍金、袁农平、钱学森、贝儿、冯·诺伊曼等等,太多,他们是这个发达的人类社会和世界做出贡献的人,不用排序,更不用颁奖,只需尊敬或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