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乾隆帝对曹操的评价奇低,宋真宗却对曹操评价很高,或源于两原因

乾隆帝对曹操的评价奇低,宋真宗却对曹操评价很高,或源于两原因

对于曹操的评价,历朝历代多有不同,比如宋朝时,皇帝对曹操评价就很高。而到了清朝时,尤其是乾隆皇帝,则对曹操的评价很低,称曹操“篡位”是“逆贼”。宋、清两代皇帝为什么对曹操评价的不同?首先要从编纂《四库全书》时严令删除的一篇文章说起。

乾隆帝对曹操的评价奇低,宋真宗却对曹操评价很高,或源于两原因

祸起四库

北宋时,宋真宗有一次路过亳州,也就是曹操的老家谯县,看到曹操庙破败不堪,大发感慨,马上下令知府重修,并请著名学者穆修写了一篇《亳州魏武帝帐庙记》。这篇文章称赞曹操平定北方,建立巨大功勋,使后世受益良多。又说曹操在老家的人缘很好,受到乡亲们喜爱,于是自发建庙祭祀他,香火不断一直延续到宋朝。没想到这篇普通文章到了清朝却惹祸了。

乾隆帝对曹操的评价奇低,宋真宗却对曹操评价很高,或源于两原因

清朝乾隆下令编纂《四库全书》,本来要把穆修的一些文章加入其中,但乾隆偶然看到了穆修对曹操的赞扬,瞬间发怒,认为穆修表扬反贼,助长反抗朝廷的叛逆精神,背离了教育的传统,绝对不能让这篇文章继续刊载,玷污了历史。

乾隆帝对曹操的评价奇低,宋真宗却对曹操评价很高,或源于两原因

于是命令删除了穆修的这篇文章,并且广而告之,让全国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在朝廷的文书中,曹操被定义为大奸大恶之人,从此之后,清廷的官方文化和学术圈严格遵守这条规矩,再没有人敢说曹操的好话,曹操也就成了小说和戏剧中的白脸奸臣。就连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赵翼也附和清廷的说法,认为曹操为臣不忠,阴谋篡汉,是个大大的奸臣。同为皇帝,为什么宋真宗和乾隆对曹操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呢?大概因为两个原因。

乾隆帝对曹操的评价奇低,宋真宗却对曹操评价很高,或源于两原因

第一个原因,得国方式。

宋朝得国是通过陈桥兵变,宋太祖兵不血刃,以军事主官的身份篡了后周的天下,所以宋朝皇帝对于意图篡位的诸侯不能太苛刻,否则就是打自己的脸。但也不能把篡位的军阀捧得太高,要不然宋朝也会被人篡了。所以,大宋官家一方面赞扬曹操,给自己的上位之路贴金;另一方面又重武轻文,断了军阀篡夺大宝的条件。而清朝就不一样了,清兵入关虽然沾了闯军的光,但毕竟自己不是明朝的臣子,打下中原不算篡位,而是标准的王朝更迭,所以对于意图谋反的臣子深恶痛绝,尤其是曹操这样能力和野心俱佳的天才,更是不可原谅,必须把他的名声搞烂,警告其他人不能学习。

乾隆帝对曹操的评价奇低,宋真宗却对曹操评价很高,或源于两原因

第二个原因,曹操征乌桓。

曹操当年远征乌桓,打的东胡哀鸿遍野,一下压制了东胡民族上百年的崛起之路。虽然清朝八旗的祖先是肃慎人,不是东胡民族,但跟东胡人算是邻居,都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对于曹操这样的远征英雄的看法自然不会友善,更是忌惮再出现这样一个能威胁老家的不世枭雄。

你对乾隆和宋真宗对曹操的评价如何看,欢迎点赞、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