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北京故宫里最珍贵的藏品是什么?

sonxue


故宫的珍贵藏品简直不要太多,院长单霁翔说了,咱故宫的藏品经过清点后,总计有1862690件,小君觉得它们每一件都是珍品。

如果每一件都说,恐恐怕一辈子也说不完,在这里,小君介绍三件我认为最牛的。

一、这么大块玉!

故宫里藏玉非常多,但要说其中最精品的可能要数这个:

位于珍宝馆内的“大禹治水玉山”。

这个玉山最牛的地方有这么几个:

首先,它是中国玉器里用料最宏,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昂,雕琢最精,器形最巨,气魄最大的玉雕工艺品。

其次,它是由一整块的和田玉雕琢而成,当年它从新疆和田密勒塔山到北京,再从北京发往扬州雕刻,最后再运回北京,整整花了8年时间,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现今无法想象的!

最后,这个玉山的雕琢简直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它整个体现的是大禹治水的场景(如下图)

这一个个的人物,草木,山石的雕刻真的太传神。乾隆想靠它来彰显自己的盖世权威,想向天下人说明自己也是如大禹一般的传世英雄和帝王。

二、这个钟,不简单

第二个小君觉得很牛的藏品是这个钟:

它的本名叫:铜镀金写字人钟。

关于它的制作者现在还存在疑问,咱们先姑且不论,可以确定的是,这是18世纪的某位或某几位外国人专门为清宫设计制造的。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整个钟的下半部分有一个正在写字的小人,而且这是个戴绅士帽的外国人,当你拧好发条,将蘸好墨的小毛笔放到他手里后,他会执笔写下八个汉字——“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简直堪称“神器”,小君看过它的动态演示,真的令人叹为观止。

三、清明上河

故宫收藏的书画作品也是非常多的,记得2015年石渠宝笈展时,小君在武英殿可是排了好几个小时的队。而这些书画作品中,最牛的肯定是《清明上河图》。

故宫藏《清明上河图》被认为是北宋张择端的原作,他描绘了北宋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市井风貌。

《清明上河图》的意义不仅在于绘画,更重要的,它其中蕴含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密码,这是书籍类的史料无法给与我们的。

比如你看整个图中,女性出场特别少,这其实就反应了当时北宋的国家哲学,强调理学,礼教的思想。

再比如图中这个人物:

他就是古代版的“外卖小哥”,正提着食物不知道要送到哪家去,这其实反应了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宫殿君


故宫博物院里的珍藏实在是太多了,另一位答主

宫殿君已经列出了三件具有代表性的,这里我再补充几件。

1.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这是一件青铜壶,时代为战国早期,它高31.6cm,口径10.9cm,腹颈21.5cm,重3.54kg,在青铜器中并不算大。

为什么说它珍贵?一方面是因为数量少,目前全国所见的类似的铜壶,只有3件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

壶上的图案很重要

别看这个铜壶个头不大,在壶身表面竟然容纳有178个人、94只鸟兽虫鱼

这些人物图案分为三层:

  • 最上层,表现的是古代的射礼及采桑的活动

(射礼·采桑)

我们可以看到,有妇女从桑树上采摘树叶,有男子朝着左边的箭靶子上射箭。据考证,这是先秦时期的射礼以及蚕桑之礼

  • 中层,表现宴饮及射猎场景。


左边是宴饮场景,可以看到有演奏编钟、编磬的,有跳舞的,有准备酒水食物的。


右边是射猎的场景,天上飞过一群禽类,有人持弓箭射击。我们注意到,在箭跟人之间有一根细长的绳子,这就是所谓的弋射,也称为"缴射",所用的箭矢上栓有丝绳,防止飞禽逃窜。

  • 下层,表现陆地作战及水战场景

左边是陆地作战,可以看到,一方持云梯,意图攀爬城墙,另一方则以弓箭、长矛进行防守。

右边是水战场景,双方均划着战船,船分两层,下层船舱中隐藏着桨手,正在奋力划水,上层的甲板上站立着水军战士们,有持旌旗者,有持长矛、长戈者,船的后方还有敲鼓者。

除了船与船的对抗,双方可能还采用了“蛙人”战术,船下都有潜水者,正在游往对方的战船。

在如此小的一件铜壶上,竟然表现出了这么丰富的场景,从礼仪到娱乐到战争无所不备,不可谓不精细。尤其是最下层的战争图,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战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秦石鼓

石鼓不是敲的鼓,而是刻着铭文的大石头,共有10块。尽管看上去其貌不扬,但它们可是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这些石鼓上的文字,都是战国时秦国所刻,字体为大篆。文字内容主要为当时的打猎活动

秦之后,石鼓被掩埋,到了唐初的时候,石鼓又重新被人们发现,唐代的文学家韦应物和韩愈曾写过《石鼓歌》,不过当时人以为这些是周宣王时期的东西。在唐代,石鼓很受重视,还层级被迁移到孔庙。

宋徽宗在位时,将石鼓从陕西迁移到开封,后来金灭北宋,又将石鼓作为战利品,运到了北京。

石鼓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上面的大篆文字,这些字的字形古朴大方,为历来书家如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等人所珍视,有许多拓本、摹本传世。另一方面文字记录的内容,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秦国的历史也非常重要。

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www.dpm.org.cn/explore/collections.html



考古军中马前卒


【文藏来答】这种就太多了。。小编就多发图少说话!以下都是《紫禁城》杂志中,镇院之宝专栏的内容。所有藏品都是一级品哦!!!

故宫文物编号:新〇〇〇四五七三六
底账名称:蜡拓本九成宫醴泉铭册
文物级别:一级乙
文物来源:萧山朱氏旧藏,一九五二年由朱翼盦先生妻张藼祗女士及后人遵其遗愿捐赠国家,入藏故宫博物院

故宫文物编号:新五五三八
底账名称:新鄭大壺(春秋立鶴方壺 對)
文物级别:一级甲
◎公元前七七〇年~公元前四七六年(春秋时期)
◎青铜质◎通高一二二厘米 宽五四厘米 重六四千克
◎故宫博物院藏◎一九二三年河南新郑郑公墓出土

故宫文物编号:故一〇三七〇八 底账名称:白玉云纹灯
文物级别:一级甲 清宫旧藏
◎战国◎高一二·八厘米 盘径一○·二厘米 足径五·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文物编号:新〇〇一四二〇一七 底账名称:師趛鼎
文物级别:一级甲 文物来源:调拨自文物局
◎西周中期◎青铜◎通高五〇·八厘米 口径四七厘米 宽五四·六厘米
◎重四八·八公斤◎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文物编号:新〇〇〇四七四八九底账名称:元山西省稷山縣小寧邨興化寺壁画(對)文物级别:一级甲文物来源:调拨自文物局(北大文物)

故宫文物编号:故一〇四〇〇四
底账名称:玉奩(對)
文物级别:一级甲

故宫文物编号:新一三八三八
底账名称:元王蒙夏山高隱圖軸(絹本)(對)
文物级别:一级甲

故宫文物号:新九九二二七底账名称:流云木槎(对)文物级别:一级乙王衡永捐献

彩织极乐世界图轴 故宫文物编号:故〇〇〇七三一一六
底账名称: 彩織極樂世界軸 文物级别:一级甲
文物来源:清宫旧藏

清乾隆◎纸、锦◎纵一二○厘米 横七○厘米
故宫文物编号:故二〇〇六四五
底帐名称:锦边拓吉祥天母像
清宫旧藏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文藏


近期历时两年多时间,走遍全国九家重点博物馆,精心挑选的27件国宝,由27位国宝守护人为我们描述国宝前世今生传奇故事的大型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正是亮相(让我喘口气,这句话太长了),一播出就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当然也有满满的槽点。第一集就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为大家推荐的三件故宫的国宝——千里江山图、石鼓、各种釉彩大瓶。

故宫守门人亲自加持推荐的文物,应该是故宫博物院最最最重要的文物了吧,如果有还有比他们更珍贵文物,单霁翔院长一定会推荐它们,而不是推荐这几件吧。按道理应该是这样,毕竟是在为自己打call,单院长应该不会拿故宫的金字招牌开玩笑,但是要从故宫180多万藏品中,找出几件比这三件更珍贵的文物,还真不是难事,如《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平复帖》、大禹治水玉山子、金瓯永固杯等等都是难得一见珍宝。

要说故宫最珍贵的一件的文物,这一件是其他180多万件多万件所无法比拟的。它一拿出来,其他所有的文物都会黯然失色,这件文物到底是什么,凭什么它有这样的自信,打败这些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众多精美文物呢?我说出来,大家保证不会反对,这就是——紫禁城宫殿群。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这座始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记载设计的宫殿,前后历时14年才修建完成。

故宫前部宫殿,后部内廷,等级森严,而且建造规格极高。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内廷却要求深邃、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

这座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宫殿群,才是故宫最珍贵的文物。


公子想


北京故宫存在很多文物,那么最珍贵的十大镇宫之宝究竟是哪个呢?这个要看在哪个方面,只能笼统地的回答一下:北京故宫,据统计,北京故宫在册的文物共1807558件(套),其中珍贵藏品168万件,重要类别均传承有序。其中,包括绘画、书法、碑帖、先秦铭文青铜器、金银器、漆器、生活用具、钟表、宗教文物和武备仪仗,60万件古籍文献中,不乏传世孤本。

《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

民国四公子张伯驹捐的《平复帖》,法帖之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根据记载,乾隆皇帝对此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调用内库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精工细作,曾多次修改,直至满意为止,该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法宝。


游走东方



饕餮0105


这个问题提的极其没水平!故宫180万件藏品96%都是顶级的佳品,无论艺术、文化、做工还是材料,!每一件可以说都是珍品!这个问题是被外国的一些博物馆数据给混淆了,外国的博物馆有那么几件所谓的镇馆之宝,镇馆之宝就是珍稀,其他的都是为了数量而陈列的而已!故宫的文物件件珍稀!


NIKE64978728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


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为故宫书画代表作品,该画为张择端所作,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


法帖之宝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内容为陆机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


织绣之宝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图轴纵104cm,宽36cm。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


玉器之宝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宋代出品,高7.9cm,口径12.8cm,炉青玉质。


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为故宫珐琅的代表作品。元代出品,通高13.9cm,口径16cm,足径13.5cm,清宫旧藏。


陶瓷之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为故宫陶瓷的代表作品。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


青铜之宝酗亚方樽为故宫青铜器的代表作品。青铜器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钟表之宝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为故宫钟表的代表作。


宫廷之宝乾隆款金瓯永固杯为故宫宫廷文物的代表作。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


漆器之宝张成造款雕漆云纹盘为故宫漆器的代表作品。

以上就是故宫众多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


雅识怡趣


对于一个博物馆,我们往往最关注它的镇馆之宝。比如卢浮宫维纳斯、蒙娜丽莎、胜利女神。台北故宫的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

看完这些东西就意味着“参观完毕”。

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话说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枝独秀,以偏概全。

故宫博物院为什么不选出一件镇馆之宝呢?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从不突出某一两件文物,打造所谓的明星文物、镇馆之宝。某些博物馆挑选一两件藏品,全力打造明星文物,吸引观众眼球,这对于博物馆和观众来说实在是两败俱伤。

台北故宫前院长周功鑫就认为,两岸故宫各有千秋。就两岸故宫藏品结构而言,其实各擅胜场。

比如在书画方面,台北故宫藏有书画总计9120件,其中一半以上为优等,元以前书画藏量亦胜于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则在卷轴画外藏有版画、清宫油画、玻璃画、屏风画以及明清大幅宫廷书画。

截至去年4月,台北故宫典藏的文物为69.4万件。截至2010年底,北京故宫博物院共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分为绘画、法书、碑帖、铜器共25大类,文物藏品不仅数量大,品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北京故宫的藏品确实比较多,但两岸故宫各擅胜场,无需比较。

所以李敖后期来北京参观完故宫后,表示:“为我以前对故宫的评论忏悔”

另外,对于北京故宫,长期以来存在许多误解:

【误解1:故宫的文物藏品都是清朝的】

由于紫禁城本身,是明清两朝宫殿,两代共24任皇帝曾在此办公和起居。由此不少人认为这里的藏品历史不过600年,那就请自觉认错。故宫藏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见证!

单霁翔:故宫文物藏品不是都是清朝文物,而是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即使是清朝皇帝收的文物,往往都是前朝的,都是前朝的前朝的,他们不收当代的。

【误解2:故宫的珍贵文物都去了台湾】

因为故宫部分藏品运到了台湾,台湾作家李敖曾说,台湾故宫就像饺子馅,而北京故宫则只是个壳,瓤很少。直到2005年他带着家人走进故宫,后来他说,要“为我以前对故宫的评论忏悔”。单霁翔说,当年受装箱人的文物知识所限,有时留下的是真品,带走的反而是次品:

单霁翔:比如那先生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里就有这么一段描述:那些职员(指秘书处),对文物、图书、文献一概不懂。叫他们装箱,该装的不装,而毫无价值的东西却装了箱。当时秘书处、古物馆、图书馆、文献馆共同为文物装箱,秘书处所装箱数几乎占了总数的一半。

【误解3:“感觉。。。。。参观故宫看不到什么文物藏品啊?”】

这个可能是不少游客的共识。单霁翔解释说,这种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开放面积有限和专馆展览较远:

单霁翔:目前紫禁城的开放面积是52%,主要包括以中轴线为主的紫禁城宫殿建筑参观路线。目前这些文物只能从门口观看。第二是紫禁城对外开放区域内,设有很多常设专馆和专题展览,比较分散,相距甚远。由于参观中轴线占据参观者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多数观众只能选择一两处专馆参观。


灼悉


首先,故宫里面的藏品到底有什么?目前还没有全部公布,因此,恐怕就此状态无法确定哪个最珍贵。就个人而言,我最喜欢远古的东西,带来悠远的信息,充满了神秘与大美,能感受到先辈开创世界的智慧与艰辛,里面收藏的商周青铜器与原始瓷器玉器相对更有吸引力,其中带有文字,符号与图案的就更是难得珍贵,能与古人对话,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