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在郑州的房地产市场,公寓一直是个谜一般的存在。不要说客户,甚至连一些售楼部的销售经理都说不清:

有钱买房肯定没错,买住宅毫无疑问是要赚的,但是公寓呢?到底赚不赚钱?划不划算?还有怎么选?谁靠谱?

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楚。

今天就一起来聊下公寓的投资逻辑,文末有彩蛋哦。

郑州的公寓发展流派

如果回顾下郑州公寓的发展简史,大概是这样的。

1)初唐流派

以青年居易、时尚PARTY为代表,公寓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不过,这时候的公寓,还是被当作“类住宅小户型”产品,粉丝很少,也不怎么受关注。

2)中唐流派

如正弘蓝堡湾世豪小公馆、360国贸中心的公寓。这期间,住宅作为楼市大V,仍把持着市场的流量话语权,商业和写字楼也是红极一时。公寓,仍是个没有什么影响力的小号,发个朋友圈想集个赞都困难。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3)盛唐流派

如果说公寓的盛唐阶段,大概就是目前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了。住宅坐拥亿万粉丝,霸主地位一时难以撼动。商业和写字楼这些大V坐了冷板凳,阅读量越来越低。而公寓则成功实现小号逆袭,粉丝量急剧上升。

当然,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跟公寓自身的努力有关系。

从外部环境来看,城改所释放的强劲刚性租住需求带来的客户机遇、郑州住宅价格猛涨倒逼的市场机遇、限购限贷带来的资本机遇、郑州城市地位抬升及空间优化带来的空间机遇

从内因来看的话,比如,公寓开始重视自身产品的规划,在三四十平的空间里也是极尽功能之可能。同时开始重视公区的打造,诸如公共创客空间、屋顶花园、共享书吧等等。

这个时候的代表是谁呢?太多了,就不举例了,以免显得不公。

4)晚唐流派

对不起,还没到来,公寓的势头正猛呢!

盛唐时诞生了李杜等一众猛人,当然,也有很多相对平庸的诗人。当下公寓的盛唐流派,有没有比较流弊的项目?

在此之前,我们还是回归主题,先来看看公寓的投资逻辑。

你必须明白的公寓投资逻辑

很多人说,啥投资逻辑?买了就是为了赚钱呗。

是为了赚钱,但是钱从哪来?怎么赚?这个事需要搞明白。市场的存在就是为了区分,目前六七十个公寓产品,买哪个区域、买哪个项目、买某个项目的什么产品,收益肯定是不一样的

公寓的投资收益模式,基本上有如下几种。

1)资产沉淀,不动产增值收益

说白了,钱放银行缩水,拿手里难受,买套公寓增值吧,不限购不限贷。虽然公寓的交易税费高(你买套公寓30万,持有10年,涨了30万,你转手交易,税费交15万多),但是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买公寓要比银行存款靠谱。

2)长期持有,当个房东,稳定收益

这是大多数人买公寓的初衷,房租还月供,十年后赚套房。按照人民币的贬值速度,现在投入的首付款十年后不知要贬值成什么样。长期持有,稳定收益,有点小钱,玩玩而已,适合散户,但要考虑租住对象,租客对应的层次和支付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收益水平

3)开个酒店什么的运营收益

这个形式其实还比较多。比如买个几十间开个快捷酒店,或者散户可以托管给一些长租公寓,甚至你个人买个一两套,开个特色类的“共享酒店”,也不是不可能,这属于运营收益了,这一点需要考虑的,

是区域内的产品支撑和客流导入。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4)开个小店,商住合一

商业类运营,比如开个“网红超市”或者“创客小店”,也能实现收益。你看,360国贸公寓上面很多小店生意还挺火爆。

5)可能存在的红利

N年后的拆迁补偿,这个要看历史运气了。按照惯例,商业产品的赔付比例要比住宅高哦。

说到这,还要再重点提示一下,住宅与公寓的投资逻辑是迥然有异的。

住宅是增值收益,说白了,赚不动产的增值差价,50万买入,100万卖出,我赚50万(毛利润)。

而公寓呢,因为税费的问题,增值收益有限,更多的时候是要靠运营收益,说白了,在你持有期,怎么用才能实现租金最大化。

嗯,记住这个词,运营收益,运营收益取决于你的功能性,而背后根基则是公寓所处区域的功能定位、区域内的产业匹配、区域内的人口构成。

————

今天为什么要聊公寓呢?因为最近有人问主编,位于绿博组团的融信城市之窗能入手吗

?好吧,主编研究了一下,不小心得出这个结论,如果站在这个以上的分析逻辑来看的话,郑州的公寓大概也只有两个流派了:

绿博组团内的公寓和绿博组团外的公寓。

绿博的唯一和不可代替性

与郑州相距十余公里的绿博组团,正式腾飞尚不到五年,公寓也能买?

那么我来反问一下,在绿博这样一个国际文旅区域,如果说连个像样的公寓都没有,你能接受吗?

1)郑州唯一的“国际范儿”定位

郑州十余个新区,功能定位各有不同,但以国际命名的,也只有绿博组团了——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因此素有“东方奥兰多”之称。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这个以国际命名的新区,让绿博组团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子,也奠定了与其他区域的天然阻隔性,赋予了其开放的性格,内外交流的频繁性所衍生的中短期居住需求,俨然就是公寓的温室。

绿博发展慢吗?

这里已经陆续落位了伯利恒外语学校、实验幼儿园、省实验小学、枫杨外国语学校、一八联合中心等顶级名校。

这里已经陆续落位了郑州最密集的三甲医院:郑大三附院(规划中)、河南省肿瘤医院、省第三人民医院。

156工程平坦开道,千亿级资金的强势涌入……

2)功能的不可代替性

按照规划定位,绿博的主导产业是“文化创意、时尚旅游、高端商务”,要打造“时尚创意旅游文化新城”,这个可以看作是绿博产业导入与人口导入的顶层逻辑,在大郑州组团中也是独一无二,区域的不可代替性,也让目前千篇一律的公寓产品,在这里找到特殊的价值。

来看看围绕绿博组团的文旅配套吧。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绿博园、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水上世界、方特梦幻王国、建业华谊电影小镇、周星驰梦幻世界、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以及38000亩郑汴中央公园等等,每一个,论其影响力与辐射力,至少都是中原级别的。

这些产业的陆续落地,以及对中原地域的人口吸附力,你会想到什么?

3)一组大数据

一般的新区发展,人口导入确实需要时间,需要政策的强有力驱动,需要产业的持续导入。但绿博组团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自力更生、自带流量”的新区,来看一组“大”数据吧:

超级文旅IP带来的1500万旅游短住人口(全省及跨省游客);

服务型岗位带来的70万刚需常住人口;

服务型小企业带来的10万+办公需求;

改善型住宅区带来的服务类(健身瑜伽)、教育类(培训班、早教班)等多样空间需求。

这些需求所产生的巨大缺口,恰恰是公寓需要承载与补充的。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绿博需要一扇这样的窗

最后,我们再来来看看城市之窗这个项目。

1)绿博商务商业核心

从微观区位上看,融信城市之窗地处文通路宝兴路交叉口,属于商业商务带的核心位置,距离规划12号线、19号线地铁口不远,能够享受到地铁红利。

项目整体规划总建筑面积25万㎡,涵盖了建筑面积约22㎡的成品SOHO、约32-51㎡的魔变LOFT。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2)融信集团的郑州首发作品

融信去年来到郑州,将包含了天津、河南、河北、湖北、山西五个区域的第四事业部总部设置在了郑州,足以看出其对郑州的重视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之窗是融信的成熟产品线,在南京等城市也有布局,同时也是其布局郑州的首发项目,历经一年的研发方入市,融信对其颇为重视。

3)打破常规的类住宅规划

目前郑州市面上的公寓,不是规划在商场之上,就是立于住宅边缘地带,或者独栋独排,居住体验感不佳,也无景观小品可言。

融信城市之窗打破常规,整盘采用类住宅规划,规划有多重景观,居住体验感更强,同时建筑采用“板式规划”,摒弃了传统筒子楼公寓的弊端。

90%的公寓项目要放弃,另外10%如何选择?

4)有特色的公区配套

在城市之窗中,贴合未来居者的需求,项目拟规划有创客空间、共享厨房、深夜食堂、公共洗衣房、24小时便利店、社区wifi覆盖等配套,搭配融信的智能APP物业服务,让居者享受无时差的便利生活。

5)全业态功能承载

未来的绿博组团是中原人的旅游胜地,是郑州人的周末游玩胜地,是中原城市群的文旅骄子,也将承载郑州一些国际性的旅游省事,在这样一个区域,公寓所承载的功能也要领先去普通的公寓项目。

嗯,脑补一下这样的画面,在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园,入手一套小公寓,能当散客,能作特色酒店,也能打造网红小店,甚至是共享公寓,这里不缺游客,也不缺产业导入的中长期客户……

5)格局+时机,领先就是机遇

融信城市之窗是绿博难得的“成建制”纯碎公寓产品,在绿博的发展窗口期极其难得,而且面积段控制的较好,小面积SOHO总价约20万左右,这个对大多数小有积蓄的白领来说,是个不错的理财方式。

——————

总结一下,绿博的规划定位、产业导入、人口特点决定了区域内公寓产品的顶层逻辑,而区域内的公寓产品因此也具备了更具价值的特色功能,这个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未来的运营收益。融信城市之窗,能否为绿博打开一扇财富之窗?

拭目以待。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及现场探盘,最终规划信息以开发商公示为准)

·END·

地产人文

以人文视角解读楼事

以理性精神解析地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