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最優秀的企業家,都不是做企業的,而是做產業的

今天來探討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才能成為行業領導者,並且還具有可持續生長的健康體質。其實這是兩個層面的要求,因為成為行業領導者並不一定具備健康的經營體質,很多領導者靠先天的天時或地利優勢,或資本的催熟,也可能站在了領導者的位置,但是這種企業如果不能具備領導者的素養,就高處不勝寒,隨時就可能跌下來。

如果既能獲得領導地位,又具備可持續生長的健康體質,這種企業我們稱之為“行業英雄”!我們也非常呼喚這種行業英雄的出現,因為根據我們這些年做策劃的經歷來看,好多優質產業以及好產品,在行業英雄未出現之前,人們不會相信這個行業可以做起來,或者這個行業可以做大,但是有行業英雄,就能夠撐起一個行業的天空。比如:如果沒有勁酒這家企業,沒有吳少勳這樣的企業家,大家可能就會認為保健品是個小企業,很難成大氣候;如果劉永行不進軍電解鋁行業,大家只會說這個行業產能過剩、很難盈利,因為90%以上都是虧損的,但是東方希望卻能持續盈利,且一個企業超過了一個行業的利潤,等等。類似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我們經常說時勢造英雄,但是另外一句也是成立的,英雄也可以推動局勢的變化。

最優秀的企業家,都不是做企業的,而是做產業的

那麼,今天我們來談談什麼樣的企業才具備“行業英雄”的素養?我們談的不一定全,但是下面談的兩個方面,卻是很本質的。

領導者要有領導者的擔當,有多大的擔當,才有多大的事業。

在有關領導力的談論中,我們經常會說領導力的本質不是一種權利,而是一種擔當,同樣行業領導者,首先要具備的素養就是對於這個行業的擔當。

拳勝策劃內部經常會說一句話,最優秀的企業,都不是做企業的,而是做產業的,他們眼中看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企業發展,而是整個產業的發展,為產業謀福利。

我們發現,那些優秀的企業家都具備產業的格局,他們首先理解的是這個行業的業務本質是什麼?這個行業的生存邏輯和發展邏輯是什麼?這個行業未來會走向哪裡?基於對於行業的深刻認識,再來看企業的發展如何承載行業的發展方向。

所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我們認為不把行業的問題琢磨明白,企業要想獲取數一數二的行業地位,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像紅頂商人胡雪巖說,如果你把眼光放在鄉里,你就做一鄉的生意;如果你把眼光放在縣裡,你就做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把眼光放在全國,你就做全國的生意。同樣一件事,著眼的格局不一樣,可以帶來事情的空間大不一樣。

因此,我們在看待某個企業,有沒有機會成為行業領導者的時候,我們經常看的是這個企業家有沒有行業的擔當。有行業擔當的企業家,他們考慮的不是要搶市場或分割市場,而是做市場、耕耘市場;有擔當的企業家,他們擔當的是營銷品類、做大品類的職責,他們不會擔心這樣做是在為競爭對手做嫁衣,因為他知道行業需要大家的共同推動,行業做不起來,他也就做不起來;有擔當的企業家,是帶著行業的使命在做事,就像魯花董事長孫孟全說“絕不讓消費者食用一滴不利於健康的油”,這就是他對食用油行業的擔當。馬雲在阿里巴巴創業早期的時候,就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因為他有這個擔當,所以就能做全世界的生意。

最優秀的企業家,都不是做企業的,而是做產業的

當然有擔當,不代表他們就整天漫天空想,其實反而你對“大道理”理解的越深刻,小步伐走的就越堅定,因為所有的擔當都要轉化為做事的細節中,這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做事路徑和分解動作的問題,這個以後再探討。

領導者要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和信念,這是企業發展的永動機

行業英雄還有具備的一個素養,就是:對自己行業發自內心的熱愛和信念,這種熱愛可能源於使命、源於做事的樂趣,源於對社會的改變和推動等,並且他們都會把這種發自內心相信的東西,變成幾乎是信念層面的認知。

就像紅棗行業的產業英雄,好想你董事長石聚彬說“紅棗是我的生命,是我一輩子成事的根。好想你要讓每個家庭都吃上紅棗,好想你讓每個人都吃上紅棗”。我們相信他說的這句話是發自肺腑的,因為只有他發自內心的真正相信,才能感召全員也有這種信念,而不是激勵員工的洗腦詞,也不是忽悠投資人的銷售話術。就像馬雲說:忽悠與不忽悠的區別,在於你講的東西,你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如果你確實是這麼想的,並且你也打算這麼去做,就不必在乎指責你說的太空、太假。在電子商務還是一個純虛概念的時候,馬雲對互聯網改變世界的觀點、對電子商務的觀點,讓馬雲在近10年的時間被外界罵為“騙子”、“大忽悠”,現在阿里巴巴已經這麼成功了,這種聲音就越來越少了,所以作為行業領導者一定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要有堅持做正確事的信念。

最優秀的企業家,都不是做企業的,而是做產業的

據我們觀察,那些真正具有行業英雄潛質的企業家,當他們講起自己行業、自己產品的時候,那種渾身散發的激情、那種全身心投入的狀態是騙不了人的。

當然,我們上面說的兩大素養:對行業的擔當、對行業的熱愛與信念,也不一定是企業剛創業初期就有的,也可能在經營過程中慢慢出現的,但是企業最後能成為領導者,並且能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肯定是要有這兩大素養的,不信你可以自己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