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为什么中国的高铁技术会遥遥领先于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

Jackson203482293


高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目前世界上拥有高铁的国家共有16个,其中中国绝对是位列前茅的,甚至可以说中国高铁排在了第一位。中国改变了高铁这种交通工具的命运,让高速铁路由一个小众的交通工具走向大众普及。

法国TGV,早在1955年法国人就创造了331公里时速的世界纪录,当1964年10月1日,日本新干线开通时,法国人非常不屑一顾,认为日本新干线并没有什么新技术。德国也是世界高铁大国,二战前毫无疑问德国才是世界铁路高速化的引领者,他们于1933年创造的时速230公里的世界纪录直到1955年才被法国人打破,1991年6月2日,德国汉诺威—维尔茨堡高铁正式开通,德国才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铁2014年年底运营里程达到1.6万公里。2010年12月3日,CRH380A在京沪先导试验段创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京广高铁全长2298公里,是全球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中国高铁走出去也在布局全球,美国高铁、俄罗斯高铁、泰国高铁、新加坡马来西亚高铁,中国高铁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未来必将领导全球,因为中国拥有最庞大的高铁网络,最庞大的高铁乘客数量,这样的客观实催生最好的中国高铁技术。

目前在全球高铁市场,日本与中国展开了贴身竞争,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对手。中国在高铁技术上享有后发优势,独具特色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技术,与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达成了合作建设高铁的意愿,并正与东南亚、中亚、欧洲等国家探讨,将高铁从中国伸至东南亚、欧洲,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高铁肯定会走在世界前列。


巴黎八卦资讯


中国高铁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也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中国的高速铁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质量,它所形成的高铁网络非常庞大。并且现在已经在春运,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定期人口迁徙 中国的高速列车数量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多。

我认为这取决于“先进”的定义。据我了解,主要是速度和方便这两个方面。

对于一些没有体验过高速铁路的读者,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在过去的几年里,当有人想从广州去北京,或者广州到上海(这三个城市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时,通常需要10到20多个小时的定期列车。但现在只需要8-10个小时,这取决于现在的高速铁路的速度。

因此,让我们谈谈高速铁路的具体速度:“G”列车大约250-400km / h,“D”列车大约200km / h。当然,高铁还可以更快,但现在具体的速度更适合这种情况。其次是关于方便。高铁大大缩短了之前的普通铁路的距离。如果你想从北京去上海。它总共大约1300公里。如果您选择开车,则需要超过15小时。如您选择飞行,我们都知道机场离市区远,很多机场都位于郊区并且要求提前两个小时到达。以便安检。

高速铁路让人们有可能在大城市工作,每天都可以通往小城市(他们的家)。例如:深圳到虎门只需要17分钟。它把整个国家结合成一个新的类型。它使教育,工作,医疗或其他事情更加公平,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发达的资源。此外,无论从东到西还是从北到南,它都可以使所有城市完美地连接起来。


本来世界观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世界上唯一能与中国高铁相竞争的日本新干线和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公司。

新干线,不用说基本上只要中国高铁出现的竞标项目,基本上都能看到新干线的身影,从印尼、新加坡到马拉西亚,再到泰国、印度等。只是通常都是败多胜少。

而德国西门子与法国阿尔斯通,2017年8月更是直接宣布合并,以应对在欧洲市场上已初露锋芒的中国高铁。

大家都知道,我国高铁技术起步较晚,初期更是直接从日本新干线、法国庞巴迪与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但为何到了如今,中国高铁却已经远远将以前的老师傅们给抛到了身后呢?

原因综合起来大体上可分为2点:一是,市场牵引。

我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达963.4万平方公里;拥有14亿人口,居世界第一。庞大的国土面积与人口,使得高铁在我国拥有极为广阔的一个市场,这促进了我国高铁技术的快速更新发展。

二是,国家的大力扶持。

高铁这一新技术在德法日等国仍属于小范围实验性质时,我国对于高铁的发展就不遗余力,每年花费大笔资金用于修建高铁线路,以及对高铁技术的研发更迭。通过这些年的推动,我国高铁技术与高铁里程已经是领先全球!


淘上优品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了解中国高铁系统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源于20世纪末,从最初的广深铁路试验段到2003年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从最初自研的“中华之星号”等动车组列车到2004年至2006年第一批引进的四种型号列车(加拿大庞巴迪-CRH1系列;日本川崎重工-CRH2系列;法国阿尔斯通CRH5系列;德国西门子-CRH3系列);再到2010年吸收引进技术改进,部分国产化的CRH380A/B/C系列列车,以及中间衍生出的高寒地区列车,风沙戈壁地区列车(这两个型号忘记了);再到如今的全部国产化,实行中国标准的“复兴号”CR400系列。 还有正在研发CR300系列快速铁路(160-250)标准列车,CR200系列城际铁路标准列车。



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总体上走的是一条自研_引进_消化吸收_再创新_再自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了解吸收了高铁四大子系统(轨道路基系统,列车系统,信号系统,弓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并结合国情和之前自研过程中的技术积累,进行改进创新,再制定自己的技术标准并依据标准自研,从而形成今天的成果的。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其中所有改进创新涉及众多子系统和具体项目,我也并不完全了解,但是像自研无砟轨道、350时速有砟轨道、列车芯片、新材料等,在图书《高铁风云录》、《大国速度》以及纪录片《超级工程第二季》、《大国重器》中都有详细介绍,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了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