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记者足迹踏遍五市,对宁夏更了解了

中卫的治沙成果,让媒体记者们感到震惊。 余柄光 摄

银川石嘴山分团

煤城也有宁夏蓝

6月14日,“砥砺奋进六十年——全国主流媒体宁夏行”银川石嘴山分团来到石嘴山市,不仅参观了惠农区七彩园、星海湖沙湖联通工程,还近距离感受了现代气息浓厚的小微双创基地。

在惠农区七彩园,记者们登上观景台,一览雄浑黄河水,远眺内蒙古境内的沙漠,感受郁郁葱葱的植被,而这里曾经“煤灰遮天蔽日,居民在家连窗户都不敢开”。下午,在石嘴山市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参观完宁夏昇力恒真空设备有限公司后,同样来自老工业基地的辽宁日报社记者胡海林感慨:“来了才发现,石嘴山这个煤炭城市也有宁夏蓝,环境非常不错,而且这座城市突破以往模式,将项目往高精尖发展,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宋晓意)

吴忠分团

红红的枸杞,红火的日子

蓝天白云下,枸杞地里,妇女们采摘枸杞,一派红火景象……6月14日,吴忠分团的记者们通过在同心县采访,对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有了新认识。

“都知道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今天才算见到新鲜枸杞了!”在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站在一棵枸杞树旁,一名年轻女记者说。听着介绍,中国交通报社记者马士茹说出所想:“鲜红的枸杞不仅寓意着红红火火的日子,更是贫困群众的希望。同德村毗邻福银高速,交通便利,农民脱贫致富有望!”

看完扶贫产业,又到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听杨文元老师讲红军西征故事,不少记者感言不虚此行。(黄英)

固原分团

西吉隆德风貌一新

6月14日,固原分团的记者们先后来到西吉县、隆德县,深入红色小镇、企业、村组采访挖掘感人故事,感受当地群众勤劳致富的精神风貌。

多年来,西吉县以将台堡红色资源为核心,培育发展红色旅游产业。2016年8月以来,将台堡镇共接待游客及组团参观学习达40多万人次。在吉德慈善产业园,宁夏国圣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剑沣介绍:“企业以马铃薯为原料加工饼干、糕点等系列休闲食品,年加工马铃薯4万吨,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300万元,目前已经与陕甘宁青四省区的156家经销商及近千家网店达成销售合作关系。”在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一场马社火表演让记者们感受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魅力。新和村2017年完成新农村改造后,成立旅游公司发展旅游,当年接待游客4万多人次,收入35万多元。

一个个参观点给记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大家多方面了解了西吉、隆德的新风貌。(剡文鑫)

中卫分团

感叹宁夏变化,震惊治沙成果

6月14日,中卫分团的记者们来到沙坡头区,实地观摩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并深入沙漠观看了中卫近年来的治沙成果,感叹之余赞叹不已。

“中卫这些年变化确实大,我问了一下,这里的大数据企业大多配套有成片的光伏发电区域。你看,这厂区门口的装饰灯和马路两边的路灯,都采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就这一点,就比我们的城市领先。这虽然有宁夏地理优势方面的因素,但我更多的看到了中卫市在新兴产业上的成就,可以说赶超中南部大部分城市。”在中卫市云天产业园,濮阳日报社副总编辑杨少军感言。

下午,在长流水村沙漠腹地,目睹中卫市从2013年至今的治沙成绩,深圳商报社记者林晓斌表示,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沙漠,也是第一次见到用麦草方格给沙漠织网的人类壮举,更是第一次深切感受到人与沙的斗争。“今天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开阔了眼界,更震惊于中卫治沙人用麦草方格覆盖近40万亩沙漠的壮举。”林晓斌说。(余柄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