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道尔M1防空导弹的性能怎么样?

第一军情


道尔M1防空导弹是我国在1996年引进的俄罗斯武器,这款导弹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款野战防空武器,采用了垂直发射系统,在发射车上还装有相控阵雷达系统,其抗干扰速度快,能够搜索和攻击一些隐身目标。该导弹可同时追踪48个目标,唯一缺点是,采用了无线电指令制导技术,所以在同一时间只能攻击一个目标。

到了21世纪,我军根据道尔M1的特点研制了红旗17防空导弹,红箭17装备的新型搜索雷达要强于俄罗斯的道尔M1。2015年我军第31集团军又再次暴改了道尔M1,主要改进了它的作战数据链。在当年5月的一次考核认证中,改进型的道尔M1导弹14发全部命中靶弹,由此重新成为我火箭部队的前沿哨兵。虽然它的外形跟过去没多大改变,但实际上已经脱胎换骨了。主要针对它的雷达信息,发射车信号转化等8个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为此第31集团军还汇聚了部队,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多方力量,大力克服困难,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将近20多种器材设备的改造和研制,将8个难题全部解决。

像改造“道尔”这种外购武器,显示了我国在武器装备上的成熟水平。对于道尔的升级改造,可以说是中国导弹,数据链,指挥系统和工艺水平的集中表现,如此一来,西方等国家就很难掌握和判断中国武器的威力,尤其是导弹的真实水平,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战略实力,有极大的好处。(欢迎关注第一军情,若有其他问题,请军迷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


第一军情


注意,道尔M1系统是一种极其优秀的伴随式野战防空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的集成系统,单看导弹无意义。

注意是伴随式野战防空系统。伴随野战防空最大的特点是系统集成性能高,机动性强,因为要不断伴随机械化部队一同行动,其防空系统就需要一个越野能力好的底盘。

中远程防空导弹的射程远射高大,因此整个系统不需要太多的机动就可以覆盖配属部队的作战地域,因此各个系统可以独立装载,一来防止因为整体系统太过沉重(雷达、导弹体积大),二来分散配置的各系统可以防止被“一锅端”。

导弹发射和雷达搜索分开

而伴随野战防空系统的主要任务用于拦截中低空的快速飞行目标,比如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无人机、低空飞行的战机等,因此对系统的反应时间有着很高的要求,达到发现即拦截的水平。如果雷达搜索和导弹发射不在同一辆车,必定需要准备时间,导致很可能会错过拦截目标的机会。

道尔导弹发射瞬间

那为什么说道尔M1是优秀的野战防空系统?

主要是道尔M1系统将导弹、雷达、制导站集中在一辆履带式装甲车上。整个道尔M1系统战车分成武器系统和行走系统两部分,一部分是导弹与雷达天线等的组合,一部分是装甲战车底盘。在武器系统中,道尔M1将搜索雷达、制导站、导弹等组成一个紧凑装配在车体上作为一个整体,类似于炮塔,可旋转。其他显示和控制模块则安装在车体内供操作人员使用。

道尔系统的内部

搜索雷达在战车行进或停止期间都可以搜索、探测、测量空中目标的工作,并分析判断空中目标的威胁程度,并按危险程度进行排序,为制导雷达提供目标指示信息。制导站用于补充搜索和自动跟踪目标,并发送控制指令制导导弹空中目标。附带的电视光学瞄准系统用于在气象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观测空中目标,提高对目标的跟踪能力。

道尔的搜索雷达(炮塔上)和制导雷达(相控阵)

道尔系统使用的导弹,属于全天候中低空导弹,其发动机续航时间达十几秒,在射程内有很强的机动能力,目标无法轻易摆脱,主动飞行距离可达9~10千米,射程和射高分别达到12千米和6千米。道尔导弹系统的新型导弹的最大作战距离和高度则分别增加到15千米和9千米。导弹垂直发射,防御范围大,早期导弹使用指令制导,抗干扰能力强,改进型使用指令+主动雷达制导,可以对抗多个空中来袭目标。道尔防空导弹的海军版本,是目前俄罗斯海军主力舰艇的中近程防空导弹,即著名的“匕首”,北约赋予其代号“SA-N-9”.

道尔防空导弹

道尔M1的水平如何?

道尔M1系统最早于1986年服役,俄罗斯总共购买了300多套(辆)道尔系统,并陆续开发了改进型号,外销希腊、中国、埃及、伊朗等国,目前世界上共有9个国家使用。中国1996年引进的“道尔M1”系统,在1993年的试验中,“道尔-M1”被证明具备击落来袭小型火箭目标的能力,命中率可达100%。该系统具备机动中作战能力,机动时火力反应时间为7-10秒。俄罗斯此后又研制了性能进一步增强的“道尔M2”系统,装备了新型的目标搜索雷达,火力反应时间降低到7秒或更低。这几句话的意思是,道尔M1及其改进型从机动中发现目标到发射导弹,只需要10秒甚至更短,几乎达到了停车就打的地步。这个反应能力直到现在在国内外的防空导弹系统中也是首屈一指,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上百套(辆)道尔M1野战防空系统,并自行开发了红旗17野战防空系统。

中国购买的道尔防空系统

水井土城


今年红场阅兵式上亮相的道尔M2型 9M331M野战防空系统


道尔M1 北约代号为SA-15,这是一款俄制中低空近程地对空防空导弹系统,该武器系统主要任务是用于击落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无人机等目标。该导弹系统主要是替换老旧的黄蜂导弹系统。该防空系统最明显的特征的是导弹发射车与雷达搜索集一体,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三防能力及空运部署能力。

说到道尔M1其实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国曾引进一定数量的这型防空系统,后来又实现了国产化被称为红旗17。这款作战系统一辆车就为一个完整的作战单元,将运输、发射、雷达全部集中到一辆车上,单车就能独立完成防空作战;同时也可以加入到更大的防空系统中进行协同作战。

目前,除了道尔M1履带式底盘之外,还发展出轮式的道尔M2E,升级版道尔M2,北极部队专用的道尔M2DT等多种衍生型号。

轮式底盘的道尔M2E野战防空系统

至于作战性能上,该武器系统主要用于野战装甲部队的防空掩护,也可以用于要点末端防护。其发射车上会备有8枚9M330拦截导弹,其最大射程为12公里,最近战斗距离为100-2000米;作战高度则为10-6000米;作战中反应时间为5-8秒,行军状态时可以发现并跟踪目标,但是发射拦截导弹则需要停车,从运动状态到作战反应一共需要10秒。导弹采用冷发射模式,由高压气体弹射到18-20米高度时,导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飞向目标。在最新的9M338K导弹研发成功之后,让导弹的车的携带量增加到16枚,这主要得益于小型化技术的进步。新导弹的射程也增加到16公里,射高也增至10公里,并且具备直接撞击摧毁能力,而此前的9M330则只能利用导弹破片杀伤目标。

俄罗斯北极部队列装的道尔M2DT履带防空系统


陶德中士


道尔M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头条圈子名:桌面战争兵棋交流圈,每日以图说军事历史。)

现代战争条件下,地面部队所面临的空中威胁越来越严重,除了来自固定翼战机和武装直升机的打击之外,随着军用无人机的高速发展,如何对付无人机已经成为了各国陆军所面临的新课题。要想在各式各样的空中打击下保护好地面部队,就需要有完备的防空体系。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防空体系包括国土防空、野战防空、要地防空和人民防空,其中要地防空和人民防空涉及比较多的非军事领域,这里暂且不谈。而在国土防空和野战防空中,同和地面部队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野战防空了,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国军队的野战防空。

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拥有强大的对地打击能力

何为野战防空

所谓野战防空,就是指军队在野战条件下进行的有组织的对空防御,野战防空的装备一般机动性强、部署展开快、具备一定的行进间打击能力,能够跟随野战部队进行机动并能够随时提供防空火力,打击范围主要以近程防空为主,主要的打击目标包括武装直升机、无人机以及巡航导弹,对低空飞行的固定翼战机也有一定的拦截能力。由于野战防空主要的目标是会临近部队上空的武装直升机、无人机以及敌方战机投射的导弹武器,所以强调快速反应能力,不然还没展开就先被对方先消灭了。因此,射程远,但展开速度相对较慢的远程、中远程防空导弹这里就不算作野战防空。

军用无人机技术高速发展,无人机对地面部队威胁愈发明显,图为美国“捕食者”无人机

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争议,为什么就把中远程、远程防空导弹排除在野战防空之外了呢?现在机载对地导弹的射程可以达到数百千米,明明地面部队就会受到来自近程防空区外的战机的打击,还将打得远的防空导弹排除在野战防空之外,岂不是就只能被动挨打?实际上中远程及远程防空导弹绝对是地面部队防空保护伞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所说的野战防空定义相对狭窄一些,主要突出“伴随”的特点。

我国红旗-9防空导弹,射程可达200千米

打个比方,我国的红旗-9防空导弹射程可达200千米,如果本来在其附近的部队需要机动30公里,那实际上这支部队还是处在红旗-9的保护范围内,红旗-9没有必要移动阵地。像红旗-9这样的导弹,只要合理部署完全可以为一片战区撑起防空保护伞,不需要随时跟随部队转移。而近程防空导弹以及自行高炮这种装备,则需要跟随部队机动才能够提供有效的防空火力,虽然火力范围不广,但优点在于反应快,可以提供无间断的保护。中、远程防空导弹与野战近、低空防空的关系就像是战舰上防空导弹和近防系统的关系类似,相辅相成但也有所区别。

红旗-17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相当先进,具备强大的近低空防空能力

我国的野战防空导弹系统

1、红旗-17防空导弹

说起我国的野战防空导弹系统,首先就要介绍红旗-17防空导弹,红旗-17装备部队显得比较低调,也不那么广为人所知。但是说起前苏联的“道尔”防空系统,相信很多人就不那么陌生了,而红旗-17就是我国进口“道尔”M1防空导弹系统以及其技术之后,推出的国产改进版本。红旗-17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搜索雷达、制导雷达、指挥系统以及导弹系统集成在了一辆履带发射车上,也就是说红旗-17具备单台车独立作战能力,这是其最大的亮点。

红旗-17的原型前苏联“道尔”防空导弹系统,两者可通过天线形状来区分

红旗-17每车装载两个导弹模块,共装弹8枚,采用垂直冷发射的发射方式,陆上防空导弹采取这种发射方式非常少见,也使红旗-17看上去就很先进。红旗-17的射高为10米到6千米,射程为1到12千米,是典型的近程防空导弹,由于红旗-17单车就具备独立作战能力,并且能够在行进间搜索目标,需要开火时从行驶状态转为短停发射状态只需要5秒,所以其可以迅速为地面部队提供可靠的近程防空火力,堪称直升机杀手,17年中印边境对峙时,将红旗-17送往冲突区域无疑就是为了对付印度的武装直升机。

红旗17发射

除了反应速度快之外,红旗-17还采用了三坐标搜索雷达,所谓三坐标搜索雷达就是指可以同时获得目标距离、方向和高度信息的雷达,相比于其他二坐标雷达,其可以额外提供高度信息,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指引导弹,所以红旗-17有很高的命中率。同时,红旗-17还具备同时攻击两个目标的能力,这对于单车已经实现搜索-打击一体的红旗-17来说更是难能可贵,这也意味着更强的作战能力。红旗-17唯一的缺点就是造价比较昂贵,当年引进的“道尔”M1单价就超过了1亿人民币,如今国产的红旗-17虽然成本会有所下降,但肯定也不便宜,很难做到全军列装。

我国红旗-7防空导弹

2、红旗-7防空导弹

如果说红旗-17是高端品,那么与其形成高低搭配的就是红旗-7防空导弹了。红旗-7防空导弹是我国在八十年代中期从法国引进“海响尾蛇”舰空导弹系统后,对“海响尾蛇”进行仿制并改进所得的成果。由于红旗-17具有性能平衡、通用性强的特点,其舰载版本海红旗-17广泛装备于我军前代的051型、052型导弹驱逐舰以及053、054型导弹护卫舰等各舰。红旗-7的陆军型最常见的是4×4轮式装甲车的版本,另外还有拖车和改用6×6轮式装甲车的红旗-7B两个版本,每辆发射车上装载4枚筒装导弹。

拖车版的红旗-7防空导弹

红旗-7导弹最大速度2.4马赫,射高30米到5.5千米,射程0.5到12千米,09年服役的红旗-7B性能进一步提升,导弹最大速度达到3马赫,射高15米到6千米,射程0.7到15千米。单从导弹性能上来讲,红旗-7和红旗-17相差无几,但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红旗-7发射车不具备单独作战能力,红旗-7发射车必须要在搜索指挥车的指引下进行作战。一般来讲,3辆红旗-7发射车和1辆搜索指挥车组成一个作战单元,由搜索指挥车发现识别空中威胁目标,然后将目标数据发送至发射车并进行火力分配,发射车获得目标信息后再使用自身火控雷达对目标进行跟踪锁定,然后发射并引导导弹攻击目标。

经过改进的红旗-7B,采用6×6轮式装甲车

红旗-7由于只有一个火控通道,所以单车只能迎击1个目标,但是这个问题在红旗-7B上得到了改善,红旗-7B增加了导弹可用的引导方式,据称可以同时使用3种不同的引导方式来打击3个目标。但是红旗-7的主要问题还是在于需要有搜索指挥车的指引,这就意味着其反应速度会慢于红旗-17,对于野战近低空防空来说,本来就已经火烧眉毛了,反应时间越长遭受的损失可能就越大。另外,搜索指挥车还会成为红旗-7作战单元的命门,如果搜索指挥车发生故障,或者是被敌人先一步击毁,那剩下的红旗-7发射车很可能就会沦为摆设。不过好在红旗-7的造价比较便宜,有利于大规模装备,以弥补红旗-17的不足。

我国90式高射炮

我国的野战防空自行高炮

说起高射炮,在导弹当道的今天似乎已经显得有些落伍,相比于导弹,高射炮的射程实在是有些不够看,而且打击精度也令人怀疑,毕竟炮弹可没有制导能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且不说现在的四代机战机携带的导弹随随便便就能在高射炮射程外发起对地打击,其仅凭借高空或高速就足以让高射炮无计可施,四代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更先进的五代机了。对付先进固定翼战机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并不代表高射炮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东方不亮西方亮,随着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无人机在战场上的活跃,自行高炮在打击这些空中目标时的优势也逐渐体现出来。

被称为“双35”高炮的PGZ-09自行高炮,其上的武器就是由90式高炮发展而来

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以及无人机这类目标,都具有飞行速度较慢,高度较低,会飞临保护目标上空的特点。这类目标简直就是为了自行高炮量身定做的,回避了自行高炮射程近、对目标打击精度不足的缺点,先进雷达加上优良的火控系统,足以使自行高炮获得对低空低速目标足够的打击精度。在弱化了缺点过后,自行高炮就可以发挥其天生具有的擅长对付大量目标、对敌反应迅速并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的优点,使自行高炮能够有效填补野战防空导弹的火力间隙。

PGZ-09自行高炮,可以看到其装备的雷达系统,这是其造价高昂的主要原因

1、PGZ-09自行高炮

PGZ-09自行高炮被认为是我军野战防空中与红旗-17的黄金搭档,PGZ-09自行高炮装备2门35毫米机关炮,单门射速500发/分,有效射高3千米,有效射程4千米。PGZ-09上的这2门35毫米炮是由我国90式双35毫米牵引高炮改进而来,而该型牵引高炮又是由我国1987年从瑞士著名的厄利孔公司进口的GDF-002式双管35毫米牵引高炮的国产改进版本。说起来德国著名的“猎豹”自行高炮采用的也是来自厄利孔公司的高炮,只不过是KDA-R04型,虽然型号不同但好歹也算师出同门。PGZ-09同“猎豹”自行高炮一样,价格非常昂贵,单价超过了我国的99A型主战坦克。PGZ-09造价高昂的原因是因为其需要装备先进的对空搜索、跟踪雷达以及光电火控系统,这是其对空打击效果的保障。

德国“猎豹”自行高炮,其上的厄利孔35毫米高炮和PGZ-09上的可以说是师出同门

PGZ-09没有采用“炮弹合一”的武器布置,一来是因为2门35毫米机关炮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毁伤效果,目前世界上的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均不具备抵御35毫米口径炮弹的打击,打击一些地面装甲车都不在话下,更不要说巡航导弹什么的了。二来是我军已经装备有红旗-17、红旗-7这种机动防空导弹,野战防空中PGZ-09多会和前两者配合作战,再采用“炮弹合一”的武器系统,其上装备的防空导弹性能也难以达到红旗-7的水平,让自行高炮和防空导弹各司其职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PGZ-04弹炮结合系统

2、PGZ-04弹炮结合系统

之前分析了一通为什么我军最新型的自行高炮PGZ-09仅装备了2门35毫米炮作为武器而没有采用“炮弹合一”的武器系统,而在PGZ-09自行高炮之前的PGZ-04自行高炮,准确说应该是PGZ-04弹炮结合系统,就既装备了高射机炮又装备了防空导弹。PGZ-2000的武器为4门25毫米机关炮,单门射速600~800发/分,有效射高2千米,有效射程2.5千米。另外外挂4枚“飞弩”-6便携式防空导弹,该型导弹射高15米到3.8千米,射程0.5到5.5千米,导弹最大飞行速度约1.8马赫。

PGZ-04装备的防空导弹实际上是由我军单兵使用的“飞弩”-6便携式防空导弹改进而来

光从数据来看,“飞弩”-6的射程比红旗-17、红旗-7又近了不少,只比PGZ-09自行高炮的射程长了1.5千米,所以才会有上文的弹炮结合系统的防空导弹性能不足的说法。毕竟“飞弩”-6是一款单兵使用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正是由于体积小才得以同高射炮一同构成弹炮结合系统,相对应地其性能相比于正儿八经的车载防空导弹就要打一些折扣。PGZ-04弹炮结合系统相比于PGZ-09自行高炮可以编织出更加绵密的防空火力,但是缺点就在于样样都会但样样不精。

弹炮结合系统中最负盛名的“通古斯卡”自行防空系统

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野战防空装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军装备的机动近程防空导弹红旗-17、红旗-7,“双35”自行火炮PGZ-09以及PGZ-04弹炮结合系统。这些都是比较新锐且“伴随”特点突出的野战防空装备,机动防空导弹、自行高炮以及弹炮结合系统相互配合,可以为我国的地面部队提供可靠的近低空防空火力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