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性别星号”来了!德语正字法也要政治正确、性别平等?

“性别星号”来了!德语正字法也要政治正确、性别平等?

六月初,德语正字法委员会成员将聚集在维也纳探讨一个重要问题:《杜登》要追求性别平等吗?具体而言,字典里那些表示男性的名词后面应该加上相应的女性词尾吗?或者还可以更加平等一点,词典里有考虑过第三性别的存在吗?

“性别星号”来了!德语正字法也要政治正确、性别平等?

正字法委员会之所以会注意到这个问题,还要归功于柏林负责司法、消费者保护和反歧视的部门。今年四月份,这个机构提出要求,称性别平等在语言上也应当有所体现。具体而言:在字典或者日常表达里,不仅要追求男女平等,也要充分考虑其他性别人群的平等地位。对此,正字法委员会的工作人员Sabine Krome称:“这更像是语言政治问题,而不是正字法本身的问题。”

“性别星号”来了!德语正字法也要政治正确、性别平等?

那么,在男性和女性都有固定词尾的情况下,如何表示第三性别呢?这就要提到一个新现象——性别星号(Gendersternchen)。具体写法如:Erzieher*innen/Religionslehrer*Innen等等。在口语中,有的人也会用停顿的方式来表示对不同性别者的尊重,例如Kolleg-innen。不过,这种行为被不少相对保守的学者认为是“语言上的政治正确”、“破坏语言美感的做法”以及“性别狂热的表现”。

“性别星号”来了!德语正字法也要政治正确、性别平等?

有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这样的做法完全多此一举。所谓的“性别两极化”不过是因为德语名词区分阴阳性的结果,只要用同一个词表示所有的性别就可以了。如复数单词Ingenieure,若可以既表示男工程师,又可以表示女工程师,顺便再表示个其他性别工程师,堪称完美。

“性别星号”来了!德语正字法也要政治正确、性别平等?

但另一派语言学家表示不服。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语言学在德国得到关注。代表学者们认为:德语语法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在特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规则,故而可以被批评、也可以被改变。但这种女性主义的视角也不为业界完全接受,例如,波茨坦大学的退休教授Peter Eisenberg就批评这种将语言学上的“性”性别化的做法。

“性别星号”来了!德语正字法也要政治正确、性别平等?

关心“语言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德国并不是一个国在战斗。虽然英语名词没有阴阳性之分,不用考虑德语中的类似问题。但有趣的是,三年前,剑桥辞书却已然收录了一个新词——Mx,这个词可以替代Mr、Mrs和Ms三个单词的用法。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弱化性别、追求平等的一种尝试。

“性别星号”来了!德语正字法也要政治正确、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的伟大理想当然任重道远,但这样符号性或者形式化的改变,真的能够推进男女平权的进程吗?小编也不知道。但这样的愿望,总是美好的。又及,觉得德语正字法委员会最近的兴趣点很广泛,但总有跑偏之感,比如之前还说要给表情包立规矩。:)感觉快要上~天~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