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硅谷風險投資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的5個金錢觀

硅谷風險投資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的5個金錢觀

花了一週時間讀完吳軍博士的新書《見識:商業的本質和人生的智慧》,書中有一章提到了他自己的金錢觀,我覺得講得很有道理,根據他的核心觀點,結合我自己的思考,並蒐集整理了一些相關的材料,分享給你。

序 學習如何看待金錢

關於金錢,我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金錢,需要每一個人認真思考。

記得前兩年有一個學生曾經找到輔導員,說自己要去創業,因此要退學。我剛好在辦公室聽到他和輔導員的對話。他說自己要向小米的雷軍學習,雷軍當年就是從武漢大學退學去創業的。

實際上,很多學生可能不明白的是,現在一些媒體為了獲取流量和關注度,過分渲染退學創業的故事,經常故意顛倒因果關係。比爾蓋茨,佩奇和扎克伯格等人退學創業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們找到了掙錢的方法,然後才退學,而不是反過來因為退學,所以創業成功。

那些為了理想而奮鬥的年輕人,不要因為看到很多人辭職或者退學後發了財,就天真的認為只要將自己置之死地就能後生,現實的情況往往是置之死地後大部分情況都是死掉了。

吳軍博士在他的書中總結了五個金錢觀。主要內容是:

1、錢是上帝存在你那裡的,不是給你的,回頭你要還給他。

2、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3、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

4、錢是靠掙出來的,不是靠省出來的,掙錢的效率取決於一個人的氣度。

5、錢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的投(投資、投機)光。

硅谷風險投資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的5個金錢觀

01

以前我們常常聽說,“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用錢換命”。吳軍博士在書中舉了個例子,在美國,看病需要花掉GDP的17%,估計到2020年,這個比例要達到20%,但是相比之下,美國人每年吃飯才吃掉GDP的5%,比吃藥少很多。

實際上在中國也同樣如此,你可以想想看長輩們是吃飯花錢多,還是看病吃藥(包括保健品)花錢多。

有時候,我們也常常調侃說,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人死了,錢沒花完。

我們安慰自己不分白天黑夜地努力拼搏,努力賺錢是為了生活得更好,結果去累出一身病,或者忙得絲毫沒有時間陪伴家人,即使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也失去了意義。

硅谷風險投資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的5個金錢觀

02

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我想這一點很好理解。

我們經常省吃儉用,捨不得花一點錢,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卻把錢存在銀行,或者放在家裡,不能合理使用,造福自己、家人和社會,就非常得不明智。

實際上,如果你把錢存起來不用,它對於你來說只是一串數字。如果你把錢花出去,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就能夠讓錢發揮最大的效能。因為錢的本質,實際上是對各種資源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量化度量。

當然,這不是鼓勵亂花錢,或者花費不必要的金錢。

以前有一個故事,說一個人感覺自己好像在某個地方丟了一百塊錢,如果回去查找,可能需要花費1個小時的時間,再加上100塊錢的打車費,這個時候你會返回去尋找丟失的100塊錢嗎?

很多人會不自覺地跑回去找丟失的錢,不希望自己有所損失。然而,這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不僅可能找不回丟失的金錢,還會搭上自己後來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遠遠划不來。

硅谷風險投資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的5個金錢觀

03

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

聽一個朋友說,他的一個同事,自己攢了一點錢,於是就想著升級自己的住房條件,本來他們想去看一百平的房子。後來,他和妻子沒有考慮家庭支付能力,咬牙買了200平的大平層,感覺很有面子。剛開始他們還處於擁有這樣的興奮當中,但是後來還貸的壓力,迅速淹沒了自己當初的興奮。以後的生活品質受到了大大的影響。

以前,有些年輕人為了趕時髦買iPhone,不惜借錢甚至拿自己的腎去換。既可笑又可悲。

在自己沒有能力的時候,不要想著去享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

現在,各種校園貸蔓延到大學生當中,鼓勵大學生貸款消費,享受當下,購買各種超出自己和家庭支付能力的消費品。一些大學生在各種套路之下,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走向深淵,還不起貸款,又轉戰其他平臺,拆東牆補西牆,最終債臺高築,無力償還,甚至有很多人因此導致家破人亡。

你可以喜歡一些美好的東西,不論是高檔手機還是高檔化妝品,但是對於自己所喜歡的東西,如果付出的代價,會讓自己的生活質量變得更差,甚至是付出了更大的代價,搭上自己的健康、生命,甚至是把整個家庭拖下水,就一定要懸崖勒馬,早早遠離。

硅谷風險投資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的5個金錢觀

04

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如果你喜歡研究怎麼樣去省錢,你的目光就會聚焦在一些蠅頭小利上。整天想著搶購一些特價產品,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尋找優惠券、打折券,和店鋪老闆討價還價上,而不是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精進自己的業務水平,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從而獲得提升。

記得以前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子去牛肉館吃麵,但是卻和店裡的師傅吵起來了,原因是她感覺師傅給她的牛肉麵放的牛肉少了。

後來她自己哭了,不是因為吵架而委屈,而是感覺到自己竟然淪落到為了這點小事斤斤計較的地步。生活的關注點都放在了這些牛肉片身上。她為自己的生活感到不值,淚水中也充滿了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其實生活本不應該是這樣子的。我們要思考和培養掙錢的能力,而不是省錢的技巧。

每個人無論是自己創業還是給別人打工,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能力,這樣才有可能高效率地掙錢。對於普通人來講,要想掙錢多,就必須掌握一些大部分人都不會的技能。越是稀缺的資源,自然越值錢,或者至少把某項技能練習到超過絕大多數人的水平。

硅谷風險投資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的5個金錢觀

05

錢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的投資,投機敗光。

吳軍博士說,如果你有了很多錢,通常你只要不吸毒,不養小三,不賭博,花光它並不容易,但是想要通過投資增加財富,就有可能迅速的破產。

失敗的投資一旦發生,就能毀掉人的一生,甚至幾代人的命運。尤其是當人們想賺大錢的時候,恰恰是最容易利令智昏的時候,因此要特別的小心。

硅谷風險投資人、騰訊前副總裁吳軍博士的5個金錢觀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能力是有極限的。在這個極限內努力效果會比較好,如果接近了自己的極限,效率就會大打折扣,想突破自己的極限,會耗費特別多的心機,成本太高,掙錢也是一樣。

我們應該認真思考,自己是如何看待金錢的。如果之前沒有想過,現在想想也不遲,總之,沒有樹立合理的金錢觀,就很難獲取更多的金錢,以及享受金錢帶來的收益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