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從《摔跤吧》到《起跑線》,印度電影究竟是個怎樣的“神”存在?

成朝利


如果要論印度電影的藝術成就,其實它未必能和中國相比,無論侯孝賢、王家衛、婁燁、賈樟柯還是畢贛,他們或者勘透世事,或者沉溺個人的內心世界,或者革新電影的語法,他們都拍出了屬於自己的新意思。

而我們熟知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還是《起跑線》都是經典敘事電影,說到底,他們在思想、意識以及技法層面並無令人瞠目結舌的成就,甚至說得刻薄一點,這些都是俗套。

但寶萊塢的厲害之處,在於它相信那些俗套,認真地研究那些俗套,於是俗套也就有了生命力,也就有了撼人心魄的能量。

因為俗套,其實也就是人類最原始最普遍的情感和人生問題的表現方式,它代表了人類最本質的困惑與渴望。它並不新銳的面孔背後其實是人類內心最深沉的悸動。

所以你看《三傻》也好,《摔跤吧爸爸》也好,還是《起跑線》都有關夢想,都有關與這些夢想相對抗的歧視,偏見,以及官僚體系的迂腐與冷漠。

它們拍出了這些永恆夢想路途的真實風景,那些真實的疼痛,那些真實的奮鬥。它們在保持可看性和傳奇性的同時,真正地做到了接地氣,真正地還原了普通人的生存困境,而不是如我們的商業電影,華麗地飄浮在虛空中。


梅雪風


一百部電影裡 中國有五部絕佳 同樣 一百部電影裡 印度有十部都是絕佳 不要拿個數去比 拿質量。

則反之,一百部電影裡,印度有九十部是爛片,中國有九十九部爛片,不要比質量,咱們還是比數量。

多的我不說,就拿阿米爾汗的幾部電影舉例吧。《三傻》指陳和揭露的問題是來自教育體制相關的問題。期間還有對傳統的家庭教育提出批判的。校長一家,和另外兩個主角的家庭。《額滴個神啊》指陳的又是在印度社會無比氾濫著的宗教蠱惑人心的問題。《河邊的男洗衣工》講述的是社會階層所帶來的人與人直接的隔離。(其中洗衣服和打老鼠的工作,因為被他們的文化斥為汙濁,所以往往是賤民所做。)《地球上的星星》同樣也是講述家庭教育,父母對孩子的不理解所造成的問題等等。個人是研究童年創傷的,知道它所試圖指出的東西。另外新的一部《摔跤吧,爸爸》講述的又是直指社會當中普遍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的問題等等。阿米爾汗也當真不愧是印度良心。

近看了印度電影我滴個神。的確看到印度電影在開放性、電影效果和理論的深度都要比中國的很多電影都強。寶萊塢的名聲並非名不符實。

真的不是崇!洋!媚!外!

幾年前中國電影跟印度電影比還是戰五渣級別,偶爾還能打得有來有回。現在直接淪落到我不是針對誰的級別了。就感覺而言,天朝電影已經墮落到連個普通故事都講不清楚了~

這就像你家裡的爹,在對你說”你看別人家的某某“的時候,並不是真的在誇別人家的孩子有多好,他只是希望自家孩子能爭氣一點。


hongkongfilm


這幾年印度電影如同開了掛一樣,冒出了一部又一部佳作。

真是奇了怪了,明明是印度人的電影,我卻看到了中國人的焦慮。

《摔跤吧》,評分高達9.1,講述了一個爸爸,他努力培養自己擁有摔跤天賦的女兒,成為一名摔跤運動員,最後成了當地的名人,進入國家體育院學習。

你可能會想,這沒什麼特別的,這種套路不吸引人,可印度的導演卻偏偏神了,能把這種小人物的故事拍到你心坎裡去。

印度是個重男輕女的國家,人口眾多,男性佔大多數,女性地位十分低下,要是知道肚子裡是個女兒,那很多人都會選擇流掉,即使生下來了,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正因為女性得不到尊重,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居然拍出了《摔跤吧》這樣的正能量作品,同時讓人感動的電影著實不容易。

《摔跤吧》很有意思,仔細一想,摔跤運動如此激烈,導演選擇了女性作為主角,是否暗示了印度女性的真實地位?

《起跑線》中父母的焦慮,為了讓女兒上最好的學校,學上英語,脫離原本的階級,過上不一樣的人生。

買下學區房,為了報名費勁一切心思,甚至裝作是上流社會的人士,只是為了通過學校對父母的考試。

某種程度上這不就是我們的現狀嗎?

可起跑線恰恰揭示出了殘酷的現實——窮人的孩子永遠是窮人的孩子,而富人家的孩子卻從一出生就決定了,凡是無絕對,但這卻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這片國度之下的種姓制度就是最好的現實證明。

說是“神”存在,實在太過於誇張,可印度電影也確實引起了我們的共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專拍日常生活,卻讓我們感動得瘋狂點贊。


獨狼映畫


這幾年,印度電影成了中國電影熒屏上不可忽視的一抹亮色,幾乎每一部引進的印度片都是票房與口碑齊飛,光是今年就有《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三部票房輕鬆過億的影片,從而2018年引進印度電影的票房過億率達到了100%。

而縱觀這三部影片,對於見慣了大場面的中國觀眾來說,都算是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幾乎沒有任何特效,畫面也不算精緻,即便是偶爾出現的歌舞都被調侃為尬跳,但即便有這麼多槽點,還是擋不住國人對印度電影的喜愛。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印度電影真的很用心。

十幾年前,大家都對好萊塢大片讚不絕口,因為好萊塢匯聚了世界上最頂級的編劇、導演、演員和技術,拍出來的電影畫面震撼,情結飽滿。但是十幾年過去了,我們驚訝地發現好萊塢開始固步自封,電影變成了流水線生產。

例如今年上映的《黑豹》、《環太平洋2》等影片,都是典型的好萊塢模式,畫面宏達,但情節薄弱,共鳴點少,這已經很難滿足中國影迷的需求。

印度電影則恰恰相反,故事取材平民化,容易讓人產生同理心。畫面不夠情結來湊,每一部印度電影總是讓人有新奇感,不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也沒有狗尾續貂的續集。

所以印度電影能在眾多好萊塢大片和日漸崛起的國產電影中殺出一條血路,我一點也不奇怪,畢竟它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存在。


電影爛番茄


開屏君答曰:自從《摔跤吧,爸爸》在國內狂卷12個億後,中國電影的批片市場,尤其是印度批片就越來越搶手,而今年更迎來了《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三連彈,另外還有一部《護墊俠》在五月待機。這些印度片不僅能像好萊塢大作一樣穩定吸金,其口碑評價更是平均在8分以上,不禁讓人產生一種“印度片為什麼都這麼神?”的感慨。

然而,這確實是錯覺,不是印度片“神”,而是國內引進的印度片優秀。和好萊塢一樣,寶萊塢乃至整個印度電影的爛片同樣不少,只不過在引進之前都已經過了篩子,最終被選中的那幾部,都是進過多方面考慮,既適合中國市場,又能滿足觀眾預期的優秀佳片。

話雖如此,那印度的電影產業究竟如何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對印度片的印象依舊被動輒3小時、隨時隨地放歌起舞的觀念所佔據,要不就是各種“阿三”開掛的搞笑視頻,但事實上,寶萊塢的電影工業體系之發達,早已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著名的“香蕉殺人”事件

據統計,近年來印度電影的年產量超過1500部,穩居全球第一,而2016年印度觀影人次達30億,同年中國僅有14億。當然,因為印度電影的票價平均僅有不到5元(人名幣),所以在票房總產值上不敵中國,但也依舊在2016創造了21億美元的票房成績。僅從以上的數字中,我們不難看出,印度電影早已發展成為一個成熟的市場了。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電影在“走出去”方面做的遠比中國要強,海外收入佔票房總產值的35%~45%,而中國電影這一方面還任重而道遠,此外,印度電影還有著明確的分級制度和口語區間,讓電影能夠更加精準的抵達它的受眾。

寶萊塢這個聽起來很盜版的名字,其實代表著一個較為完善的電影工業體系,以它為首的印度電影在這種體系下飛速發展,再加上百花齊放的題材和寬鬆的審查制度,這才造就了《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起跑線》這樣接地氣的佳片。在我們的電影真正走出過門之前,中國電影需要向印度、向好萊塢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版權所有 開屏映畫(微信ID:ikaiping)電影照亮生活

李多鈺


印度電影是個“神”的存在?首先這個問題便很有意思,這種“神”是在誇印度電影,還是在貶低印度電影?我想應該是誇讚印度電影的意思。事實上的確如此,近幾年引進的印度電影從《我滴個神哪》到《摔跤吧,爸爸》再到《起跑線》,這些電影確實在國內取得不錯的票房。但是要認清一個事實:寶萊塢年產電影1000多部,每年只有2部左右引進到國內,這麼多電影無論如何也會有幾部好電影吧?

印度電影的確自有獨特的生產模式,模仿好萊塢。阿米爾汗作為中國內地電影的常客,在國內上映了包括《三傻大鬧寶萊塢》《幻影車神》《神秘巨星》等電影,先看看這幾部電影的票房,可以看出近兩年的票房都在1億以上。

但是不要忽略引進的其他印度電影,比如印度式史詩大片《巴霍巴利王》2016年在中國上映時的票房僅為745萬,同年在中國上映的沙魯克·汗主演的《腦殘粉》票房更是僅有區區153萬,而這幾部電影同樣是印度與阿米爾汗齊名的巨星主演,票房卻慘敗。

這些引入內地市場的印度電影,是製片方經過千挑萬選的,而且都是由印度頂級影星主演的電影。《起跑線》這部電影去年在中國已經出現盜版,可是今年內地上映時依然取得1.5億左右的票房,簡直令人驚訝,這是怎麼了?

為何會如此?原因在於印度電影真的接地氣兒!

放眼中國票房前20的電影,就連《捉妖記》和《羞羞的鐵拳》都能以超過10億的票房,登頂華語電影票房榜前20,這是個奇蹟還是個悲劇?

而印度電影票房前20中,都是像《巴霍巴利王》《來自星星的傻瓜》這種豆瓣評分和口碑甩國內電影幾條街的電影。

而這幾年大賣的電影

《我滴個神那》探討民族宗教問題

《神秘巨星》探討女權主義、追夢故事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探討印巴衝突、女性的問題

《起跑線》探討父母關心的子女教育問題,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是好學校還是健康的心理成長?

這些印度電影聚焦社會熱點,以幽默抨擊顯示,以搞笑調侃社會。這種電影,在國內很少出現,幾乎沒有。

它們的大賣也代表了中國觀眾的心聲,我們何時能拍出這種電影?


毒舌小豬


《摔爸》12.9億、《神秘巨星》7.46億、《小蘿莉》2.85、《起跑線》2.09億.....印度電影在內地市場受歡迎程度,大眾有目共睹。

這兩年,形印度電影在內地的反響也越來越熱烈。觀眾對印度影片的觀念也不再只是“一言不合就跳舞”、“時間冗長”等刻板印象,相反,越來越多的印度電影在內地市場引起觀眾共鳴。

《摔爸》上映初期,影片中反映的印度社會現狀引發國人思考;《小蘿莉》彰顯出的“愛的力量”感動眾人;《起跑線》則以一個家庭揭露印度教育弊端......敢說、敢想、敢拍是這類影片的共同特質,恰好,這些被暴露的現實問題,中國有、全世界也有。“情感共鳴”是這類電影“爆紅”的重要原因。

反觀,《巴霍巴利王2》這部影片,影片格局宏大,包涵愛情、戰爭、權謀、歷史等諸多因素,題材類型上,屬於戰爭片;電影風格上,屬於典型的南印度傳統電影風格。相比起,以《摔爸》為代表的現實題材印度電影,這類傳統印度題材,無論是在情感、還是歷史文化上,都與觀眾存在“距離”,因而出現“爆冷”現象。

其實,從《印度往事》《我的名字叫可汗》等早期引進的印度片就可看出,國人對傳統印度電影並不感興趣。這種現狀,曾引進過《小蘿莉》等多部批片的宣發方卓然影業CEO張進就曾“高瞻遠矚”過,他表示,“印度批片在內地市場走紅只是個體現象,並不具備普遍意義”,同時,他認為“在中國看得到的、已被驗證成功的印度影片類型其實並不多”。


娛樂獨角獸


近幾年印度電影確實打動了很多觀眾的心,《摔跤吧,爸爸》感動了無數的人,大多數觀影者觀看之後淚流滿面,在阿米爾汗餘溫未退之時《神秘巨星》再一次打動了我們,隨之而來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以及《起跑線》又讓我們眼前一亮!

這些電視劇之所以深受大家喜愛,是因為它們的劇情內容都簡單樸實,劇情貼近生活,我們比較容易在電影中尋找到共鳴點!像《摔跤吧,爸爸》中的父女情與我們自己身邊的父女情沒有什麼差別,觀眾之所以會被電影感動就是因為這種情感很真實!

《神秘巨星》裡的小女主角的生活以及內心世界也像極了我們自己的過往,或許我們沒有她那般困境,但是我們總能夠在她的身上找到和我們一樣的特性,那種單純善良,那種青春懵懂,那種對家庭以及母親的愛,我們也都有!



前一段時間的《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同樣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一位大叔幫助小女孩尋找母親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來我們小時候學的《小蝌蚪找媽媽》,在我們的童年記憶裡,媽媽永遠都是一種港灣,而這部電影通過一個貼近情感的故事讓我們回憶起這種童年的味道,這一切都是那麼的真實!



而《起跑線》更是能讓我們感同身受,如果你身為孩子的父母,你一定能體會到這種為孩子選擇學校而絞盡腦汁的情緒以及情感,如果你還未成為為人父母,那麼你也一定見過身邊親人為了孩子選擇學校費盡心思的場景,這一切就在我們周遭的生活中!

綜上,印度電影近幾年之所以火爆,是因為它的題材取於生活,而這種生活與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相似度,同時這種類型的電影無疑也是給了我們諸多新鮮感,這種新鮮感也正是我們喜歡的,因為它真實!


草根說電影


都是以家庭情感作為插入點,往往很多觀眾看的不單止是劇情,看的還是裡面的一份感情!每一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可他們的共同點都是來自於父母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