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谁会成为房价上涨和全款购房者狂欢的一剂春药?

谁会成为房价上涨和全款购房者狂欢的一剂春药?

清明节小长假我一天也没有闲过。不是加班,而是带着家人去看房子。

作为地产行业的从业人员,郑州限价、限购的事情我自然很清楚,我一度相信很多人说的,房子限价了可以捡漏,此时是购房的好时机;限购了很多人没有资格买房,市场是买方市场,我要好好挑选一套性价比高、户型好的品质楼盘的房子。

但我的遭遇正应了那句话:知识越多越反动——自认为很熟悉房地产,很了解房地产市场,结果却被自己打了脸。

纯粹因为工作便利,我把购房的区域划定为郑州东边的白沙区域。

先去了某个明星楼盘,“我们这已经开发到了三期,上周刚开过盘,过几天会加推少量房源。目前购买高层需要全款,加两个车位的优先选房子,加一个车位的其次选”,置业顾问很平静的说。

全款加车位,我算了算账上的资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

置业顾问似乎看出了我的顾虑,直截了当的说也可以考虑洋房,“洋房可以按揭,关键是稀缺,一梯两户、居住舒服度高、得房率也很高,130平的房子比140多平的高层使用面积还高”,但月供1万的代价让我打起了退堂鼓。

从这家楼盘出来,我们又到了更靠东的一家楼盘。在路上,我和爱人盘算着数字:价格、面积、月供……一个小时之前的兴奋劲此时已经消失了大半。

我愤愤的说,网上显示一万出头的价格,骗鬼呢!

到了第二家楼盘,从停车场到售楼部,穿过景观示范区,枝头盛开的桃花让我的心情好转了起来,一派春天的气象,这是春天应有的样子。

这家楼盘一期已经交付,二期产品3月底刚刚开过盘,“上次推出的几百套房子,当天就被抢完了,后来退出了两套”,问及价格虽然没有刚刚看过的那个楼盘离谱,但算下来,还是让人无语。

“我们这里不按单价算,120平的三房加一个车位总价166万,首付66万;143平的三房带两个车位总价216万,首付96万”。

看了样板间之后,我们相中了143的户型,仅余的这两套房子虽然可以按揭,但捆绑两个车位是个什么鬼?让人欲罢不能,又束手无策。

看了这两家楼盘之后,我们原本计划要看的几个楼盘便不再去了。想想遭遇,整个假期心情沉重。

无意间看到一个在西安购房的客户发布的帖子,於我心有戚戚焉。前一段因为人才抢夺,西安着实火了一把。

谁会成为房价上涨和全款购房者狂欢的一剂春药?

据新华网西安频道的报道,“2017年西安实施人才新政、户籍新政、创新创业新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新政推行近一年来,引才聚才效果初显,初步统计引进各类人才约20.9万人。”

20多万人落户,且都是高素质人才,这效果自然很明显。当然,这是官方报道,实际情况如何呢?

一则名为“(西安)高新区房地产全款卖房无耻”的“诉苦”帖子剖开了隐情,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谁会成为房价上涨和全款购房者狂欢的一剂春药?

发帖者说自己是一名江苏来的外地人,“本以为西安即使收入不高,但房价也不高,事实是房价不断在上涨,更重要的是西安卖房都是全款优先,我在江苏可以买得起房子,但是在西安反而买不起……高新区所有的楼盘现在都全款卖房,让全款的人先选其次是90%首付、下来是80%,以此类推……买了三次都是这样,令人气愤!……长三角房价是高,但是三成首付也付得起,西安不便宜还全款,谁能买得起?我还是走吧。……”

多好的“人才政策”,在全款优先选房的套路下,支离破碎;

多好的“人才政策”,旨在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最终却成为房价上涨的一剂春药,让全款购房者狂欢。

发帖人的经历和我的遭遇是何其相似!只不过,他可以不去西安落户,但我得生活在郑州!这就是刚需者的悲哀和无奈。

出来混早晚都要还的,作为一个地产从业人员,我早知道全款和捆绑车位的事情,并且自己在参与制定销售政策时,首要考虑的也是通过什么样的“销售策略”实现销售利益最大化。

谁会成为房价上涨和全款购房者狂欢的一剂春药?

郑州整体限价的形势下,通过搭配销售、捆绑车位来变相的突破备案价,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但是当这种事情被自己遇见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的不可思议,就像是自己给自己套路了、自己挖坑自己跳进去了,充满了黑色幽默。

但即便是这样,也有人愿意钻入这个“套”,他们愿意去抢房子,因为他们是全款购房,全款购房特权多多。

每个楼盘都会把全款购房者视为上宾,除了额外优惠三五个点外,他们还有优先选房的特权,优先选房就意味着你可以捷足先登,选到好位置的房子。当然,全款的客户如果多了,又会增加附加条件,比如增加一个车位甚至两个车位。

这样也不会消减购房者的热情,大家依然挤破头去抢。

为什么?

因为价格低,有吸引力。比如周边楼盘卖15000元/平,我就卖12000元/平,一套120平米的房子到手就意味着“赚了”36万元呢。这36万,谁能不眼红?!

但问题又来了,价格这么低,开发商愿意吗?

常规情况下,一个客户购房需要付30%的房款其余走银行贷款,开发商组织集中客户签约,银行集中办理贷款手续,完整的流程也不过一两天,随后一周左右就可以放款。

但是如今因为限签,每天只能办理一定数量的签约,从办理手续到银行放款,至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年底银行额度有限,这个周期就会更长。

客户签不了约尾款到不了账,那这笔款对开发商来说就是镜花水月,他无法再周转。但开发商适当降低房价,要求必须全款(甚至捆绑车位)当天就到账,问题就解决了。

比如降价10%,虽然收益减少了10%,但是资金回笼提前了好几个月,再去滚动开发,就扩大了规模。对于那些快周转的房企,比如这几天正被热议的宇宙第一房企来说,3个月时间人家已经新项目拿地开盘了,资金又滚动了一次。

谁会成为房价上涨和全款购房者狂欢的一剂春药?

两厢比较之后,哪种方式更有利就不言自明。

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算一笔账,看看限价对分期购房者的影响。

以一套单价15000元,面积100平米,总价150万带装修的房子为例,刚需者原本只需要首付45万元就可以了,其余从银行贷款。

但是,现在由于限价12000元,开发商将房款和装修款分开,客户的首付款就变成了36万毛坯房首付加上30万的全部装修款,也就是66万,首付相比于前者提升了将近50%!

如果再加上捆绑车位,首付款就更多了。

只要是全款,只要是绑定车位或者装修款,什么限价、限签、限购、限贷都无所谓,但对普通购房者来说,全款还要车位,则大大提高了门槛,看了看羞涩的钱包,更加买不到房子。

全款者一笑而过,分期者无奈叹息,全款者和分期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正如《圣经》中所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几年前我在一家房地产公司负责公司的客户会,期间接到过几组客户的电话,表达的意思是:为什么我朋友的合同都备过案了,我的还没有备案,我们当时是一块在你们楼盘买的房子,当时我还是付的全款。

“这个,你再等等吧,应该很快了,是分批备案的”,我这样回复。确实是分批备案的,但是分期付款购房的优先备案,因为需要银行发放贷款;而全款购房者,购房款已经全部到达公司账户,“入袋为安”。

但后来形势很快发生了变化,全款购房者得到的尊重日益提升,又在调控之下被快速放大;与之相对应的,分期购房者正被沉放到鄙视链的底端。

全款的往里走,按揭的不要堵门口,公积金的把小黄车挪走!”

谁会成为房价上涨和全款购房者狂欢的一剂春药?

因为调控,鄙视链被明显的拉长。对刚需者来说为什么越是调控就越是受伤害呢?调控的目的不是降低房价吗?说好的调控要给刚需者一个上车的机会,机会哪里去了呢?为什么调控最后成了给全款者以特权的机会,调控之手把全款者拉进了天堂,又顺势把分期者推进了深渊?如果你还是声嘶力竭的喊出“我不相信”,那只能是怪你图样图森破了。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开发商即便降低了部分房价,牺牲了部分利润,但是通过筛选优质客户(全款购房者),快速的回笼了资金,加快了资金周转,整体利润基本不受影响。

全款购房者虽然眼下付出了较多的成本,但是享受了低房价,以后有着更大的增值空间。最终的结果是买卖双方双赢,正如水往低处流动一样,这就是市场的机制,它符合市场和经济的规律。

这是在政策调控之下,市场所形成的新的平衡,是开发商和全款购房者之间的游戏,而很多分期者只不过是舞台下的观众而已,增加了流量。

政策调控本来就是凯恩斯所说的“看得见的手”,但它的效用是有限的,不要期望这只手能按住房价、按住市场,它能按住的是它想按住的、部分的市场和价格,它按不住的是市场的、经济的规律,是另外一只看不见的手指点下的江山版图。

谁会成为房价上涨和全款购房者狂欢的一剂春药?

大部分时间两只手之间的“互动”,可能是左右互搏,也可能是扎个花架子。

当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根本上发生冲突,你能天真的期待主人会砍掉其中的某一只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