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寶寶需要打哪些疫苗,有何作用?

元池喜


我國的疫苗分為兩類,一類是免費接種的疫苗,一類是自願、自費接種的疫苗。

出生的寶寶在1歲之內,幾乎每個月都要接種疫苗。

1、出生時,寶寶要接種乙肝疫苗第1針和卡介苗,預防乙型肝炎病毒和結核病。

2、寶寶滿月後,要接種乙肝疫苗第2針。

3、2月齡時,寶寶要接種脊灰滅活疫苗,預防小兒麻痺(脊髓灰質炎)。

4、寶寶在3月齡、4月齡時,要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注射百白破疫苗。預防脊灰和百日咳、白喉、破傷風。

5、5月齡時,要接種百白破疫苗第3針。打完第3針,百白破疫苗基礎免疫就完成了。1.5歲時可以打加強針。

6、6月齡時,要接種乙肝疫苗第3針和A群流腦疫苗第1針,流腦疫苗可以預防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7、寶寶7月齡不接種免費疫苗。如果之前因病等原因推遲接種疫苗,可以進行補種。

8、8月齡時,寶寶要接種麻風疫苗和乙腦疫苗,預防麻疹,風疹和乙型腦炎病毒感染。

9、9月齡時,寶寶要接種A群流腦疫苗第2針。

10、常規10-11月齡,寶寶並不需要接種免費疫苗。

除了免費疫苗,寶寶還可以選擇接種一些自費疫苗。例如13價肺炎結合疫苗、手足口疫苗(EV71疫苗)、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等等。通常自費疫苗和免費疫苗可以間隔半個月接種,但兩種注射的減毒活疫苗要間隔一個月接種。


計劃免疫王醫生


在我們產房,每一位新生寶寶出生後,家長們都會領到一個兒童健康免疫登記本,上面寫著各種疫苗的接種時間和適用範圍,包括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

一類疫苗是計劃免疫疫苗,可免費接種,如乙肝、百白破、麻疹疫苗等,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如脊灰滅活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等。

很多新當上父母的夫妻也詢問,這一二類疫苗的區別是什麼?

一二類疫苗主要是按照國家的經濟承受能力、疫苗供應等多種原因劃分的。而並非按照疫苗的重要性劃分。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和承受能力的提高,一些二類疫苗也會轉為一類。在以前,麻風腮、甲肝疫苗是自費的二類疫苗,現在已經更改為一類的免費疫苗。

寶寶從出生後至12歲,要進行的一類疫苗接種時間表如下:

出生24小時內:乙肝疫苗—第一針;卡介苗—初種;

1月齡:乙肝疫苗—第二針;

2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一針;

3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二針;百白破疫苗—第一針;

4月齡:脊髓灰質炎糖丸—第三針;百白破疫苗—第二針;

6月齡:百白破疫苗—第三針;乙肝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一針;

8月齡:麻疹疫苗—第一針;

9月齡:A群流腦疫苗—第二針;

1歲:乙腦疫苗—初種;

1.5至2歲:百白破疫苗—加強;脊髓灰質炎糖丸—部分加強;乙腦疫苗—加強;甲肝疫苗;

3歲:A群流腦疫苗—第三針(也可用A+C群流腦疫苗)

4歲:脊髓灰質炎疫苗—加強針;

6歲:麻疹疫苗—加強針;白破二聯疫苗—加強針;乙腦疫苗—第三針;A群流腦疫苗—第四針;

12歲:卡介苗—加強針。

從這個表格我們可以看出,新生兒從出生到18個月齡之內,是接種疫苗的“密集期”,在這期間,家長平均每隔一個月就要帶自己的孩子去接種一次疫苗,來預防相關的疾病。可不能大意呢。


小紅姐的產房故事


寶寶一出生就會遇到的事就是“打預防針”,國家對6歲以下兒童按照適合的月齡、年齡有計劃的接種疫苗,達到提高兒童免疫力、預防傳染病的目的,稱為兒童計劃免疫,而按照月齡、年齡有計劃地安排疫苗接種的順序稱為免疫程序。

1978年我國開始實施兒童計劃免疫,當時的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的疫苗有:卡介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及脊髓灰質炎疫苗,能預防結核病、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麻疹何脊髓灰質炎,就是“四苗防六病”。後來經過兩次修改,又增加了乙肝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和麻腮風疫苗,分別預防乙型肝炎、甲型肝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風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同時還增加了在重點地區重點人群接種出血熱疫苗,在發生炭疽、勾端螺旋體疫情的地區進行炭疽疫苗和勾體疫苗的應急接種,預防流行性出血熱、炭疽和鉤端螺旋體病等疾病。接種免疫又有基礎免疫和強化免疫,基礎免疫是指兒童按照常規程序進行正常免疫體內獲得相應的抗體,而體內的抗體會隨著時間的逐漸減弱,這時候會不按照正常程序再次接種疫苗,快速的獲得抗體的過程稱為強化免疫,很多家長帶孩子來打預防針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比如:之前已經接種的疫苗現在又再重複接種,這是因為遇到傳染病的疫情或者孩子體內抗體滴度降低需要強化免疫的原因。

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是納入國家計劃免疫的疫苗,是免費接種的;二類疫苗不納入國家計劃免疫需要收費接種,由疫苗廠家研究上市,家長可根據需要自願選擇接種,是對一類疫苗的補充。

常規計劃免疫的接種程序是:出生24小時內,接種卡介苗和第一針乙肝疫苗;1月齡,接種第二針乙肝疫苗;2月齡,第一針脊灰疫苗;3月齡,第二針脊灰疫苗何百白破疫苗;4月齡,第針次脊灰疫苗和第二針百白破疫苗;5月齡,接種第三針百白破疫苗;6月齡,接種第三針乙肝疫苗;8月齡,接種麻疹疫苗(其他疫苗接種程序見上圖)。

家長帶寶寶來接種疫苗,需充分了解疫苗的接種禁忌症,若有接種禁忌症就禁止接種,若遇到感冒、發燒則接種時間需往後推移,待痊癒後再來接種;寶寶接種前一晚需洗澡,充分清潔接種部位,接種時需帶上《預防接種證》給接種醫生進行登記和預約下一針次,接種前需核對接種的疫苗、接種部位、接種劑量是否正確,在接種後還需要觀察30分鐘後才能離開;有部分寶寶在接種疫苗後會出現發熱、接種部位紅腫、起泡,這些是接種後出現的接種反應,一般會自然消退,家長需嚴密觀察,若反應嚴重需及時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