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产品的迭代是无穷无尽的吗?

互联网思维的大潮中有一朵不起眼的浪花,就是无限迭代,之所以说不起眼,是因为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是区别于传统思维的必然结果,即产品是需要无限迭代的,甚至是越密集越好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产品的迭代是无穷无尽的吗?

图片源自互联网

首先,我们知道,产品的本源来自用户的需求,有沟通的需求就有了QQ、手机、微信;有打车的需求就有了滴滴、UBER;点外卖的需求就有了饿了吗、美团外卖等等;同时,随着社会、科技和环境的变化,用户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对应的产品就需要针对用户的需求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产生了对产品的迭代。

其次,对比传统IT行业,互联网产品的特点不是一次性把用户的需求分析清楚,而且在初代版本只实现部分用户需求,然后在根据用户的使用反馈,进一步完善和迭代产品,这种做法的好处有,第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可用的产品,在第一时间占领市场;第二,在迭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真实的用户反馈不断校正对需求的理解,这比设计者坐在电脑前冥思苦想的分析要准确的多,比传统IT的那些所谓市场调查、问卷分析等方法也靠谱的多得多。

以上两点,确实是互联网思维的精华,有些人就根据这些精华,推导得到以下结论:一次性完成用户需求是不可能的,必然要一步步的迭代产品,同时,因为用户的需求随着内外部变化也不断变化的,所以,产品是要不停迭代,而且无穷无尽!

这种简单的推导看似合理,但是不是过于粗暴了呢?我们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是不是任何产品的需求都是在时刻变化呢?用户需求的变化周期最长会有多长时间呢?真的不能一次性准确获取用户需求吗?

举个例子,比如匠人精神,且不说什么寿司之神,就说日本那些大大小小的存活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拉面馆,口味从来都没有变化过,他们为什么不随着社会科技的变化而更新迭代呢?为什么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我们还趋之若鹜呢?很简单,面对这些匠人,我们享受的并不是改变,而是一尘不变,换句话说,当产品达到了一定高度之后,我们为什么还要变呢?我们的需求反而是不变!

再说迭代周期,互联网产品普遍是一周一更新,传统行业呢?也得一周一更新吗?以军备为例,美国著名的B52轰炸机,从1952年首飞,经过了A、B、C、D、E、F、G、H等至少8次大的改进,但到70年代后就几乎不再改进(直到最近几年),在这种情况,B52预计将服役到2050年,那它的迭代周期又是多长时间呢?

至于一次性准确获取用户需求的问题就更简单了,需求本身就分为明确的需求和模糊的需求,如果张三在电梯明确说要放个屁,给多少钱都行,那么我们还有必须那么执着吗?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上述这些,而是成本与收益,用户的需求不断变化不假,但我们真的能一一满足吗?即便我们能一一满足,我们要付出多少成本呢?付出的这些成本,真的能从用户身上收回吗?如果不能,为什么要变化呢?

当很多人接触到互联网思维后真的会很震撼,但在震撼的同时,千万别迷信,千万别不假思索的接受,千万别无条件的执行。

在产品是需要无限迭代的思维引导下,很多人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一定要有自己的产品研发团队,每周都要有更新,甚至为了更新而更新而完全不考虑是不是真的有对应的用户需求,或者用户的反馈是否是真的有效的等等。

最后

解释一下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曾经遇到一位创业者,他的业务模式很简单,所以我建议他用外包,一年最多2-3次迭代,产品方面有40万左右预算足矣,可这位创业者却跟我大谈互联网思维,非要组建一支完整的产品研发团队(至少也要小100万的预算),事实证明,这一年来,他的产品确实在飞速迭代,每周一小更,每个月一大更,团队累的半死,功能罗列了一大堆,但用户和收入却没什么显著的提升。

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这类人对互联网一知半解,听惯了那些互联网大号的鼓吹,只知手段方法,却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朋友,还是不要创业了,还是老老实实打份工,颐养天年吧!

产品的迭代是无穷无尽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