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副豬嗜血桿菌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李翔


副豬嗜血桿菌病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豬副嗜血桿菌病,是由豬副嗜血桿菌引發的一種疾病;發病突然,不易診斷,所以一旦豬群發生此病,損失極難挽回。


此病主要危害斷奶前後的仔豬和青年豬,急性發病的仔豬,呈高熱(40.5—42.0℃),耳稍發紫,關節腫大,共濟失調等症狀,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狀;慢性發病豬,多見青年豬,症狀是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散亂,四肢無力,或者跛行,直至衰竭死亡。

豬副嗜血桿菌,在自然環境中普遍存在,即便是健康豬群也攜帶此病菌;但是,健康的豬不會因為此病菌的存在而感染此病。這就是豬副嗜血桿菌的怪異之處。

在兩種狀況下,豬易發此病:

第一,豬的生活環境差,生活環境突然改變,斷奶,轉群,斷水等情況出現之後,豬會突發此病。

第二,繼發感染此病。當豬群出現繁殖和呼吸綜合證,流感,肺炎等病後,豬副嗜血桿菌病也會隨之發生。因此,此病診斷極為困難。


那麼,如何防治此病呢?


根據豬副嗜血桿菌病發病特點,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給豬創造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杜絕應激狀況的出現,防治引發此病。

第二,積極防預繁殖與呼吸綜合症,流感,肺炎等病的幾率,以免繼發感染豬副嗜血桿菌的發生。

第三,防治此病的原則是以預防為主;但豬群一旦發病,必須大劑量的注射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抗生素。

要注意的是豬副嗜血桿菌對四環素,林可黴素和氨基苷類抗生素不敏感。


總之,在防治豬嗜血桿菌病的問題上,預防重於治療。一旦發病,再去治療,就遲了。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副豬嗜血桿菌很多養殖戶都稱它“影子病”,也就是說這個病一般都是繼發感染的,特別是在豬得了藍耳、流感、氣喘的時候,容易繼發副豬。

發病豬症狀:

發熱、呼吸困難、關節腫脹、跛行、皮膚及黏膜發紺、站立困難甚至癱瘓、僵豬或死亡。母豬發病可流產,公豬有跛行。哺乳母豬的跛行可能導致母性的極端弱化。死亡時體表發紫,肚子大,有大量黃色腹水,腸繫膜上有大量纖維素滲出,尤其肝臟整個被包住,肺的間質水腫。

解剖後症狀:

胸膜炎明顯(包括心包炎和肺炎),關節炎次之,腹膜炎和腦膜炎相對少一些。以漿液性、纖維素性滲出為炎症(嚴重的呈豆腐渣樣)特徵。肺可有間質水腫、粘連,心包積液、粗糙、增厚,腹腔積液,肝脾腫大、與腹腔粘連,關節病變亦相似。

腹股溝淋巴結呈大理石狀,頜下淋巴結出血嚴重,腸繫膜淋巴變化不明顯,肝臟邊緣出血嚴重,脾臟有出血邊緣隆起米粒大的血泡,腎乳頭出血嚴重,豬脾邊緣有梗死,腎可能有出血點,肺間質水腫,最明顯是心包積液,心包膜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纖維素滲出,喉管內有大量黏液,後肢關節切開有膠凍樣物。



本來是有解剖後的圖片,但是由於問答規則,不能發出來。見諒。

副嗜血桿菌有很強的耐藥性,所以多種抗生素對這個病沒有效果。

在早期發現的時候可以用頭孢加氨苄西林 ,卡那黴素加地塞米松,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要注意的是,前面也說了副豬大部分是伴隨其他疾病繼發感染的,所以具體處方的話要根據你的豬的具體發病情況來用藥,不然效果不太好。

平時要做好豬場的飼養管理,在其他病發生的時候早發現早控制,免得繼發感染其他豬病。


養豬一點通


發病特點

1、副豬嗜血桿菌主要存在於豬的上呼吸道內,通過豬群間的接觸和空氣飛沫以及汙染物而發生傳播。帶菌豬和慢性感染豬為本病的傳染源。當前對豬場帶菌豬的淨化是防制該病發生的關鍵措施。該病因主要危害2周齡至4月齡的豬隻,特別是斷奶前後和保育期仔豬高發。

2、副豬嗜血桿菌作為繼發性病原菌,常在藍耳病病毒、偽狂犬病毒、豬瘟、圓環病毒2型及豬流感病毒等感染後繼發感染,同時易與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支原體、鏈球菌、巴氏桿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複雜化,增加治療成本與難度,造成更大經濟損失。

3、應激可誘發和促使本病的發生與流行,如氣溫突變、空氣汙染嚴重、通風不良、寒冷潮溼、不同日齡的豬隻混群飼養、轉群、密度過大、管理不當、飼料質量差、運輸、免疫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症 狀 1、肺炎:氣喘咳嗽、呼吸困難、腹式呼吸為主要特徵,鼻孔有黏液性及漿液性分泌物。胸腔內有大量淡紅色液體及纖維素性滲出物凝塊,肺表面覆蓋有大量的纖維素性滲出物並與胸壁粘連,多數為間質性肺炎。(區別傳胸、氣喘、圓環、弓形體)

2、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包內常有奶酪樣甚至豆腐渣樣滲出物,使外膜與心臟粘連一起,形成“絨毛心”心肌有出血點。(區別五號病)

3、腹膜炎:病豬消瘦虛弱,被毛粗亂、皮膚蒼白、食慾減退,腹腔積液或內臟器官粘連表現為化膿性或纖維性腹膜炎。(副豬特有症狀)

4、子宮炎:成年母豬多表現為子宮炎症狀,子宮作為腹腔內的一個器官,當有腹膜炎出現時子宮也易發生內源性子宮內膜炎,此類子宮內膜炎應按本病進行治療效果顯著。(區別外源性子宮炎)

5、卵巢炎:副豬嗜血桿菌可引起卵巢炎,導致母豬發情時不排卵。臨床表現為發情正常但屢配不孕。

6、關節炎:關節腫大,關節腔有6、關節炎:關節腫大,關節腔有漿液性滲出性炎症、跛行,一般發生關節炎時多表現為兩條或四條腿關節腫脹,後期可引起整條腿出現炎性水腫。(區別鏈球菌病)

7、腦膜炎:病初突然出現高燒、四肢無力、初期神志清醒、臥地不起、後期腹下水腫、最後因心腎衰竭而死。(區別乙腦、鏈球菌)

防控措施

1、做好豬場生產管理,加強衛生消毒,實行早期斷奶技術,以阻斷病原體在豬群中的交叉傳播及母、子代間的垂直傳播。做好基礎免疫工作,使豬群常年處於良好的免疫狀態,可有效地防止副豬嗜血桿菌病在豬場的繼發感染。

2、治療副豬嗜血桿菌病時要兼顧原發病原的控制。

3、藥物預防及治療: 針對部分嚴重豬隻:臨床表現咳嗽、氣喘、呼吸困難、高燒41℃者,肌注哌酮+魚腥草或林可黴素+安痛定,每天一次效果顯著。




豬病課堂


副豬嗜血桿菌病呈繼發和混合感染,主要表現為3種,突然性,急性,慢性。

突然性情況:豬往往無明顯症狀,突然死亡。

急性的情況:通常發病在膘情體況良好的豬上,臨床表現為病豬發熱達40—42℃,精神沉鬱,反應遲鈍,呼吸困難,腹式呼吸,皮膚髮紅或蒼白,呈現貧血狀,身出現發紫,鼻腔中有膿狀分泌物,不願站立,關節出現炎症,出現跛行。驅趕時患豬發生尖叫聲,側臥或顫抖,發病2—5天后死亡,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

慢性的情況:通常多發於保育豬,臨床表現為患豬食慾下降,體溫升高,咳嗽,呼吸困難,皮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直至衰竭而死,也有妊娠母豬流產,公豬跛行的情況。

關於副豬嗜血桿菌的控制與預防,首先要從免疫母豬群著手,提前做好“仔病母治”,加強飼養管理,減少和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減少運輸,轉群等應激情況。

免疫接種程序:母豬產前4-6周、仔豬1周齡、3-4周齡各接種一次,公豬一年兩次免疫接種,對控制本病有效果。

治療:臨床症狀出現後,對整個豬群所有豬進行抗生素治療,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口服。


養殖老漢


當前我國規模化養豬場的疾病疫病發生呈現複雜化,多樣化的特點,多元病原微生物引發,或是多元臨床症狀表現。而副豬嗜血桿菌病就是其中一個臨床症狀多樣化的豬內流行疾病,那副豬嗜血桿菌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答案搶先知:

副豬嗜血桿菌的臨床症狀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主要體現在皮毛、關節、呼吸等方面。

【副豬嗜血桿菌】

副豬嗜血桿菌病又稱革拉氏病,,是一種細菌性傳染病,會導致豬發生關節炎、腦膜腦炎和多發性漿膜炎,主要危害[1]2-8周齡仔豬,感染高峰期時發病率達40%,死亡率高達50%,可見副豬嗜血桿菌病對養豬業的危害極其嚴重。

【臨床症狀】

副豬嗜血桿菌的臨床表現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發病病豬[1]體溫升高到40-42℃,發病初期皮膚潮紅,精神低迷,食慾下降,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腕、跗關節腫脹、跛行。鼻孔有粘液性或漿液性分泌物。眼瞼周圍出現皮下水腫、關節水腫。個別病豬會出現顫抖、歪頭、四肢呈划水狀、痙攣、口吐白沫等神經症狀表現。最嚴重的急性病例豬4天死亡,急性存活病例,出現母豬流產,公豬跛行,仔豬遺留呼吸道症狀等。

慢性感染病豬[2],食慾下降,精神不振,部分仔豬耳朵發紫、下垂,腦袋耷拉。呼吸困難,嘶啞短促。皮毛蒼白粗亂,四肢無力,關節腫脹,生長呈現進行性消瘦,緩慢衰弱,甚至衰竭死亡。有的病豬會出現心源性水腫,也就是在離心臟較遠,血液循環較慢的後肢關節或附近皮下,出現淺黃色膠凍狀水腫液。

對於感染副豬嗜血桿菌的病豬,可在藥敏試驗後,肌肉注射[3]左旋氧氟沙星、頭孢噻呋、阿莫西林、強力黴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藥物進行及時治療。

【結論】

副豬嗜血桿菌的的臨床病狀有精神低迷、食慾下降、呼吸急促、關節水腫等,根據這些臨床病狀經驗判斷養豬場裡豬是否患有副豬嗜血桿菌病,及時使用抗生素治療,減少死豬淘汰,減少生產損失。

參考文獻

[1]馮波. 產房、保育豬的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病的防治[J]. 國外畜牧學(豬與禽), 2013, 33(8):89-91.

[2]張春姝. 副豬嗜血桿菌與豬鏈球菌的鑑別診斷[J]. 中國畜禽種業, 2014, 10(11):131-132.

[3]張貽傳, 嚴謹, 潘搏慶. 規模豬場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綜合防治措施[J]. 中國豬業, 2011(9):25-27.


超哥話食


急性型有的無明顯症狀突然死亡。時間稍長的病豬體溫升 高至40.5 -42.0t,精神不振,反應遲鈍,食慾下降或厭食不吃, 咳嗽,呼吸困難,有輕微的吹哨音,心跳加快,隨發病時間的延長, 皮膚髮紺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眼圈青紫(戴眼鏡), 鼻出血扎堆,腕、跗關節腫大,行走緩慢或不願站立,出現瘸腿或一 側性瘸腿,行走不穩,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慢性型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粗亂,四肢無力或 瘸腿,皮膚蒼白和生長不良,也可發生突然死亡。當豬群存有豬氣喘 病、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豬圓環病毒病、豬流行性感冒、豬偽狂犬 病、豬呼吸道病和豬冠狀病毒感染時,豬副嗜血桿菌病的危害程度加 大,同時加劇豬圓環病毒病的病情發展。多見於斷奶後的仔豬。生長豬表現為發熱、輕微的腦膜炎、關節炎、跛行、肺炎、心 包炎、腹膜炎、咳嗽


沂蒙老農民


副豬嗜血桿菌作為豬場常見病,常繼發於藍耳、圓環、支原體之後,因為副豬嗜血桿菌會產生大量的內毒素,也就導致副豬嗜血桿菌到病程後期治癒率很低。



副豬嗜血桿菌臨床症狀:

急性副豬嗜血桿菌發病後,仔豬會表現為關節腫大,腦炎神經症狀,倒地划水。慢性副豬嗜血桿菌會逐漸消瘦,被毛粗亂,脊椎骨外露,弓背,同時也會有關節腫大,腦炎等症狀。


副豬嗜血桿菌解剖症狀:

病豬解剖後可在發現胸腔積液增多,胸腔中大量纖維素性滲出,心臟被覆纖維素稱為“絨毛心”,腹腔積液增多,腹腔中也會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嚴重時腸道會裹成一團。

副豬嗜血桿菌防控

副豬嗜血桿菌屬於典型的條件致病菌,該菌在健康豬體內也可分離到,當豬群受到寒冷應激、感染藍耳、圓環、流感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時都會導致豬群發病,所以防控副豬嗜血桿菌需要首先防控好病毒性疾病。

1、疫苗免疫。副豬嗜血桿菌有商品疫苗,但是由於該菌血清型眾多,疫苗免疫效果不突出。

2、藥物防控。副豬嗜血桿菌多發於仔豬斷奶後,仔豬斷奶後飼料中可加入阿莫西林、恩諾沙星等敏感抗生素,再搭配銀翹散、荊防敗毒散等中藥,一般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