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樓市已經暗中悄悄降溫,搶房的背後只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

最討厭看到這樣的新聞,說某某樓盤又被搶購一空,某某城市又掀起搶房的熱潮。不管這些新聞是真是假,總覺得給我們這些平頭百姓一個很大的壓力,增加我們的焦慮感,不知那些有錢人聽了這樣的新聞之後又是怎樣的感受?

搶房現象為何時時發生?其實無非這幾個原因:

1、開發商造成的假象,僱傭房託或者捂盤惜盤。

2、開發商降價優惠,吸引顧客。

3、好位置的房子,升值潛力大,例如學區房等。

除此之外,還有被搶購一空的樓盤,我想那不是開發商能左右得了的,除非是地方政府的人才策略等原因造成的。

樓市已經暗中悄悄降溫,搶房的背後只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

此時搶房現象,就能說明房子真的越來越值錢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相反恰恰說明此時的房子已經暗暗開始了價格戰,暗中悄悄降溫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開發商融資難度在增加。

據說,不少房企已經是負債經營,為了儘快回收資金,開發商不得不採取更多的優惠措施來吸引購房者。雖然不敢大張旗鼓的降價,實際上房價已經相對有所下降,加上僱傭房託的假象,因此才能引來搶房大戰。所以說,開發商這種想方設法讓樓市升溫的措施,已經他們自身面對的困難,已經證明了樓市在降溫。否則想當年,他們無限風光的日子,還用得著操這個心來刺激樓市?

樓市已經暗中悄悄降溫,搶房的背後只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

其次,庫存在減少,房荒現象刺激著購房者。

隨著這一輪除庫存的結束,部分二三線城市出現了一房難求的局面。千萬不要以為這是樓市升溫了,為什麼會出現房荒?為什麼會除庫存?還不是因為多年空著的房子賣不出去而除庫存,還不是因為新房的供應量減少而出現房荒?為什麼新房供應少了,不是一直說增加土地供應嗎?土地增加了為什麼房子卻少了,因為土地價格貴了,開發商的熱情減小了,商品房市場的吸引力減小了。換句話說,樓市投資市場開始降溫了,這種降溫不僅僅只開發商,還包括投資客等。

樓市已經暗中悄悄降溫,搶房的背後只不過是黎明前的黑暗

最後,除槓桿下,購房槓桿率持續下跌。

易居房地產研究院近日發佈的《2018年1季度全國居民購房槓桿研究》報告顯示,一季度個人房貸餘額同比增幅和全國居民購房槓桿率分別回落至19.7%和33.1%,雙雙連續下行4個季度。甘岡對於樓市的重要想不言而喻。槓桿的持續降低,就足以說明購房者、銀行對樓市的熱情降低。隨著首套房利率進一步提高,未來居民槓桿率必將持續回落。靠各種政策來紅烘托的樓市已經慢慢熄火。

樓市已經開始暗暗降溫,此時的搶房現象,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當樓至這最後一波的紅利用盡,房價下跌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