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小米为什么不把自家的澎湃处理器用在红米手机上?

王蕾72048285


定位问题。



众所周知,红米手机是作为小米的子品牌存在的,主打的就是中低端市场。如果从一开始小米就将自家的澎湃处理器用在红米手机上,那给外界看来澎湃处理器就是一款低端处理器,就算性能表现再好,大家也只会觉得这款处理器不错。


而如果反过来,小米把澎湃处理器用在高端手机上,并慢慢下放到中低端手机上,那呈现给外人的就是澎湃处理器是高端品牌的表象了。

就像华为、三星一样,一开始都是先做旗舰处理器,再整合到自家旗舰手机上,利用旗舰手机的品牌效应来提升处理器的品牌形象。后期等自家的处理器形象高端了,市场站得住了,再推出一款中低端的处理器用在自家的中低端手机上,以此来占领市场。因为这样做带给消费者的表象就是,你看小米的旗舰机用自家的澎湃处理器性能表现都这么好,那现在用到了中低端手机上,性能表现肯定不差,和同级别的其他品牌处理器相比或许还小胜一把呢。


小米的澎湃处理器走的就是效仿华为的麒麟处理器的路线,目前主打中高端市场,所以澎湃的第一款处理器S1用在了小米5C上,虽然卖的不好,但是给人的表象就是这是一款定位中高端处理器的表象。


小米最近为什么谋划上市,就是为了圈钱。如果小米只是单纯的做个手机整合厂商,只做MIUI,不涉及硬件的话,小米手机出货量不低,小米也不缺钱啊,那小米何时上市就很难说了。


而做处理器是很烧钱的,从小米的生态链来看,澎湃处理器以后不单只搭载在手机上,生态链的所有智能家居产品的芯片以后都会换成自家的澎湃处理器。

所以小米现在做澎湃处理器是在厚积薄发,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先做好中高端市场,再慢慢普及到低端市场,而红米系列的定位就是主打中低端市场。以后的澎湃处理器肯定是会成为小米整个生态链的重要名片。


魑魅涅磐


澎湃S1是在去年 年初小米发布的一款自主研发的手机处理器,小米自己对于这款芯片的定位是中高端的,但到底是不是中高端你我心中都是有数的,然后搭载在小米5C这款手机上面,售价为1499元,看来小米对自家的处理器还是有信心的,毕竟没有搭载到红米系列上,还是小米5C!



但是这款手机的命运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知道的,上市没多久就下架了,然后澎湃S1这款处理器也不够成熟,功耗和续航都控制的比较差,最主要是在去年的这个节骨眼上还发布28nm制造工艺的处理器有点落伍了,碍于芯片定位和本身的不完善,小米应该是不会把澎湃S1这款处理器用在红米上面的!


红米现在都是采用高通636处理器了。

对于以后来说红米系列也几乎没什么机会搭载自家的澎湃处理器,毕竟按照这个路数来看小米的下一款芯片很有可能就是旗舰级的芯片了,都有澎湃S1这个很好的前辈经验在这里了,而最近小米发布了8SE系列,从这个中端系列我相信就有不少人看出端倪了,未来澎湃自己的芯片来填补这个中端机的空缺我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



之前有传闻澎湃S2处理器是将要搭载在小米6C上面,但是小米6X都出了今年再出6C的可能性就没那么大了,况且还有8SE,今年要是再发新的系列产品线就会有一些重叠了,而且小米6X都经过一轮的降价了,红米这个系列还是采用高通的中低端芯片更靠谱,毕竟中低端机型最主要的就是可靠性高,性能什么的可以不强,但是功耗续航差那是肯定不行的!


水哥爱搞机


欢迎关注科技大话,不定期更新科技资讯一句话:如果将澎湃用在红米上,澎湃注定低端!

如果小米把澎湃芯片用在红米上,无疑问是打算专攻中低端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这样做可以控制成本,提升微薄利润但是这样做有非常大的代价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联发科的教训了↓(注:文段内容较多,可以跳过去看结尾总结,然后摁一下左下角就行了,当然你也可以先摁)

当初联发科为了市场占有率,把精力都放在了中低端市场。一颗联发科芯片其实成本也不低,但是便宜的开发成本,只要控制好BOM的成本就能造出很低价的产品。

因为整套流程成本较低,所以多用在山寨的手机上,2010-2014年这一期间,中低端手机,山寨手机绝大多数都搭载了联发科处理器,给联发科带来的极高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采用联发科处理器的厂商基本是低级的开发商,价格低廉不说,造出来产品的质量不尽人意,就算勉强有差强人意的质量但是用联发科低端处理器运行起来的速度不敢恭维……

为了市场占有率,一时间联发科被打上了低端,low,卡慢热的标签

这就给小米澎湃芯片一个车前之鉴了,如果真像联发科这样给低端手机用,那么小米澎湃今后的画风将会是这样↓

当然你可以认为澎湃芯片可以可以从低端起步,再进军高端市场……

只能说,这很难!必须要有惊人的科技创新才行,依照目前芯片行业遇到的瓶颈。就算有大的创新,发生在小米身上几率微乎其微……明显的例子就是联发科

(联发科表示:王德发?)

14年之后,联发科意识到了低端市场不是出路。于是打算大张旗鼓的进军高端市场,打出了X系列和P系列这两张牌。

专注于低端市场对于研发高端芯片的经验不咋滴。先是落后了4G芯片基带方面的研发,高端芯片技术储备不足导致性能频频吃土……

况且前几年累积下来的“好”口碑对于高端芯片销售也不利,举个夸张点的例子就好比专门卖两三块钱小吃的杂货店开始卖了价格高昂的燕窝,鱼翅……你买这里的燕窝什么的时候就不会有一点顾虑吗?



联发科x30就是一个惨痛教训,当时联发科最高端的芯片搭载在魅族pro7plus的旗舰机上,3000多元的售价引起网友一片骂声(多半就是一个低端芯片能卖到那么高的价钱)最后价格大跳水从3000多元的售价掉到了千元出头。即使x30的性能不差但是却坑死在了联发科的声誉之中,无论联发科的老总怎么样洗白,效果还是杯水车薪……导致联发科主动推出高端市场

小米或许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宁可牺牲自己芯片的占有率,减少一些利润也不愿用口碑,前途做赌注……这也是小米不愿意将澎湃芯片用在红米上的原因之一。

既然短时间内达不到巅峰的高度,但是至少可以守住微薄的口碑

高通不可能一直为小米稳定的提供芯片,每年手机厂商都要向高通交纳专利费,也导致了小米部分利润的流失。也有可能因为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高通断供就像中兴事件一样,受限于人。雷军在加大力度研发芯片是肯定的,未来肯定小米会让自家的高端品牌搭载澎湃芯片的……

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今年雷军还不发布澎湃s2?

小编预计澎湃S2至少要在年尾或19年初发布,因为今年小米上市,战略与去年不同,战略需要变的较为保守,急需一个漂亮的成绩单,而澎湃芯片还不成熟有太大的风险,所以需要拖到后期技术成熟,继续累积经验,叫什么厚积薄发吧?


科技大话


自主研发手机芯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澎湃S1是小米推出的第一款手机处理器,到现在才发布了1年多的时间,作为第一款小米处理器,尽管表现尚可,但是无论是28nm工艺还是基带和能耗上都明显落伍了。

红米系列作为小米的中低端走量的机型,对于小米手机的销量和市场占用率起着重要作用,联发科和骁龙400芯片尽管性能算不上强大,但是兼容性和易用性上已经非常稳定成熟,产量不用担心,价格也足够便宜,对于小米这样的互联网手机销售为主的公司来说,稳定和产能这两点再重要不过了。

澎湃S1处理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仅仅支持移动4G,不支持全网通,这也就是手机处理器方面最难解决的基带问题,澎湃S1的八核处理器性能不管高低,光这个基带上的缺陷就会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28nm的制造工艺也使澎湃S1的效能并不出彩,所以作为小米的第一款试水产品,仅仅推出了一款小米5C上场,尽管价格不高,但是销量确实也不尽人意。

这样一款不够成熟的芯片小米自然不能轻易用在自家的红米主力机型上,毕竟千元左右的手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贸然上澎湃S1很有可能导致红米手机大范围败北,况且澎湃处理器面对联发科和高通的芯片在中低端市场的消费者认可度很低,品牌还没有建立起来,本身产能能达到多少也很值得怀疑。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小米的主力机型还是会以联发科和高通为主,澎湃芯片或许还需要发展几代才可能用在红米手机上。

自主芯片的研发不是件易事,华为刚开始做芯片的时候也不容易,经过了这么多年麒麟芯片才开始追上高通的800系列,所以对于小米我们也不必太苛刻,第一款芯片能做到如此非常不容易了,未来的澎湃S2进步会更大,无论表现如何,至少小米走的这条路是正确的,没有自己的芯片永远都会受制于人,更不可能成为伟大的企业。


嘟嘟聊数码


澎湃处理器实际上就是小米的技术储备。也就是小米告诉世界我也能做处理器了。实际上,不管是澎湃S1还是S2都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在2018年,它们毫无竞争力。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两者没有基带,没有基带的话就要另买,成本肯定会变高。这样的话还不如直接买高通的处理器。

然后,两款处理器实际上已经开始落伍了。澎湃S1本身就是去年的处理器,而且还是28nm的工艺,在去年就有很多人说澎湃S1的发热相当可怕。因此,用澎湃S1基本是不可能的。


澎湃S2定位高端,它的规格和麒麟960差不多,这就意味着它不可能用在最高价格仅为1699的的红米手机上。这样一来产品就直接无利可图了。

当然,我们不要忽视了处理器的产能。实际上,澎湃系列处理器的产能相当有限,澎湃S2只实现了小规模试产。澎湃目前根本无法支撑红米系列巨大的出货量。雷军就算是用联发科也不会用自家的澎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