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武汉能够成为一线城市吗?

历史风暴


(本文除前面解释为引用外均属原创,不喜勿喷,行文仓促,错误难免)

大武汉能不能够成为一线城市?不能嘴上说,得具体分析。

一、首先要明白,一线城市这个提法是怎么来的,一线城市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标准。

一线城市是媒体和专家在分析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时给出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至今没有出处,一线城市不是国家权威部门公布划定的。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

媒体和专家分析城市是否为一线,主要分析城市的地位,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

二、其次,我们再来分析大武汉能不能成为一线城市。先说够一线城市的方面:

1.从政治地位上说,武汉够一线,武汉是副省级城市,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超大城市。这够一线。

2.从交通区位上说,武汉发达的海陆空公交通,无可比拟的居中区位,武汉也够一线。

3.从科技创新能力来说,由于光谷的崛起,64000多家企业,每天诞生60家高科技企业。还有国家网安基地,存储器基地,商业航天基地,等等,武汉也够一线。

4.从高等教育实力来说,武汉拥有仅次于北京的高校数量(83所),有全国最多的在校大学生(120.3万),率先在全国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走在全国前列。武汉教育也够一线。

5.从产业来说,武汉产业结构完整,产品门类齐全,产业转型已初步成功,落后产能逐步淘汰,国有企业如武船武重等重显实力,武钢获得新生,芯屏网端将形成万亿产业,下一代汽车及零部件和智能制造也将形成万亿产业。从产业上说,武汉也够一线。

6.武汉的城市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是够一线城市的。在国内,武汉是老牌工业大市,也是唯一能与上海冠以“大”的城市,被孙中山先生定义为犹如东方的之芝加哥。由于近代汉口开埠早,租界林立,商贾云集,到今天安理会几大常任理事国都在武汉有领事馆,英法印等国领导人今年都相继来汉。

7.武汉的潜力是足以支撑武汉成为一线城市的,其优势是21世纪最缺的水资源和人才资源,武汉都不缺,武汉居中,面向全国,只要武汉发展好了,全国的人才都会聚集于此。

以上几点是武汉够一线城市的实力,但武汉在以下几方面还欠缺:

1.城市规划

武汉城市规划零乱,由于长江汉江穿城,流经线路长,形成两江三镇,城市没有一个中心,各区各自为阵,新老建筑交叉,没有都市的气派,只有县城的感觉。如果把武汉的高大上建筑沿长江排列,那武汉的气派秒杀全国许多大城市,根本不输广州深圳。所以陈一新书记提出的建设长江主轴,打造亮点区块,正是切中了武汉的短板。希望武汉早日落实沿江200多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2.城市人口规模

武汉的人口近1100万,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还有几百上千万的人口差距。

3.金融实力

武汉的金融实力与北上广深不在一个层次,虽然武汉是华中金融中心,但金融实力,金融总部,金融创新等都需要很大提升。

4.辐射及带动力

武汉地处中部,周边500公里内无同等规模城市,这个位置有利的是没有城市对武汉形成虹吸,不利的是武汉没有帮手,形不成大规模的吸引力,形不成城市群效应。郑州长沙同处中部,它们也是各自为战,并不接受武汉的辐射,说白了,它们要挑战老大的权威,因为小弟长大了,该另立门户了。

5.经济实力

最重要一点也是最难的一点,就是武汉的经济实力与北上广深差距太大。2017武汉GDP与上海比差近17000亿,与广州也有8000亿的差距。这个差距十年八年很难追上。

但也不是没希望做一线城市。

一是武汉要保持持续的高增长,迫近与天津重庆苏州的差距,今年上半年武汉的GDP增速为8.2%,要长期保持这种势头。还要看2017年武汉签约的25000多亿投资的到位情况,目前看是不错的,还要看长江存储、华星光电、武汉天马等大手笔投资的效益情况,几家独角兽能不能冒出个大家伙等等,武汉的新经济新民营经济潜力还是巨大的,国企如东风汽车、中建三局、武汉中烟等如果国企能发威,武汉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

二是武汉应该扩张,增加武汉的人口储备和经济增长点。武汉有近四十年没扩张,而这期间国内很多城市都是扩张做大的。象重庆成都苏州,不是靠扩张,它们都在武汉后面。

说了这么多,武汉是有实力和希望成为一线城市的。北上武广深不是企业家随便喊出来的,假以时日,武汉不仅能成为一线城市,而且能成为国际大都市。明年军运会就是武汉国际化的起点!

大武汉加油!





无语石1


何为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最初是为城市评级而诞生,后来逐渐演变为以炒作为主的商业行为。某些媒体连续多年发布按线划分城市实力分级,除了一线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不被质疑外,其他城市的质疑声居高不下,尤其在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最为明显。

武汉能够成为一线城市吗?

官方对所谓的一线、新一线、准一线等城市划分标准一直没有认可,这意味着武汉成不成一线城市并不重要。

在现实社会中不被认可的排行榜,武汉不应该对此表现的过于执着。就算能够成为达到一线城市标准,武汉的目标仍不仅限于此。


有没有关于城市类型的官方标准?

我国对于城市规模等级的划分标准调整过多次,最近一次的规则调整使用至今。参照现行城市规模等级划分标准显示,城市规模共分为五个档次七个等级,分别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分为一类、二类大城市两个标准)、中等城市、小城市(也是分为一类、二类小城市两个标准)。

上述城市规模等级标准最高的层次是超大城市,全国仅有七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和武汉。

由此可见,武汉的城市规模已经处在顶层状态,没有必要再去追求非官方版的城市排行榜级别和名次。


看鉴襄阳


武汉有天然的地理条件,陆地南北交通,水上由西至东直通海洋。有空港,陆港,水港,出行千公里可达国内各大省级城市,其它城市是不可比的,武汉商贸,科技,工业在国内也是排得上的,商是商品集散地经物流可幅射全国各地,汉正街,汉口北吸引着无数商人,科技,武汉有多所高等院校,有科技之光的武汉光谷,聚集着上万计的科技人才。汽车制造业,钢铁,造船等在中国也都数得上的企业,东风,宝钢,武船,富士康,等大企业,在武汉落地发展,通讯业有华为,邮科院等企业,武汉的未来会于上海平齐。


浪花一朵朵91986


武汉成为一线城市的可能性小。重庆也不可能。中国的一线城市,只有北上广深。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都不可能。


风水道先生


如果一上面没有,那武汉肯定到不了一。如果一上面还有,那武汉能到一。

其实建国初期,武汉一直就是一线,只是一手好牌被打成这样了,更可悲的是武汉人还没点觉悟,还不痛定思痛,还认为自己多牛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