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范良君

几次去欧洲,甚至走到了匈牙利也没有能去波兰,心里总觉得缺了些什么,这一次,明明知道旅行计划书上有我曾经去过了的匈牙利、奥地利,我仍然在旅行社交了团费,因为,旅行线路上有一个名叫波兰的国度。

印象中的波兰是一个悲情色彩十分浓烈的国家,历史上,她曾经三次被列强瓜分、总计123年消失在世界版图上,二战爆发之初,希特勒军队的第一颗炮弹就落在波兰国土上,那是1939年9月1日。才过去十多天、9月17日,苏联又出兵波兰东部地区,据守的波兰军警25万人战败被俘,随即发生22000名波兰精英被秘密杀害的卡廷惨案。二战期间,因战争死亡的波兰人共计650万,为同是被占领国的法国的30倍。可不料到了二战过去65年后的2010年的4月,以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为首的波兰代表团为出席纪念卡廷惨案的活动前往俄罗斯的斯摩梭斯克,又遭遇了飞机坠毁事件,包括总统夫妇,以及国家安全局局长、外交部、国防部副部长在内的多名波兰政要在空难中丧失生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听来很是轻松,当今世界大家庭里像波兰这样不幸的“家庭”,你能找到第二个吗?

我的确是带着满腔的同情心进入波兰、下榻在华沙的。当晚,先是听同房的魏先生说了华沙大学学生二战爆发前对华沙旧城进行测绘的故事,很有些感动,第二天,去了华沙旧城一瞧,波兰人在我心目中一时间变成另外一种模样:高大、英勇、坚强!此刻,我忽然明白,同情心固然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但被同情者在同情者心目中的形象大多都是弱小的:身材的孱弱、性格的懦弱,或者:命运的多舛······对于眼前的华沙,“同情”二字务必先行藏起,给予眼前华沙人——波兰人的更多的应该是尊敬、是钦佩!

这一天,我们一行先是直奔旧城区的札姆克约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座手持十字架的雕像,它是纪念迁都华沙的首倡者泽格蒙特三世的,一旁是雄伟壮丽的旧皇宫,1971年经过重建整修,这里现在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很快,我们一行商定以广场为中心点,先是东、再是北、最后向西,顺着石砖大道步行了三个来回 。游览了旧皇宫附近的圣十字教堂、肖邦公园与华沙大学等多个景点,观赏了城堡、箭楼、教堂和许多“洋楼”,个多小时的游览无异是一次各种欧洲风格建筑的巡礼,仅就教堂而言,除了我们在一些西欧国家常见的哥特式、巴洛克式、文艺复兴式的之外,还有东正教风格的!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让人炫目的金碧辉煌,也没有我所下榻的华沙新区苏氏大板房让我感觉到的单调、呆板,所领略、享受到的是华沙旧城优雅的风度、深沉的内涵。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圣十字教堂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仍旧保持欧洲建筑风格的各个建筑物

离开札姆克约广场,大巴不一会欧洲又来到集市广场,与许多欧洲都市的城市广场没有太大的区别,三四公分见方麻石铺成的坪地四周是一律四五层高色彩、形态各异的楼房,许多楼房的底层建有临街的游廊,几乎都有带窗的阁楼,让人赏心悦目的是,这里楼房外墙上的装饰似乎更加精致、美观一些。有的在窗与窗之间的白色的墙面绘上精细的图案,有的在房梁下、石门拱顶两侧的石柱上装置了生动的雕饰,还有的干脆就在墙面之上配上一组人物浮雕,所表现的有可能是神话中的某个有趣的故事······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楼房外墙上的装饰精致、美观

让人们留恋难舍的还有广场中央的美人鱼铜雕。与我在丹麦见到的那温柔善良的美人鱼截然两个模样,眼前鱼尾人身的女孩右手握剑、左手持盾,英姿飒爽。作为波兰人民英勇不屈精神的象征,喜爱她的波兰人在她身上、并通过以她为主角的与侵略者英勇作战、卫国卫家的英雄故事寄托了自己对自由、幸福的渴望。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旧城广场中央的美人鱼雕像

数次到过欧洲的我,似乎每到一个欧洲的大城市,都会去这座城市的广场看看,比利时市政厅广场、慕尼黑市政厅广场、巴黎协和广场等等、等等,它们都有可圈可点的精彩外表与深刻的文化内涵,可待我回到华沙集市广场的入口,看了街边宣传栏里所展示的两张旧照片,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沉重。因为战争,我前面提到的比利时的市政厅广场等许多欧洲城市的广场都可能受到过战争创伤,城市建筑遭受过破坏,但在受损伤程度上,它们决不会像华沙集市广场这么严重、宣传栏里的旧照片告诉我:严格意义上的华沙集市广场当时就是废墟一片!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战火中的华沙城,一片废墟

面对希特勒的入侵,不是像有人曾经猜测的那样,波兰人没有抵抗,所以导致希特勒的军队在波兰的长驱直入。恰好相反,波兰人民从战争一开始就对侵略军进行了顽强的反抗,他们在战争初期所付出的牺牲远远超过一些别的欧洲国家,包括一些经济、军事力量比波兰强大许多倍的欧洲大国,其中,保卫首都华沙的战斗最为惨烈。当时,希特勒的第十集团军的两个装甲师冲到了华沙郊外,因为没有步兵跟随,遭到了华沙军民的殊死抵抗,进攻一时受阻。此刻,虽知自己已被德军重重包围的波森兵团司令库特尔齐亚将军决定向南进攻德军主力的侧翼,这次英勇果敢的波兰反攻,即所谓“布祖腊河之役”,不仅吸引住了德国第八集团军,以及一部分第十集团军,还逼迫希特勒慌乱中从北方战区召回第四集团军的一个兵团。恼羞成怒希特勒决心报复华沙人,扬言“把华沙从地球上永远抹掉”,下令对华沙城区实施狂轰滥炸,华沙瞬间成为一片焦土,90%的老城区建筑被毁,86万居民丧生!

给以华沙以重大创伤的还有发生在1944年的德军对华沙起义的疯狂镇压。开始于1944年8月1日的华沙起义,波兰军民孤军奋战达65天之久,有大约18,000名军人和超过250,000名华沙平民在战斗中死去,战火熄灭之日,整个华沙仅剩下1500名居民,华沙城区可供人们居住的房屋几近无处找寻!

1945年5月华沙的解放,波兰人民所面临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华沙的恢复重建。早在1938年,当华沙人民了解到战争爆发的危险,一些华沙大学建筑专业的大学生搁置自己正常的课程,走街串巷对华沙的城市建筑与街道进行测量,并绘制出一张张效果图,工作做得异常仔细,抢在战争爆发之前,师生们把这些图纸和资料藏到绝对安全的山洞里。面对眼前的断壁残垣,战后有许多人都这样悲观地认为:“华沙不会重现人间,至少百年之内没有希望”。因此有不少人建议在废墟上修建新的居民住宅和写字楼,苏联专家则建议在华沙市中心仿建一座莫斯科红场。可华沙人坚持要按战争前华沙的原模原样恢复建设华沙旧城,华沙大学师生藏在山洞里的旧城图纸进一步激发了华沙人恢复旧城的决心与意志,他们纷纷上街参加集会、游行以表达自己的意愿,当华沙人民的意见得到波兰政府的首肯,华沙人纷纷从家中寻找出保留在家的所有反映华沙旧城风貌的照片、图片和图画,将其一一展示在华沙的主要街道两旁,供华沙大学的学生绘制施工图纸使用。很快,一张张建筑物与街区的施工图纸与效果图给绘制出来,重量竟然达到500多吨!不久,30万业已移居国外的华沙人纷纷回到华沙,争相投入华沙旧城的恢复事业,有钱捐钱,无钱出力,不计报酬地从事义务劳动,很快形成了一股席卷全国的爱国热潮。在华沙人民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下,共计900多座中世纪风格的华沙古建筑,包括我在前面看到的皇宫、城堡、教堂、学校、雕塑和各种风格的大楼先后重现人间。在重建过程中,华沙人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所有建筑一律坚决保持原有风貌,甚至做到了连战争前存在于某座建筑上的裂缝也依旧保留,致使联合国也不得不暂且搁置不给重新建设的古代建筑颁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证书的常规做法于1980年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证书颁发给了华沙!面对新生的华沙,有专家发出这样的感叹:“除却华沙因毁于战火而复古重建外,全世界几乎再没有古城重建成功的案例了。”华沙人在旧城重建上的努力给同样面临旧城恢复建设工作的其他欧洲国家以启示,后者将华沙人在华沙旧城重建上所表现出的爱国热情称之为“华沙速度”与“华沙精神”!

这一切,包括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颁发是给予百万华沙市民们所有付出的极大肯定与褒奖!

二战胜利已经70年了,莫斯科红场阅兵前夕来到华沙的我看到华沙人仍旧没有停止对旧城的修缮和维护,集市广场罩在建筑上的大块尼龙布与一些建筑外的栏杆告诉我了这一切。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是同情,更多是钦敬  ——华沙旧城区巡礼

华沙城的修缮工作至今仍在进行中

瞧着仍在修缮中的一幢幢楼房,看到正埋头工作的工人们,我心头涌上一股热流,眼角被泪水湿润,此刻的我,眼前浮现出欧洲大地一座座正在修建中的教堂的画面:德国科隆的科隆大教堂,世界第二高度的大教堂,经过600年数十代基督徒们的努力终于竣工,可修缮工作至今还没有停止,两次去过科隆的我都因为教堂修缮工作在进行中,只能仰起头一睹教堂的外形作罢;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著名建筑家“疯子”高迪的代表作,动工于1882年,100多年了,工程一直在进行,竣工将是N年后的事!华沙旧城也仍在建设与修缮中,70年了,华沙人似乎还没有停歇的意思······

500吨图纸多么沉,

“沉”不过华沙人对家国的爱!

手中的彩笔精心地描啊,

那是缝合母亲心灵疮伤细柔的线。

美丽的古城,华沙人心中的耶稣,

烈火中涅槃,儿女们矢志必成的心愿!

沥血呕心七十载啊,

神喻:还给你华沙民安国泰一千年!

············

我,写过近50余万字旅游文字的我,第一次憋不住想用诗句来表达自己此刻的感情,尽管我根本不是写诗的“材料”。在华沙旧城的恢复建设上,我感受到华沙人的顽强与执着,我听到了发之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华沙人心底深处的猛烈心跳。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找一个、两个、十个、百个爱国者、乃至英雄并不困难,像华沙——波兰这样,整整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人民对自己的家乡所表现的这样的感情——战争前,按照原貌事先绘制出城市建筑的图纸,在战争中前仆后继对侵略者拼力抵抗,面对夷为废墟的家园执意按照原貌重建、并为重建工作做出巨大牺牲,古往今来,这样的波兰人、这样的华沙人何处寻找?我在本文前面曾说道:当今世界,所有国家中波兰是第一个最不幸的国家,而今,我要说,当今世界,波兰——华沙人是人类世界最懂得爱国、最懂得自强、自尊的民族!

<table><tbody>


(题外的话:舆论界曾经有这么一个观点,认为波兰在二战中受到很大的损失,是他们“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原因是二战前波兰政府在处理与德英法及苏联的关系上犯了一系列错误,把苏联、德英法诸多强国都“得罪”了。持这种观点的人错就错在他们没有将政府与人民分别开来,波兰政府当时的外交政策是否存在错误,暂且不去评论,波兰人民在二战中所表现的英勇精神和他们在战后恢复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操是无可否认的。我们不能因为波兰政府的错误而无视波兰人民在二战中的功绩与付出,而轻视这个民族,就像我们不能因为希特勒发动了侵略战争、对人类犯下了滔天罪过而否定德意志这个优秀的民族一样。)/<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