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食物品牌营销升维:从“安全”到“安心”

当下的食品食材类产品品牌营销,普遍上都以“安全”为价值卖点,陷入红海竞争,并无差异化优势。

人类购买并消费食物,不仅仅是单维度的质量安全需求,还有着更高维度的文化心理需求。

所以食物品牌营销须从“安全”提升进阶为“安心”,安全与安心相辅相成,价值维度升华,在市场竞争中构筑品牌高度和品类宽度双重壁垒,这也是社会商业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

食物品牌营销升维:从“安全”到“安心”

人的需求是梯次的,吃饱以后就要追求吃得安全。所有的食材或食品产品品牌,无一例外强调自己是安全的:

通过ISOxxxx安全生产认证、

经过多少道严格检测、

纯天然有机种植、

无农药化肥残留、

全程无菌车间生产、

高温杀毒真空包装、

……

这些信息无非是要告诉你:

我的产品是安全的、你就放心吧。

安全当然是作为入口的食物所必备的质量标准,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消费食物并非停留在安全这一层级。

首先,食物的安全指的是什么?

五十年前,安全的意思是能吃饱,不致于挨饿。而今天,吃得太饱了反而是不安全的,增加肠胃压力,容易导致肥胖等,吃个七成饱左右才是合适的、较安全的;

再比如 ,高温杀菌真空包装就一定是安全的吗?早就有科学研究证明:过于清洁干净的人体系统反而是脆弱的,因为丧失了系统微生物群的多样性,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容易被侵袭。

由此得之:

人们追求确定的安全,但衡量安全的标准并不是确定的,而是随时代社会发展而变化的。

所以在营销上,孤立的强调自身产品安全,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今天的安全标准,到明天可能就变了。而且,仅仅强调产品的安全价值,会陷入与其它产品品牌同质化竞争的困境之中。

食物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是如同动物一般保质保量即可,而是有着更高心理意义上的文化需求。人类改造了食物的烹饪摄取方式,食物也影响塑造了人类自身进化。

人们所追求的食物安全,实际上是安心。

安心,就是囊括了文化心理需求的安全。社会文化心理甚至会反作用影响人类对于食物品味质量的判断。

安心是没有固定标准不可量化的,是感性的、心理意义上的安全。追求安全的最终结果是安心,安心的前提是产品质量要安全有保障。

安全与安心的关系,犹如建筑的地基与高度:

挖很深的地基,不是为了做鱼塘养鱼,而是为了建造很高的建筑,而要建造摩天大楼,前提是必须挖足够深的地基,两者相辅相成。

食物产品品牌营销,从安全进阶到安心,从低维提升到高维,在市场上可获取高度和宽度双重相对竞争优势:

  • 价值高度:安心提供高于安全的文化心理需求,筑起了价值高度壁垒,则可获得高于竞争对手或市场平均线的价格;

  • 品类宽度:安心建立与客群之间的品牌信任度、忠诚度,可顺势拓展品类宽度,如器物、家居、服务等衍生品类。

从安全到安心,从产品功能需求上升到精神文化需求、从物理价值提高到心理价值、从单一价值升华到复合价值,不仅是商品社会发展的趋势,而且是客群的消费升级需求。

无印良品、诚品生活采集、网易严选 、小米等品牌的发展历程印证了这一切。

食物品牌营销升维:从“安全”到“安心”

第108谈

食物品牌营销升维:从“安全”到“安心”

食物品牌营销升维:从“安全”到“安心”

weixin:Bee_siji

食物品牌营销升维:从“安全”到“安心”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食物品牌营销升维:从“安全”到“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