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風口: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在開展新一輪產業革命進程中,人工智能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雖然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新工業革命發展中也佔據優勢地位。而互聯網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及應用提供了便利條件。

在此大背景下,國內研究者應該更加專注於人工智能的研究,擴大其應用範圍,實現人工智能在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等領域的切實落地,加強對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的支持,注重專業人才隊伍的建設,逐步建設完整的生態體系,實現系統內部各個環節之間的協同配合,調動其發展的積極性。

在人工智能迅速崛起的今天,我國應抓住時機,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促成國內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提高整體經濟發展的智能化與現代化水平。

人工智能是新工業革命的基礎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組成部分,是對人類智能的拓展及延伸,其中既包括理論分析、技術研究與開發,也包括具體應用與實踐,涉及業內人士所熟知的機器人系統、自然語言處理系統、語音及圖像處理系統等的研究與開發。人工智能技術與能源技術、空間技術並稱為“20世紀世界三大尖端科技”,併成功躋身“21世紀三大尖端技術”(其他兩項分別為納米科學、基因工程)。如今,人工智能作為人類科學的先鋒代表,已發展成為科研領域中眾人矚目的焦點。

人工智能的理論研究可追溯到20世紀中期,自誕生之後,該領域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在跌宕起伏中前進。自20世紀50年代後至60年代,該領域的發展集中在運用現有邏輯進行推理,從而為某些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典型案例是在棋類博弈中的運用。但是,這個階段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實用性方面的能力較差,無法應對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挑戰,其發展也遇到了瓶頸。

20世紀80年代,人工智能再次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這期間,研究者推出“專家系統”,該系統可學習並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並將理論指導實踐。另外,人工智能研究在推理演算、設計語言等方面的發展也有明顯進步。但是,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大部分人工智能研究計劃都因實用性不高、推理效果不理想等問題而被擱淺,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又出現新的曙光。伴隨著互聯網、搜索引擎的誕生及興起,人工智能技術可在分析數據資源的基礎上進行自動化學習,之後推出的“深度學習”系統類似於大腦的神經系統,可以獨立學習與總結知識。此次突破式發展進一步推動了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

“互聯網+”帶動我國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突破

目前,中國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雖有差距,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鑽研,國內研究者在語音識別、影像追蹤及識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基本可代表世界先進水平。如今,我國已經在中文信息處理、服務機器人、語音及文字識別、 無人駕駛汽車、自動化監控及信息處理等多個項目拿下自主知識產權,並將這些技術應用到產業發展過程中。

包括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在內的實力型科技企業都在人工智能領域開展了相關業務。百度於2013年建立深度學習研究院,開創國內先例。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開展的“百度大腦計劃”項目(圖2-5)是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綜合應用,收集了海量數據資源,建立起了規模龐大的神經網絡系統。

風口: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百度大腦”的應用有效提高了語音識別的精準率,同時能夠更加快速、高效地通過對文本圖像的識別輸入中文信息。據悉,現在的“百度大腦”擁有的智力類似於兩三歲的兒童。

阿里巴巴推出的DTPAI是國內第一個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併為研究者提供平臺接口,使其能夠通過平臺深度處理數據。與DTPAI平臺存在密切關係的大數據信息分析系統ODPS同樣屬於阿里巴巴,該系統十分擅長處理及分析海量的數據,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在人工智能發展方面,騰訊也不例外,其視覺識別系統“騰訊優圖”是優秀成果之一。該系統的人臉識別準確率高達99.5%,超過許多國家的發展水平,在不久的將來,財付通、微眾銀行等都會將其應用到實踐中。

不僅是實力雄厚的網絡企業,國內還有很多初創企業也瞄準了人工智能領域,將視覺識別、語音識別、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作為自己的研究及開發項目。

另外,科大訊飛研製的“訊飛超腦”,還有京東研發的JIMI智能聊天機器人都可實現與國際水平的接軌。數據統計結果顯示,國內智能語音交互產業規模在2014年時已突破百億元大關,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指紋識別及相關產業的總體規模也達到百億元級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