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曾经50多亿只的鸟被人类吃到灭绝,但科学家却说不是人类

大家都的物种灭绝一个正常的自然规律,让一个物种灭绝有无数个方法,但是要说最简单的方法,那还是只有吃。活生生把一个物种吃光,虽然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在国外的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外国人真疯狂起来比广东人都可怕,来看一下那些只是因为好吃,就被吃光的物种。

旅鸽,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自私而灭绝的。

曾经50多亿只的鸟被人类吃到灭绝,但科学家却说不是人类

“旅鸽”的名字由此而来,其英文名中的“passenger”意为“从身边经过的人”。与我们常见的鸽子不同,旅鸽的尾羽较长,占身体的近二分之一。所以,它的体型看起来相对大些。它们喜欢成群结队栖息在一起,每群可达到几亿只以上,仅在一棵树上就能有几百个旅鸽巢。它们一般生活在落基山脉东部的森林地带,到了冬季就会飞到南方的温暖地带过冬。这种旅鸽体长在30到40厘米之间,双翅展开达60多厘米,成群结队栖息在森林中,集中成面积多达数百平方千米的集群,在一棵树上往往会有一百个旅鸽巢。19世纪初旅鸽可以卖两美分,旅鸽肉由火车从美国西部运到纽约。18世纪和19世纪美国的穷人往往除了旅鸽见不到其他的肉食。

曾经50多亿只的鸟被人类吃到灭绝,但科学家却说不是人类

狩猎再加上栖息地的日渐消失,旅鸽最终让出了鸟类数量第一的宝座。直至19世纪末期,只剩了几十个小族群,不复昔日数百个拥有数千乃至数百万只的族群的盛况了。最后一只旅鸽——玛莎1914年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Cincinnati Zoo),享年29岁。就像煤矿里的金丝雀一样,如此数量庞大的鸟类族群消失终于使得美国人的自然保护意识觉醒了。尽管有些人早些时候就发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但对于旅鸽来说这一切的一切还是迟了一些。19世纪80年代在密歇根州的派托斯基,每天有5万只旅鸽被杀死,最大的一次集体捕杀25万只!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期,旅鸽已经非常少见了。尽管那时动物保护主义者开始呼吁保护旅鸽,在密歇根州通过立法,但是数量庞大的旅鸽已经成为历史!

曾经50多亿只的鸟被人类吃到灭绝,但科学家却说不是人类

它们覆盖的面积最高可以宽达1.6公里,长达500公里,宛如一个巨大的黑色飞行云团。每当它们划过天际之时,就可以让整个天空立即黑下来。一个叫亲身经历过的自然学家亚历山大•威尔逊,就在书中写道:“当时他以为这是一场龙卷风,马上就要把房屋和地面上的一切摧毁掉了。结果发现,只是旅鸽直接遮蔽了太阳光线。”北美旅鸽主要食用浆果、坚果、种子和无脊椎动物。生活在美洲西部山区的斑尾鸽,是旅鸽地理关系最近的种。曾有多达50亿只的旅鸽生活在美国,它们结群飞行时最大的鸟群覆盖面积宽达1.6公里,长达500公里,需要花上数天的时间才能穿过一个地区。

曾经50多亿只的鸟被人类吃到灭绝,但科学家却说不是人类

一直以来,它们保持着稳定的数量在这片土地上休养生息。当时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会偶尔捕食旅鸽,但对它们来说并不构成威胁。不过,到了17世纪,当越来越多的欧洲人登上美洲大陆时,它们的命运开始发生了改变。它们肉香可口,很快就成了欧洲移民者的饕餮之物,还随着铁路运输成为了美国人餐桌上的常客。科学研究认为旅鸽在美国的数量一度达到了鸟类总数的25%到40%。人们忍受着它的噪音与污物,只因为这种鸽子还是一种美味易得的食物原料。对经历过美国东北和中西部凛冬期的人来说,数百万只旅鸽的到来吹响了春天与开荤的双重号角。实际上,旅鸽是这种美味廉价又来源丰富的食材,经过铁路与电报的传播,最终被哄抢告罄。

曾经50多亿只的鸟被人类吃到灭绝,但科学家却说不是人类

旅鸽捕杀方式汇总,最为经典的莫过于诱杀法,他们将一只旅鸽的眼睛缝上,绑在树枝上,并在旁边布下天罗地网。当这只看不见的旅鸽本能地扑打翅膀时,就会吸引其他旅鸽前来汇合,从而一一落网。这样一来,人们不用费什么力气,有时候一次就能捕捉到上千只的旅鸽。如今,旅鸽仍然作为自然保护运动的象征。2014年是该鸟类消失的100周年纪念,一些组织用这一天来悼念昔日鸟中之王的陨落并期望能唤起人们对保护现存濒危物种的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