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我的高考,是一场遭遇非典的青春

文 / 半夏微晴

默默写作的文学小硕,惟愿用己温暖文字,看守你我赤子之心。已出版合集《你的爱情 终将温暖》,公众号半夏微晴(ID:yyps2016); 新浪微博@简书半夏微晴。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取合法授权。

我的高考,是一场遭遇非典的青春

2002年的9月,我成为中国高考大军的一员大将。进入到高三冲刺期的我们,每天都有不同科目的老师在发卷子,每天都有不同的学生在接受班主任谈话,每天都有背不完的化学方程式和物理定律,每天都有算错的数字或拼错的单词,每天都有莫名其妙看不懂的文言文……除了头顶上转得吱呀吱呀作响的吊扇之外,还有窗外根本停不下来的蝉鸣。

怎么也忘不了,就在初冬的某天下午,广东终于开始凉风习习的时候。我刚走出校门,就被母亲堵在了路口,她神色紧张,手里拿着一个红色透明油纸袋,她拉着我,紧张兮兮的说:“医院朋友透露信息,广州非典爆发了,我们这的医院也确诊了几例,你千万要注意!这是妈给你买的板蓝根冲剂,每天吃一包预防一下吧!”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非典这个词,我从母亲的神色里意识到了它的严重性,活到18岁,第一次看到母亲这样严肃而焦急的跟我说话,而她本身就是医务人员,所以这条信息的可信度接近100%。

我接过母亲给我买的板蓝根,乖乖的说我一定会注意。


没过几天,新闻也开始报道了,药店里的板蓝根被抢购一空。当我们这帮高三学子坐在闷热的教室里,埋头做题的时候,班主任走进来敲了敲桌子,让我们停下来听他说。

活到18岁,头一次看见班主任在讲台上这么严肃认真的给我们介绍一种流行传染病,而且他不是生物老师或者卫生老师。

然后就是班上的卫生委员被委以重任,每天负责购买白醋进行消毒,用电饭煲在教室里煮开了熏,记忆中那股酸臭的味道,简直胜过了全班男生汗臭味的总和。

卫生委员除了熏醋之外,就是负责任地告诉全班同学:“今天的醋要10块钱一瓶了!”、“今天要15块钱一瓶了!”、“今天30块钱了!”……随着白醋不停涨价,我们没有人担心班费够不够用,只是担心会不会有一天连醋都买不到了,那该怎么办。

我们不只是担心染上非典,因为我们并不了解这种疾病到底有多可怕,我们更担心的是万一学校出现了一个非典,只要一个,就要封校,就要隔离,就要停课,那我们的模拟考怎么办?我们的高考怎么办?

我们活到18岁,从6岁开始上学,努力了那么久,好像就是为了等到高考的那一天,为了取得一个可观的分数,然后就是对自己18年的青春负责了,好像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这18年。我们的18岁的青春,从此跟非典绑在了一起。


谁也没想到,非典来了,但它就像一场充满反讽和解构意味的风暴,既给我们紧张压抑的三轮复习增添了一丢丢神秘的恐慌,又给我们沉闷无聊的高三生涯带来了一些些意外的放松。

非典,让我们这一届高三学子,成了非常特殊的一届。

同学之间的聊天,除了习题,除了分数,还可以聊一聊新闻里非典病例的数量;老师上课的内容,除了题本,除了试卷,还会叮嘱我们注意卫生预防疾病。原本被数学、英语、自习占用了的体育课时光又回来了,那位总是“因事请假”的体育老师又开始带领我们在操场上热身、跑跳、打球。

全校师生达成了一种默契,下午放学后慢跑1000米,变成我们学校的传统节目。教室里少了一些奋笔疾书的书呆子,球场上多了几个挥洒青春的小鲜肉。

非典,除了让我们害怕之外,也让政府到学校,老师到学生,开始重视除了学习和成绩之外,那些原本被忽视的问题,譬如健康,譬如心情。


偶然一天从爱八卦的女同学口中得知,隔壁班花的男朋友从北京某所大学逃了回来,因为那所大学出现了非典病人,封校了,而他不顾校规逃回了家,被记了大过。这件事情挑起了许多人兴奋的神经,大家纷纷热议到底这样做是对还是错?想象着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又会如何做?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又会怎么对待?……

我们的课间除了讨论上一节课没听懂的那一道大题之外,也开始讨论非典病情的发展,讨论非典中那些为抢救病人而倒下的医生护士们。

然后有一天,我的母亲告诉我,她属于抗击非典医务人员中的后备力量,随时等待召唤奔赴前线,我听着,心底有担忧,但更多是荣耀。

幸好,广东的非典及时控制住了,当全国的焦点转移到北京的时候,我们的高三也接近了尾声。

因为非典疫情的影响,2003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工作曾一度暂停,这让我们开始害怕高考会延期,甚至会取消,但是害怕不会阻止非典的肆虐。直到高考前的体检改到校内进行,我们渐渐习惯,渐渐平静等待,渐渐明白有些命运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

就是从2003年开始,全国所有考生在进入高考考场前,都要测量体温,发热的学生会被安排到特设的隔离教室。那时的我们,都是第一次看见额温枪和耳温枪,个个都觉新奇无比,而这种新奇也让我们的考试多了一份轻松应对的心情。

我的高考,是一场遭遇非典的青春

没有哪一届的高三学子,会像2003年的我们一样,从未有过的被一种新型传染病影响着,而这竟成为了一种深远的影响。也许就是从这一场非典开始,我们这一批高三学子的视野不再局限于分数和名次上,而开始朝向外部,去关注整个社会,去关注内心的自我,去关注冉冉的生命。


这就是我的高考,我的故事,一场遭遇非典的青春,最终迎来的却是每一个莘莘学子命运中最好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