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徐盛:貿易戰來襲,棉花究竟該如何做?|獨家觀點

徐盛:貿易戰來襲,棉花究竟該如何做?|獨家觀點

徐盛 | 華泰期貨農產品研究員

復旦大學-巴黎一大經濟學雙碩士,2016、2017年度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高級分析師、第三屆廣西糖網“糖市最強音”金牌分析師。多年期貨從業經歷,已通過CFA二級和FRM PART I、II級考試,即將成為FRM持證人,曾在私募擔任農產品研究員,現任華泰期貨研究所軟商品研究員,擅長自上而下的分析,宏觀與產業相結合,對軟商品產業有著深入的研究,並多次在《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期貨日報》、中央電視臺證券頻道發表相關的分析文章和見解。(從業資格號:F3023096)

徐盛:貿易戰來襲,棉花究竟該如何做?|獨家觀點

核 心 觀 點

徐盛:貿易戰來襲,棉花究竟該如何做?|獨家觀點

1.自從棉價2016年4月見底以來,整體棉價處於上漲的態勢中。而這與大週期背景下的全球去庫存密切相關。

2.如果貿易戰長期持續,那麼一旦影響到中國的實體經濟運行,老百姓的消費能力下降也將對棉花需求產生不利的影響。

3.雖然棉花全球長期去庫存,但去年新疆的增產和拋儲9月的延期使得國內仍然需要時間來消化現貨庫存,而這體現在倉單以及工商業庫存上。

徐盛:貿易戰來襲,棉花究竟該如何做?|獨家觀點

詳 細 內 容

徐盛:貿易戰來襲,棉花究竟該如何做?|獨家觀點

回顧上半年行情,隨著美國出口強勁、德州旱情持續、印度棉產量不及預期,美棉價格呈現強勢。而在國內方面,鄭棉期貨因美棉衝高、國儲去庫存和新疆天氣炒作,亦出現了大幅波動。而隨著貿易戰的加劇,中國政府宣佈對美500億美元加稅25%,其中就包括有棉花。那麼目前棉花的供需基本面如何?在貿易戰背景下企業和投資者該如何實行棉花交易策略呢?

全球去庫存背景下棉花的長期受支撐

自從棉價2016年4月見底以來,整體棉價處於上漲的態勢中。而這與大週期背景下的全球去庫存密切相關。

據美國農業部6月份發佈的預測報告,17/18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672.8萬噸,18/19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621.4萬噸;2017/18年消費2629.4萬噸,2018/19年消費2729.3萬噸;2017/18年期末庫存1920.4萬噸,庫存消費比73.04%,而2018/19年期末庫存則降至1807.5萬噸,庫存消費比66.23%。總體來看,全球棉花將在2014/15年之後連續第四個作物季去庫存。而從歷史來,全球棉花價格與庫存呈現強烈的負相關關係,即下降的庫存對應的則是一個上升的價格區間。

相對於全球而言,國內棉花去庫存程度更甚,其中的重點在於農業供給側改革下的國儲輪儲去庫存。自2016年大規模拋儲以來,國儲庫存已從1114萬噸左右下降到近期的390萬噸的水平,庫存下降65%,即接近三分之二的國儲棉得到了有效的去化。後期隨著拋儲的持續,國儲棉庫存將進一步下降。根據目前的預計,到了今年拋儲結束後,剩餘國儲棉將降至250-300萬噸左右,接近國內3個月的棉花消費量,國儲棉庫存達到了安全庫存的邊界。預計進入2019年之後,國內國儲棉將不再進行淨投放,而將以輪庫為主。相應的,為了滿足產需缺口,中國將增加從全球的棉花進口量,近期發改委國內增加80萬噸滑準稅配額政策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所實施的。從供需平衡的角度來看,未來中國進口300萬噸棉花補充國內將有望成為常態。

貿易戰下的價格體系重構

6月16日,國務院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農產品、等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執行,包含未梳的棉花和棉短絨。此消息一出,棉花市場價格隨即發生了動盪。隨著貿易戰加劇,棉花價格體系也將出現變化。

首先是關稅對進口棉的直接影響,在提高關稅後,配額內進口美棉的稅率將從1%升至26%,對應的進口成本將直接提高3500元/噸以上。中國2017年進口棉花115萬噸,其中50.53萬噸來自於美國,佔比達44%。因此,關稅對進口成本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隨後我們則要警惕系統性風險衝擊。如果貿易戰升級,那麼兩方面利空將會影響棉價。首先如果美國對中國的紡織服裝出口進行加稅,那麼將會抑制紡織服裝的出口訂單,那麼最終對棉花的需求將會得到抑制。同時,如果貿易戰長期持續,那麼一旦影響到中國的實體經濟運行,老百姓的消費能力下降也將對棉花需求產生不利的影響。雖然上述情況發生的可能性不高,但投資者仍需要警惕上述風險。

倉單與短期壓力暫時掣肘國內空間

雖然棉花全球長期去庫存,但去年新疆的增產和拋儲9月的延期使得國內仍然需要時間來消化現貨庫存,而這體現在倉單以及工商業庫存上。

截至6月25日,鄭商所倉單與有效預報量達到了11278張,超過45萬噸,為歷史同期最高;截至5月底,工業庫存79.91萬噸,月環比增加9.18萬噸,去年同期73.31萬噸。5月商業庫存255.35萬噸,工商業庫存環比上月減少22.81萬噸,同比增加110萬噸。這些庫存將會掣肘未來2-3個月國內棉花價格空間。

上半年國內鋼材市場經歷了大幅波動

在環保、貿易戰、宏觀調控下,

下半年鋼材供需、市場走勢將如何?

6月28日15:00準時走入本領匯直播間,

歐冶雲商首席分析師曾節勝為您獨家解讀!

點擊“原文閱讀”精彩即將展現!

(免責聲明:大宗內參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並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大宗內參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並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大宗內參無關。本文章版權歸大宗內參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

點擊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