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何写好古体诗?

张静琪


今人写诗有一个误区,以为写诗必须格律,其实不然。在旧体诗中,除格律诗外还有另外一种体裁——古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诗相较,没有格律的限制,形式比较自由,但也有其规则,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古体诗。




古体诗的形式

古体诗可分为乐府诗、柏梁体、歌行体与言体诗。

乐府诗常以配乐而唱,乐府是古代官方音乐机构,今人只需了解即可,流传较广的有《上邪》、《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

柏梁体相传为汉武帝所创,建柏梁台与群臣联句作诗,句句押韵。比较著名的作品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

歌行体始于南朝,为鲍照所创,在乐府诗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自成一体,平仄不拘,以七言为主。代表作品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

言体诗的形式比较丰富,常见的有四言到七言,也有杂言并陈,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种形式比较常见。



古体诗的要求

古体诗没有格律的要求,平仄不拘,句式与篇幅也没有规定,但最基本的要求是押韵。

在古体诗中,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去与处,同属平水韵六语,仄声部。此外,古体诗还可以邻韵通押,甚至换韵,一般是在篇幅较长的诗中采用。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用平水韵,上、去声不可与入声混押。新韵中没有入声,则不用考虑。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更多问题,欢迎讨论交流。


诗词补习班


应该多读古人的经典作品,多多掌握诗词的格律和声韵,营造一种诗词的意境。多读,多看,多构思。静静地感觉穿越回古代的岁月,与他们对话,好友佳人,邀月同坐,竹林赏雨,月下瑶琴。





暮雨myu


首先要搞清楚诗是什么。“诗言志,歌咏言”,诗是用来抒发思想和感情的,切忌无病呻吟,为诗而诗。优秀的诗词能洗涤人们的内心,如果抱着功利的想法写诗,我只能呵呵了。

其次是热爱诗词,热爱传统文化,只有真正的热爱才会持之以恒,百折不挠,通过大量的阅读,长期的学习钻研和潜心习作必定有所收获。

作为初学入门,我个人认为必定需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一、读、背乃至吟诵。读,是读出声的读。多读多背首先能培养语感,其次能积累词汇,诗家语和现今口语、书面语还是区别不小的。

二、多看多思。看,是看懂字词句的含义,查阅典故,看懂格律对仗,查阅诗人生平写作背景……思的东西比较多,因人而异吧,例如:诗眼是什么?诗词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诗句是否有更深的含义?韵字的选用安排、写作的布局安排,你怎么点评这首诗……等等。

三、入门课程的学习。既然学习传统诗词,建议从格律诗开始吧,古体诗看似容易其实艰深。王力的《诗词格律》是必须学习的,龙榆生也有此方面论著(以词为主)。诗词格律是绕不过的坎,很多人认为格律是枷锁、是障碍,其实不然,稍加用心很快就会的,当你掌握了格律,你会爱上她。

四、习作。写吧,大量的写。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言行情感都化成一句句诗。写不成八句写四句,写不成四句写两句,写不成两句写一句,写不成一句写四个字。当然你要明白一点,诗不是越长越好越长越高明。写完别忘记保存,更别忘记回头审阅自己的习作过程。

五、阅读诗词评论以及文学理论、美学论著。诗词评论是从理论这方面来评价前人诗词的,对我们也有学习和借鉴的作用,很多时候,诗词评论一类的书籍往往能令我们豁然开朗。词这方面首推《人间词话》,诗有《随园诗话》《沧浪诗话》等,当代大家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论著是用现代文写的,易于理解阅读,我也推荐。文心雕龙能看最好看看。朱光潜的美学论著我也推荐。

以上属于个见,打字好累,不一而足,权当抛砖引玉,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差小生


《感月下独酌》

半壶老酒一壶春,未饮琼浆已醉人。(借)

玉碗盛来琥珀色,金樽倾尽海棠唇。

愁肠半是人微醉,弯月一庭夜已深。

怅望黄昏月不语,往来月色追何人?

诸君笑我贪春色,月在今宵酒送频。

美酒莫酬留恋客,但能醉客也醉心。

世间难免多憾事,三分无奈酒七分。

敢问浮生多少恨?长更寂寞不销魂。


Leon-ph


如何写古体诗?

当然是先掌握诗词格律及声韵,古人的经典作品要多读,多看,多领悟。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一对十,千对万,几树对数片!

只要对仗工整,押韵,朗朗上口,表达意思清楚,语句通顺即可,其它的再慢慢去领悟!


亳州刘公子


SORRY,您的感觉是错的!

在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风清扬教令狐冲学独孤九剑时曾经说过一句话,原文如下:哼哼,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出机抒,能成大诗人么?

南宋末年,金国出了一个诗人,叫元好问。他虽然读过很多诗,但任何一个身处江南之地的南宋读书人在读书数量上都可以轻易碾压他。可是,元好问以一个人之力,硬生生地和整个南宋分庭抗礼。

李白天天喝酒,骂人,打架,旅游,修道,还动不动炼丹玩,杜甫不也如此,天天只知道逃难,逃命,流落四方然后种点瓜果蔬菜,连床像样的被子都买不起,还要和领村的小孩子斗口角,可以这样说,读书也好,读诗也罢,大唐读得比李白杜甫多的人如过江之鲫。

那又如何?

千年来,所有写古体诗的人不还是被李杜压得透不过气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关键字不在于“读”,而在于“破”,哪怕只读十首诗,读懂了,读透了,读“破”了,照样写出一手好诗来。若只是读,读遍全唐诗也是枉然,提笔时难免“拔剑四顾心茫然。”

按金庸先生的话说“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

比如,随便给出来一首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二十个字,还押韵。背下来太容易了。

然后呢?

这首诗是以动作描写做为开头的,而且偏不告诉你为什么要打黄莺鸟,勾引你必须看第二句,给出一个答案来。可是这个答案又隐藏了一个问题。然后又勾搭你看第三句,可该杀的是第三句又埋伏了一个小坑,让你不得不看第四句。

哦,原来是打扰了我梦到我的丈夫。

这一首诗里,没有相思,闺怨,寂寞,无聊,折磨,泪水,望远,家信等这些烂大街的俗货,偏偏将上面的情感一个不落地全体现了出来。

那么,是不是可以告诉我们,如果我要写一首诗,是不是也可以用动作描写开头,是不是也可以在每一句里埋伏一个提问,促使读者向下读去。然后,那些烂屁眼的词汇我是不是也可以一个不用呢?

看到这里,以为结束了么?

不!

这诗里面还有莫大的悲伤和担优,因为辽西有战事,诗中女子的老公可能正在战场上厮杀。

是的,这首诗里还隐藏了至少三个关键情感

担忧!牵挂!害怕!

可是,我们在这首诗的表面上看到这三个情感了么?没有,诗写得清新,情趣,甚至还有些性感女人的慵懒。

二十个字里,一个情感词汇没有,却给了你至少十种情感的标签!

你服不服?

那么,你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这种回回绕绕层层叠叠的创作方法写出来一首呢?

诗,应当是这样读的!


亦有所思


这个东西见仁见智了。其实我也写不好,可以吟几首不合时宜的打油诗。学写古体诗,就如下中国象棋,易会难高。

比如齐白石先生学写古体诗,刚开始是打油体,再怎么努力也难提高,创作遇到瓶颈,后经明师指点,加上自身用心修持,古体诗水平才得以提高。

后来齐老先生自称自己画作是末才,是最差的修为,篆刻之类次之,诗歌水平成就最高,姑妄信之。

比如这首写铁拐李的,就有点意思。

形骸终未了尘缘,饿殍还魂岂妄传。

抛却葫芦与铁拐,人间谁信是神仙。

这诗近乎打油体,薛蟠体,但朗朗上口,初级诗作者达此水平已属不易。

后来白石老人还有咏铁拐李的,有好几首,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读一读,应该比这首好。

我记得白石老人有一句,写口红的,叫若教点上佳人口,言事言情总销魂。近乎温八叉的香艳。

如果文学修养高,就读读鲁迅的近体诗。他的诗总体上跳出了打油诗的筐筐,有点唐风余韵,如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这类诗意境高远,跳跃,比打油诗又进了一层。但也越来越接近诗歌三昧了。

未完待续。


妙手习得八法精,

有女才高羡煞人。

未知脾性适意否,

也学阿厨掌勺羹?


中南愚公


如何没如何,诗中意如何?本是由事生,何必又如何?

如何写好诗,如何写好词,如何写好歌,如何写好曲。世间哪万般,何必执如何,如何又如何,何必有如何。何必执中去,哪见得如何。心中无如何,事中已现何。

哈哈哈,写书乎?写如何乎?君若写如何,满篇尽如何。君若写事情,满篇尽事理。何必应如何,满篇尽如何。主人事情不见何处在,倒见宾客如何满堂座。宾主尚在乎,理在乎?

如何本意生,意生无如何。无何文已成,无何促事就。哈哈哈,君欲写诗乎,先练行意乎!

写诗如写意,全凭一支笔。笔尖落何处,何处风光起。君若欲写诗,先从练意起!

此乃——诗之道、词之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