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白糖全年跌幅过大 基本达到一个榨季内的最大跌幅

白糖全年跌幅过大 基本达到一个榨季内的最大跌幅

夏令和:近期,国内白糖价格震荡企稳,主要受到这样几方面因素的驱动:

1.全年下跌幅度过大,市场心态有所修正:从白糖指数的价格走势来看,从榨季初接近6500元/吨,一路下跌至7月初的4800元/吨,高低点之间累计跌幅达到1700点,基本达到熊市周期中一个榨季内的最大跌幅,且大部分时间处于广西平均制糖成本线之下,因此在利空压力得到一定释放后,市场悲观心态出现阶段性修复。

【更多行情,可关注期金管家官方网】

2.旺季备货:按照季节性特征,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期间是终端用糖企业为中秋、国庆双节提前备货的阶段。消费需求集中释放,一方面加快了糖厂库存压力的消化,另一方面也刺激了贸易商的补货需求。

3.工业销售进度加快,产区库存压力减轻:7月全国工业销量110万吨,创过去4年以来最高水平,较去年同期增加48万吨,增幅77%,1-7月累计产销率73%,同比提高1.8%,导致全国食糖工业库存同比增量从6月的55万吨大幅缩减到6万吨,糖厂销售压力减轻,对于现货价格起到一定支撑。

大宗内参:近期的盘面显示是否说明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您认为这个作用能持续多久,利多会否已经消化?

夏令和:从当前内外盘糖价的走势来看,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政策实施的效果。按照最新的贸易保障政策,从8月1日起,所有国家的配额外进口食糖都必须按照保障关税(90%)进口,对于国内糖价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贸易保障措施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5月,国内食糖产业长期处于产不足需的状态,每年400-500万吨的缺口需要国际市场进行补充,从长期来看,进口管控政策在调节国内食糖供求平衡、稳定市场价格方面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大宗内参:目前白糖的库存情况如何?未来会否出现下降?

夏令和:和其他农产品一样,食糖属于季产年销的商品,库存在生产季后期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当前正处于榨季末期,在新榨季开始之前,库存仍处于下降阶段。从库存结构来看,根据糖协的数据,工业库存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而社会库存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大宗内参:外盘糖的情况如何判断?内外盘会否出现割裂行情?

夏令和:从全球供求形势来看,在印度、泰国继续增产的预期下,未来一年国际食糖将继续面临供求过剩的压力,库存消费比创历史新高,在这个供应压力之下,国际糖价在未来半年到1年时间内仍处于弱势格局。国内处于贸易救济保障期间,对国际市场冲击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另一方面,内外盘糖价的传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进口节奏、内外宏观环境等等。

大宗内参:有观点说,今年的甜菜糖仓单一直未消化,需求力度又不是很大,因此与甘蔗糖相比甜菜糖仓单需要接近成本的低价才能消化,而这对糖企来说又是个难关。对于这种情况,您有什么看法?

夏令和:根据食糖的国标要求,甜菜糖和甘蔗糖在各项指标上并没有任何差异,并且甜菜糖由于压榨工艺的不同,在部分指标上优于甘蔗糖。国际市场高纬度国家普遍使用甜菜糖,例如美国、俄罗斯、欧洲及日本等,国内市场近两年由于内蒙甜菜糖产量快速增长,市场消化能力相对滞后,终端接受过程相对较慢。从历史来看,甜菜糖由于品质较好且靠近销区,价格也出现过高于甘蔗糖的阶段,二者价格关系也和各自的供求结构有关。根据中国糖协的最新数据,2017/18年制糖期截至2018年7月底,重点制糖企业(集团)甜菜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052元/吨,甘蔗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5732元/吨。2018年7月单月甜菜糖平均销售价格5486元/吨,甘蔗糖平均销售价格5192元/吨。

大宗内参:您认为接下来是一个怎样级别的反弹?这轮熊市的低点是否已经出现了呢?

夏令和:从当前国内基本面来看,国内市场正处于消费旺季,现货库存持续消化,在严控非正常贸易进口的情况下,现货价格相对坚挺,另一方面,从远期合约走势来看,19年合约受未来供求预期和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目前1901合约在保障性关税下是有进口利润的,说明市场预期到了后面的缺口或者紧张的情况。至于能否继续反弹以及反弹幅度,取决于现货价格、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农产品整体走势、宏观汇率等多方面因素。

大宗内参:在白糖这样的盘面下,您对我们的投资者在操作上又有什么建议?

夏令和:中粮糖业是国内最大的食糖生产、进口加工和贸易企业,期货市场作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主要立足点还是稳健经营。中粮糖业的期货套保主要是期、现业务的结合,对于广大期货投资者来说不一定适用,策略还是要针对自身特点来量体裁衣,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收益。

(此篇文章来自网络转载,若转载文章作者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