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在北宋,有这么一群人:出外则领兵为将,入内为皇帝亲侍

先说个猛人:秦翰

在古代,形容一个武将比较勇猛通常以身上受伤多少来说明,如周泰、如秦琼。北宋的秦翰也是一样。

秦翰(952年—1015年),字仲文,获鹿(今属河北)人。宋太宗、宋真宗时屡次参与抵御契丹以及讨伐赵保忠等军事活动,作战勇教,有谍略,又善于领兵和团结将帅,功勋显著,很受太宗、真宗的赏识信用。

一生转战契丹、西夏边疆,受伤四十九处,这样的一个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也可以算的上是一员猛将。而秦翰,在北宋,他还是一位宦官。

关于宦官的第一印象

对于宦官,我们后人更多的印象是:长居深宫,缺乏刚气,而且善于鼓弄唇舌,比如东汉的十常侍、比如大唐的边令诚、再比如明朝的魏忠贤。

这些宦官给后人留下的整体印象都是反面的,以至于现代电视剧中宦官的角色都是充满着奸诈。

在北宋,有这么一群人:出外则领兵为将,入内为皇帝亲侍

《天下第一》中曹正淳形象

虽然其中也有像郑和这样名满青史的人物,但更多的而言,宦官还是很难树立起正面形象。

更不用说像北宋秦翰这样在边疆领军作战的,而不仅仅是那种挂名领军的宦官。

有北宋特色的宦官将领群

在北宋,像秦翰这样的宦官还不少。

一般而言,宦官由于其独特的出身,很少有出身显赫的家世。更不用说还有字号的,而秦翰,字仲文。

在北宋,有这么一群人:出外则领兵为将,入内为皇帝亲侍

北宋早期地图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征讨北汉,灭掉北汉后趁势进军辽国,宋太宗命崔彦进、宋渥等部四面攻打燕京城,秦翰任崔彦进兵马都监(副帅)。

其后,宋辽双方展开数次大战,辽将韩匡嗣战败逃跑,秦翰也因英勇善战受到宋太宗赏识。

宋太宗雍熙年间,秦翰出任滋州驻泊,主管先锋之事,后来又任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监,并任职长达8年之久。

公元993 年,秦翰回宫任押班(北宋宦官官名)。不久,被派往西北边境对付党项族。

公元999 年七月,抗辽前线,宋朝任命大将傅潜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秦翰为排阵都监,田绍斌、石普等为先锋,准备迎击辽军。由于

傅潜畏敌不出宋军战败于高阳光,傅潜被撤职查办。

翌年正月,辽军撤军,秦翰、范廷召、张凝等奉命追杀,在莫州(今河北任丘)东三十里处,抢先占据各要道,截断敌归路,击败辽军。宋真宗提拔秦翰为定州行营铃辖,随后调秦翰入蜀平叛,同年十月,得胜回朝。

公元1001年,秦翰再次出现在抗辽前线,与杨延朗(即杨六郎)、杨嗣、张凝等名将并为前锋铃辖,前去迎敌。

公元1004年,辽国发动空前南侵,北宋朝廷惶恐。宰相寇准力谏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宋真宗命李继隆、石保吉为前锋,同时派秦翰先赴澶州和魏府(今河南安阳)主持军事,澶渊之盟后,秦翰继续率军留守澶州。

后秦翰在西北边境与西夏作战数年,因功升迁为皇城使、入内都知。由于秦翰长期忠心守边,劳苦功高,宋真宗特意授之以示特别宠信。

除了秦翰,还有以下几位

北宋史上,除了秦翰,还有的宦官武将有:

1)李祥:

李祥,开封人。为入内黄门,资骁锐,善骑射,用材武中选,授泾原仪渭同巡检。从景思立于河、湟,以功迁内殿崇班,为河州驻泊兵马都监。从郭逵讨交阯,驻富良江,贼兵大至,与泾原将姚兕力战,败之。

2)李宪

李宪(约1035 - 约1086),宋朝宦官,字子范,开封祥符(治今河南开封市)人,宋仁宗皇祐年间补入内黄门,升供奉官。在宋神宗时期活跃于西北边境,数次参与北宋同西夏的交锋。

3)童贯

先抛去童贯的骂名不说。

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开封人,北宋权宦,宋徽宗时期,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

武康军节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官为检校司空。

公元1122年三月,方腊余部被平,童贯因功迁为太师,改封为楚国公。

史料记载:童贯体貌魁梧,穿戴讲究,腮下生有胡须,皮骨坚硬如铁,不像宦官。

在北宋,有这么一群人:出外则领兵为将,入内为皇帝亲侍

新版水浒传中童贯形象

特殊的历史产物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北宋的武将地位一直被压制。独特的北宋军制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所以,在北宋一朝,经常看到的是文官领兵,如韩琦、范仲淹,武将归其节制。而宦官作为皇帝的家臣,更能赢得皇帝的信任,所以,北宋一朝,宦官领军作战的例子不在少数,这也是北宋宦官区别于其他朝代宦官的最大特别之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