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獻奇謀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退讓三分

三國時候謀士眾多,劉備手底下也有很多謀士,而諸葛亮歷來都是人們印象中劉備最信任的軍師。然而有一個人,他幫助劉備奪取益州,獻出奇謀斬殺夏侯淵,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這個人就是法正。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獻奇謀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退讓三分

法正出生在一個名士家庭,是名士法真的孫子。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都是饑荒的,所以法正和同郡的好朋友孟達一起入蜀依附於劉璋。但是劉璋不善於用人,因此法正很久之後才當上一個縣令。

法正在這裡並沒有得到重用,懷才不遇,並且還受到州邑中的人的誹謗,於是非常苦惱。而法正的朋友張松也覺得劉璋並不是一個能夠成就大事的人,但是兩人苦於沒有明主,也無法擺脫目前的境遇。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獻奇謀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退讓三分

直到一次機會的出現,那就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張松出使曹操歸來後,就勸說劉璋和曹操斷絕來往,轉而和劉備結盟。不久之後的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於是劉璋就開始派人準備出使劉備。

當時張松推薦了法正,法正一開始是推辭的,後來推辭不過才前往劉備處。不過,這應該是他一生中最正確的一趟旅程,因為在這裡,他遇見了能夠賞識他的明主。劉備見到法正之後,就是“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獻奇謀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退讓三分

法正也就是在這次的會面中,瞭解到劉備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回到益州之後,他就開始跟張松商議決定暗中奉劉備為主。兩人既然已經如此決定,就在等待機會。建安十六年,也就是公元211年,曹操想要派遣鍾繇討伐張魯。

劉璋聽說了這件事,開始坐不住了,日夜擔心曹操討伐完張魯得到漢中後,就會直接兼併益州。張松趁此機會就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這樣就可以藉助劉備的力量討伐張魯。劉璋於是就派法正再次出使劉備那裡。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獻奇謀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退讓三分

如果說諸葛亮是制定計劃天下三分,讓劉備佔據益州的人,那麼法正就是使得諸葛亮的這個設想實現的人。法正見到劉備後,就向他獻策:“閣下命世英才,劉璋無明主之能,以張松為內應,奪取益州;以益州的富庶為根本,憑藉天府之國的險阻來成就大業,易如反掌。”

可以說法正的計策以及投奔對於劉備來說就是雪中送炭,於是劉備就答應了,然後率軍入蜀。到了建安十七年,劉備假意答應北伐張魯,進軍到葭萌。結果因為事情敗露張松被劉璋所殺,劉備索性就與劉璋決裂,向成都進軍。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獻奇謀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退讓三分

法正猜測劉璋為了百姓不會太過抵抗,果然劉璋投降。進入到益州之後,又面臨著與蜀中大族豪強的結納關係。因此很多人都全劉備迎娶劉璋舊將領吳壹的妹妹吳氏,但是劉備認為自己的和劉瑁是同族人,這樣有違禮法。

結果法正說:“論其親疏,何與晉文之於子圉乎?”劉備於是納吳氏為夫人,而法正也被任命為蜀郡抬手、揚武將軍。平定益州之後,法正和諸葛亮等人一起制定了《蜀科》。後來在漢中之戰的時候,法正獻出計策將曹操的大將夏侯淵斬首。也正因為法正擅長奇謀,所以深受劉備的信任和敬重。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獻奇謀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退讓三分

法正的地位非常高,他是一個恩怨分明,睚眥必報的人。對他有恩的人通常都能夠得到他的回報,但是跟他有怨的人通常都會被他報復。所以有很多人對法正很有怨氣,甚至告到諸葛亮那裡。但是諸葛亮心知肚明法正是劉備的肱股之臣,勞苦功高,因此沒有過問。

劉備最信任的謀士,獻奇謀斬殺夏侯淵,連諸葛亮也退讓三分

而且一連失去關羽和荊州以後,劉備執意舉全國之力伐吳,很多人都勸不住。就連諸葛亮後來都說:“如果法正還在,他就是那個能夠勸住劉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