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寫給而兒子的信(三):金錢觀

親愛的小約翰遜:

在你即將走入社會之際,我想有必要與你談談金錢觀。

我在你這個年紀時對金錢有著十分美好的嚮往,甚至有一點瘋狂。我知道金錢能夠換來道德、尊嚴和社會地位,這些東西比漂亮的住宅、精美的食物和昂貴的服飾更令我激動不已。

我年輕時曾經著迷於一本名叫《先賢阿莫斯·勞倫斯日記》的書,這讓我一度認為自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人,每次讀到他的信箋總是入迷到極點。

如果只知道攢錢,生活就成了一個緊鎖的保險箱,東西進不去,也出不來。有一次,我看到許多玫瑰被搶購一空,於是就冒出了一些很小氣的念頭。因為總有些女孩會收到遠遠多於需要的花,那麼為什麼不把這些花再收起來,趁夜晚降臨之前賣給那些因為買不到花而心急如焚的小夥子們呢?不過這個想法一經想出就被我給罵了回去,這正是我所警醒的貪婪蠅頭小利與開動腦筋、努力工作的區別,如果我利用那可笑的小聰明而成為富翁,那可真是天大的笑話。

金錢統治了我們的生活,你可以否認、抗議,可以宣稱對錢財視如糞土——你可以任意表演自己在道德和才智上所受的訓練,可是說到底,金錢畢竟還是生活的核心。但金錢的確不是最重要的,它與生命的真意毫不相干。這也是我們的一種困境:應該怎樣對待生活中那些雖然不重要,卻佔據你生活核心的事物呢?

金錢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有錢,要麼沒錢。不過從感情和心理的角度上講,它絕對是虛幻的。你可以把它當成任何事物。

你應該怎樣對待金錢呢?在赤貧和暴富兩個極端之間,什麼才是你正確的態度呢?這裡沒有嚴格的解答,但有一些基本準則你應該銘記。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有句名言:“使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遠不能合乎公正的。”如果你慷慨大方,別人也會同樣對你,錢財在分享中得到流通,這並不是揮霍金錢——只是希望尋求浪費金錢時的那種刺激。我所說的分享就是用你的錢去幫助他人做有意義的事,而不計較回報。如果你這樣做了,你也就成為助人為樂的人,就會有無數與他人交流互助的機會,人們也會已同樣的善意回報你。

這種情形就好像人們用外語交流一樣。講同種語言的人可能會有更多共鳴。如果追求錢財讓你有安全感,你會發現周圍的人也是這樣。你們都會戴著面具,握緊拳頭,怒目而視。你們的共同點就是猜忌和懷疑。但如果積累錢財是為了分享,你就會發現大家講著同樣的語言——分享,世界就會充滿生機。

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如果你是個守財奴,你就不會快樂,貪財的人不能承受損失,而金錢總是來來去去,這是它的特性。守財奴卻無法容忍這種必然的流失:而慷慨的人,即使在貧窮的時候,內心也是富裕的,因為他們看到了分享的益處。他們的慷慨常常會點燃與他人分享的火花,錢財的流失成為大家都能從中受益的共同禮物。

有時為了前進,必須損失錢財。拒絕付出的人總被他們渴望獲勝的心理壓得闖不過氣。他們太怕付出,害怕這個世界發生變化。拒絕在交易中有所損失的人常常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而無法自拔。有時前進的需要逼拿出最後一個銅板更為重要,這種進步值得我們傾囊而出。

但我並不計較你是否能對金錢達到禪宗式的思想觀念。我只想告訴你:金錢是流動的,虛無的。如果你堅持認為錢財只能增多不能減少,你就是在和諸如呼吸、來去這些自然規律唱反調。無論錢去往何處,生活還得繼續,還有更值得我們注意和關心的事情等在前頭。

如果你堅持認為金錢最重要,這裡還有最後一條準則:金錢具有某種特性,我稱之為“物種辨認性。”它可以進行自我辨認:賺硬幣的人損失硬幣,賺鈔票的人損失鈔票,賺大錢的人損失大錢。

如果你真的想賺錢,就必須置身於同類人中。有很多講訴百萬富翁白手起家的故事。那些人生活在緩慢積累的恐懼之中,這種生活毫無意義。如果你想成為百萬富翁,最好學著加入他們的世界,瞭解他們的規則和技巧,然後將你的才能運用到如何與他們共事相處上。那些賺幾百萬的人並不比賺幾張鈔票的人更聰明。但在不同的舞臺上,金錢可以成倍的增長,他們的才智獲得的報答也更多。

因為如果你想要賺錢,你就要接近金錢,這樣金錢也會向你靠近。但面對處理錢財的方法,要銘記這條真理:有多少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運用它。

金錢只不過是一種商品,一種雙方認可的抽象交易。交易的精神使金錢有了生命力和存在的意義。慷慨的施予者,不論貧富,都將為這個世界帶來光明。那些錙銖必較的守財奴,則只會用金錢來關閉我們的交流之門。

做一個給予者和共享者,其他一切問題都會以某種出乎意料的方式迎刃而解。

愛你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