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出身贫寒的农村人该怎样教育孩子?

meng013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如果一个出身贫寒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当前的处境,那么是有资格再教育孩子的,让他们明白努力的好处,让他们知道的奋斗的人生是有希望的,让他们觉得,好好的读书,未来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当然穷,很多情况是天生的,所以我们也不能怪上一代,毕竟不是一个年代,不是一样的机会,没有同等的条件,要说出身贫寒,那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想通过下一代来改变,就是得注重下一代的教育。其实无非就是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努力改变命运,一种是等着拿着低保坐吃等死。



不可否认有这样的穷人,就是那些补贴,拿着低保,也可以过日子的,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一样,让他们也不用辛苦努力,生活低保也有保障,自己懒,那就大家都懒,还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孩子看到的就是一个懒惰,好吃等死的人,又如何身体力行的教育呢。



另一种就是为了生活继续奋斗,就算是穷,但是还是努力生活,去改变,去为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他们尽可能的得到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因为孩子们看到一个努力的父母,又会放弃自己的将来么?

要说方法,技巧,农村的农民,对于孩子的教育,无非就是给他们创造机会,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教育。身体力行最能感染人。


梁油儿大人


就我们村的现状来说,县城的幼儿园是有钱人才能上得起的,而且学前班加上五个年级共三十二人,其中老师八位,有时候低年级可以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这些学生部分初中毕业就打工去了,能够到高中毕业就是家庭条件好的,三五年出一个大学生,如此的环境也养育了一批人:

一,我们邻居家的小孩子,他们家就他一个儿子,两个姐姐初中毕业打工供养弟弟上大学,他从小到大没有下过地,下地的都是大人们的事情,父母省吃俭用,上了一个高职类院校,现在天天在家参加各类考试,考了五年老是差几分,看穿者打扮是城里人,但是经常在老家看书复习考试。

二,一到农村,好多小孩在马路边玩的,打打闹闹的,这些孩子自小父母干农活或者外出打工顾不上,吃饱就行放任自流,习惯性的外边乱扔石子、乱丢垃圾、到处大小便、三五个抱成团今天摘谁家的苹果、明天抢那个小孩子的好玩具等等。

三,我一个亲戚家的表妹,一见到他全身起鸡皮疙瘩,上了几年高中大学也没有考上,说话走路学的某明星嗲声嗲气,三十几的人到现在没工作,送礼的人很多,但是嫌弃这个没学历那个没房子。

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从哪里做起呢?望大家出谋划策!


禾老五


人的出身是没有办法选择的,能选择的是自己如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为一个农村出身现在仍然生活在农村的人,在对待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我有一个四岁多的女儿和一个一岁半的男孩。我们夫妻两个都是大学生也都是农村出身,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媳妇可能比我更有经验!因为她是一名中学的老师。所以我就谈谈我们夫妻两个对教育孩子的方法!



首先我们教孩子要懂吃饭的规矩!包括吃饭时候要先让长辈的动筷子,不挑食并且吃饭的时候要准时,吃多少要多少并且不能够剩饭要把碗里的米汤啊面条啊吃干净,不能拿筷子乱翻菜,吃过饭要自己打扫餐桌。

其次就是说话得有礼貌!不能打人骂人有什么事情可以跟我们商量。比如想要买什么得跟我们说明你想要的理由!去超市买东西吃的和玩的只能每样来一个。如果家里有的还哭闹了要再买,我们就会带她离开回家看看家里面的那个和超市一样的东西。这个时候不打也不骂他!那样对他她不公平我们三十好几了她才四岁多。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是平等的!

最好在学习上她毕竟才开始上了一学期的幼儿园。我们也从来没有要求她必须的学会这了学会那了!我只要求她能够每天在学校吃好玩好就好了。不像我小时候天天为吃饱饭而偷瓜摸枣的!想让她留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为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夫妻两个都会陪伴她们姐弟一起成长!不能为了挣钱让他们成为留守儿童!出不完的力气,挣不完的钱。只要孩子们健健康康就好,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贫穷富贵是怎么回事呢?这都是大人们强加给他们的观念!


豫东小农



我就是那个出声贫寒的农村人,我们老家那时候都穷,靠天吃饭,父辈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收成不好的一年我们就吃黑面膜,高粱饭,蔬菜就只有土豆和野菜做的浆水酸菜,几乎不怎么见荤腥 ,种点菜籽打点油,都是用筷子蘸一点淋在锅里,好不容易家里有客人多倒点油炒的菜那个香呀!

即使在这样连买一包盐都要赊账的情况下,父母还是言传身教地教会了我们勤劳 善良、吃苦耐劳、坚强乐观等诸多好的品质。

不管贫穷或者富有,孩子都是父母的缩影,想让孩子勤劳,你必须战胜懒惰;想让孩子好学,你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做派;想让孩子坚强,必须舍得让他尝试更多苦涩……


康康爱读书


人穷志不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相信80后的这一代,农村小时候都吃过苦,受过穷,现在为人父母了,我们又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而且还有很多人,日子现在也过得紧巴巴,虽然挣得钱多了,但花费的也大。

那么在家庭条件不富裕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第一,让孩子好好学习,毕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功课不能落下,其实孩子的自尊心也很强,别的同学比自己吃的好,比自己穿得好,但是孩子学习好,就不会感到自卑,同样会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第二,不与别的同学进行攀比,让孩子知道,让孩子理解,自己的家庭条件差,父母负担重,不可能和别的孩子一样,要什么就买什么,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挣钱的不易,珍惜每一分钱,告诉自己的孩子,别人的东西再好,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东西莫伸手,如果实在需要,可以告诉父母,我想父母也不会亏待自己的孩子的

第三,让孩子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培养孩子顽强的性格,绝不能宠着孩子,放羊式管理,虽然看起来对孩子不公平,其实这样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益无害,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

第四,也是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游戏,现在的游戏太具有诱惑力了,别说是孩子,就是有些大人都沉迷其中,还有现在的手机游戏,不是禁止孩子玩,当然,也禁止不了,现在老师都把作业发到手机上,还有相关的学习软件,所以,对于做父母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不适合孩子玩的游戏,绝不能让他去玩。

穷人的孩子,不比别人低。百年大计,从娃娃抓起!


乡村小二哥


对于孩子的教育 ,尽管我们是农村人 ,但是也必须得努力让孩子过上好的生活 ,以及接受好的教育 ,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

教育是在于传递文化 ,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文化教育 ,知识学识 ,而不是比拼在哪儿上学读书 。


那么我们农村里面的人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

尽管有一些学历不高的例子 ,但是要让孩子知道那永远是少数人 ,但是我们最先也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的贫穷 。

而不是一开始就把孩子富养 ,根本没有让孩子认识到我们的最基础最基本的情况 。

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我们的基本情况 ,然后才能够让他下决心要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


毕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比较大 ,如果其他事情通过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不大 。

所以我们应该多多鼓励孩子多读书多用功 。

首先是要让孩子体验到农民的辛苦 ,毕竟很多人都是吧自己的孩子当成宝一样 ,舍不得让他们的孩子半点苦头 ,。那行呢 。

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 ,我们要重视 ,但是更加要重视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


农人莫小道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教育孩子和是城镇还是农村出身没什么太大关系,不管是出身哪里,家庭状况如何,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应该本着一个正确的方向来进行的。教育与家庭出身无关,我们是要从思想上去灌输、引导孩子。所以家庭教育的和父母的思想认识是很有关系的,如果教育孩子出现问题与家庭出身无关,但和父母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教育孩子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教育孩子,首先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这样才能灌输孩子正确的思想,家长的思想认识存在问题的话,那么孩子必定也会收到影响。

2、好的氛围,对于孩子的心里成长也很重要,和睦的家庭氛围,会令孩子的性格更开朗,心里更健康。所以父母需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生活环境。

3、可以让孩子多和一些品德优良的孩子接触,交朋友,受到对方的影响,提高自己。

4、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懂礼貌,知道尊重别人,这是最基本的教育,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可以正确的处理身边发生的事情。

5、 农村的父母,不要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一视同仁,不可偏心,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伴随年龄的增长,这种伤害会隐藏在孩子心里,影响她们的性格等。因为每个孩子心灵都是无暇且脆弱的,都希望得到父母更多的爱,所以重男轻女的想法要不得,这样会影响到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6、不要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暴力永远不能由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往往还会令问题更严重,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一个存在暴力的家庭,会导致孩子,在内心里有恐惧、叛逆,性格也会变得暴躁,孤僻他们会学家长,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便会采取武力的方式。很不不懂要如何去正确的处理问题,所以家长的行为尤其重要,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所作所为。

7、父母要多了解孩子的思想活动,多与其进行交流,只有了解他们的想发才能懂得如何去引导、教育他们。


决胜网


能问出这个问题的人,我认为就能教育好孩子,因为起码有了教育孩子的意识。很多农村人,根本没有这想法,孩子是顺其自然来的,也是顺其自然长大的。孩子若能学习好考上大学,全是靠自己努力。

说到教育孩子,这是一个大课题,城市农村都如此。若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是让孩子有个好的品行。否则,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长大后不孝顺父母,还不如不养。这点,言传不如身教,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你整天出去打麻将,还能怪孩子不学习贪玩吗?



其次,不能溺爱孩子。孩子可以宠,但不能溺爱。农村的孩子,要让他接受自己的身份,体谅父母的辛苦。否则,孩子长大后,好逸恶劳,眼高手低,父母会有操不完的心。我一表弟,快四十了,工作不好好干,也不结婚,整天混着,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



第三,让孩子多读书。农村的父母,没读过太多书,也无法帮助孩子学习。但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支持孩子读书,如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好,无法让每个孩子考上大学,但至少应让孩子读完高中,有个高中毕业证。这样以后孩子想学些什么,基础知识就够用了。



做父母的,都有望子成龙的心,而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所以,不管孩子将来有多大成绩,或者普普通通,只要他能做个好人,知道孝顺父母,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做好了。


红茶丝语


楼主的这个问题问到我的心坎上了。1971年,我就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里,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身体又不好,我是在哥姐们的劳动扶养下长大成人的。由于家庭极其贫困,我只念到初中便回家务农了。



虽然我只读到初中,但我深深知道没有文化知识的重要性,成家立业之后,发誓要努力挣钱,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

可喜的是,我的儿子学习很用功,成绩一直都不错,升学考试成绩很好。我心里非常高兴,一心计划将儿子送到柳州市的一所中学读书。


去柳州报名的那天,学校要求重新考试。由于儿子在读小学时没有上到英语课,结果英语考试交了白卷,就这样被学校给退回来了。

我当时有些气不过来,马上打电话询问儿子的班主任,为什么不教孩子们英语?班主任的回答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英语老师,无法跟孩子们上英语课。

这让我意识到了农村教育与城里教育的差距,假如再让儿子继续留在农村读书,真的会永远掉队了。于是在县城找到了一所好点的中学,与妻子一道边打工边送孩子读书。当时我的举动也遭到村里人的议论,说我这是“陪太子读书”。



我也不在乎别人东家长西家短的议论,坚持在城里陪读六年。儿子初中毕业上了高中,最后上了大学,我的心里感到一丝欣慰,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乡村怡农


小的时候,我家的房子很破,很多时候都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墙体还有一条大裂缝,厨房又矮又黑,用木头顶着房顶,那时候房子都盖不起,想盖房子,得自己想办法去拉砖,没钱怎么办?用人剩下的烂砖。我有两个姐姐,在我上学前甚至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还穿着她们留下的衣服,别人都叫我“三妮”,那个年代,农村人都没钱,改革开放的春风还没吹到农村,思想保守。

尽管家里很穷,但我的父亲依然选择在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把我跟两个姐姐送到县城私立学校上学,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我父亲小学没毕业就不再上学了,他的兄弟姐妹多,总想着为家里减少些负担,但是,父亲文化不高,对我们的教育却从不放松,教不了我们文化知识,就教我们如何做人,在父亲那里,我学到了太多,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坚持的为人原则,感谢我的父母。

或许有朋友觉得我在编故事,难以想象,我不会去辩解,因为那是我的人生经历。说这么多的目的就是,出身贫寒并不能意味着什么,或许因为出身贫寒,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但是,农村人最质朴的、最纯真的品质,一定要教给孩子,或许以后他会随波逐流,但在他接受这些品质教育后,总会在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他的人生也将不会有太多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