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粤语究竟是一种方言还是一种语言?

missja


一切离开参照系谈系属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粤语是不是一个方言并不取决于他自身,而是取决于你所选择的参照系了,众所周知的是,官话和粤语都是汉语集合下的子集,都是来自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古汉语对于粤语是不是方言这一问题,取决于你所选择的参照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part1

如果你选择以官话作为参照系,那么,由于粤语和官话都是汉语的子集,在汉语这一集合之下,粤语和官话各自是自类有限的,也就是说这两个集合之下的元素,在共时状态下是没有一个是相同的,这两个集合互为相对补集,粤语自然不是官话的方言,是独立于官话概念而独立存在的语言社群。

part2

如果你选择以汉语作为参照系,那么,由于粤语和官话都是不同时期的汉语衍生物,从本质上说,粤语和官话都属于汉语这一全集。如同在官话这一集合内部,北京话和扬州话都是官话的方言,那么可以类比得知,在汉语这一集合内部,官话和汉语也都是汉语的方言,从这个意义上说,粤语当然是汉语的一种方言,我们常说,粤语是一种汉语方言,其逻辑遵循的便是本条推论


part3

关于粤语是否应当视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这取决于你的汉语观

如果你秉持西方语言学界,不能互通的语言变体是不同的语言,这一原则,那么粤语毫无疑问是一种语言,但是请注意,在你认定粤语是一种语言的同时,官话以及其他在汉语范畴之下,官话和粤语之外的其他种汉语,在逻辑上同时就各自成为了一种和粤语平级的语言,这是从逻辑①得到的

如果我们把粤语和官话都视作语言,那么汉语本身作为一种语言就违反了不能互通的语言变体是不同的语言这一命题。那么汉语本身作为一种语言的意义就被消解了。

如果你还是要秉持一个汉语的观念,那么作为衍生出了官话和粤语的汉语,就必须升格到比语言更高的位置,那么汉语实际上是有一簇独立语言的语族



part4

鼓吹粤语是语言不是方言的人,往往把粤语和官话的互为相对补集当做粤语和汉语的互为相对补集,也就是说,直接把汉语和官话划了等号,这就造成一个非常滑稽的现象。



一部分粤语鼓吹者的出发点是,粤语是一种古汉语的活化石,我们不排除这部分鼓吹者中,有相对清醒的,认可粤语是汉语下级范畴的人。然而在网络上,的确存在之前提到过的那一种人,那么如果这些鼓吹者同时采取一种,粤语是语言不是方言的立场,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之下,粤语就成了一种不是汉语的古汉语活化石

两种喷子

亚型甲:粤语是古汉语活化石!(皇汉型)

亚型乙:粤语不是汉语!(精神原住民型)

楚:我乃蛮夷也

part5

另有一种鼓吹者和上面的皇汉型鼓吹者截然相反,他们坚定地认为今日的粤语和汉语不具有发生学上的关系,而依然是一种保留了古代土著底层语言本质的高度汉化了的非汉语,试图以这样的主张,在粤语和汉语之间划清界限,然而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语音、语法、词汇等诸多方面,对各地粤语方面进行考量,无论任何一种粤语方言,从本质上看,在他们的构成中占据绝对主体的都是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汉语的成分。





土著语言的成分,包括语法、词汇的确存在,然而在日常对话中所占比重和汉语的成分相比,占据的是绝对的弱势地位,可以这么说,粤语在历史上可能存在过,壮侗语言成分占据主导地位,汉语成分是外来借入成分的时期,就如同今日的壮语、侗语、水语一样,然而在某个历史阶段,在这个语言当中由于汉语成分量变的积累,导致了质变,来自汉语的成分逐步占据了绝对优势和核心地位,取代了土著语言原生成分的核心地位,这个语言也就质变成了一种真正的汉语。

今天的粤语,无论从各方面看都是毋庸置疑的汉语方言。

我认可第3种观点,秉持一个汉语的观念,认为粤语是汉语方言,推广普通话并保护方言,支持始于淳朴的爱乡之情,而终于普通话和粤语的和谐共处,对自己乡土文化的纯粹热爱而进行方言保育的人士的“撑粤”,最后不管哪种方言都撑,因为方言是文化的根,但不支持方言和普通话对立

2018.8.9 17:52


宇文度鹏


建议国务院文化部门对我国语言分类作出明确界定,凡汉民族各地使用的方言一律归属汉语范畴,汉语是中国国语总纲,即:汉语普通话、汉语广府话、汉语闽南话、汉语上海话等,日常使用时,汉语二字可省略,直接称呼地方话为**话,不再使用闽南语、粤语等,避免和【汉语】一词的冲突。尤其人们喜欢称广东话为粤语,香港和东南亚国家人习惯称广州地区居民使用的语言为广东话,个人认为:【粤语】一词,应改称【广府话】。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州、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广西、海南、台湾等地民众使用的语言【白话】有一个统一的名谓——【广府话】。


北溪居士


哎,怎么到现在还有这么智障的问题,今天不是说某地某些人纯不纯种,就是这种我都不知如何形容的问题。粤语与闽南话、杭州话、东北话等等一样都是汉语,在对应文字的指向上有唯一性。比如我写"我高兴"三个字,无论你用哪一种方言来读,虽然发音会有偏差,而事实上在那种方言都是唯一指向文字,也就是说反过来用不同的方言汉语作听写念出这三个字,听到的人也不会有人写出“我愉快""我愉悦"之类的答案,必定是"我高兴"。为什么?因为这些方言归根到底是同种同源语言对相应的文字有同一关联性。

我知道有些北方朋友称粤语为鸟语,因为他们觉得完全听不懂。其实这是种很没有口德的叫法,这里估且不予评论。

但真是完全听不懂吗?我肯定地说,不是,是你没有用心听。有人讲粤语是存了古汉语语音用法最多的汉语,有人讲是潮州话,也有人讲是客家话,也有人讲是闽南话。

以上说法,我不是考古的,不予置评。但这几种应该都是存了古音较多的。但存古音多不等于就是古语,语言经过千年演变肯定有变,变多变少的关系。这些在这都不说,这儿不是来做历史考究的。在这里估且采信第一条。

回到先前话题,为什么说不存在听得懂一种汉语却完全听不懂另一种汉语的问题。

大家画一直角坐标轴,x轴为现代最标准汉语普通话,y轴为标准粤语。正数越大为发音越接近,0始为完全不似,这个似与不似当然由拼这个字声韵母及其发音来决。然后任选一种方言读字填位。填完大家会发,所有的发音都会落在xy的正轴范国内。

也就是说所有的汉语方言的发音都是介乎于标准粤语和标准普通话之间,差别在于偏向那一方多一点,上海话约在两者中间,闽南语、客家话更偏向粤语,而东北话就很接近普通话了。

听不懂的原由只不过在于你不习惯这种偏差变化,但用心仔细听,讲的人也慢慢发音,你会惊奇地发现偏差再大,一句话总能听懂一两个字。这就是因于这种同源同类同文理的特性造成的,不存在完全听不懂。当然如果差太多,真是听得懂一两个字并不足以听得明整句话,但有一些能听懂60%,那么这种方言,即使你没学过,也能在大体上交流了。而因为普通话的推广,所以越接近普通话越易给听得懂。

也是因为如很多,会粤语不会客家话的人会发现,不注意听时,会以为说客家话在说粤语,仔细一听却又有许多不懂。就是因为客家话在语音和语调上很似粤语。


用户101550121599


粤语是一种语言,乃是古汉语,亦是中原雅音。


公元前221年,秦将王剪、王贲父子率领六十万大军灭掉楚国。秦始皇一统天下,扫六合,灭六国。统一度量衡,车同轨,文同种,大一统封建社会。

秦始皇久闻岭南百越之地富饶,而濒临南海,战略价值颇高。但百越人民风捍烈,要想征服百越之地,恐怕相当困难。但秦始皇为江山社稷长远战略利益远瞻。决定任命屠睢率领三十万大军进攻岭南百越之地。岭南之地原始森林茂盛,蛇虫虎象颇多。气候炎热,原始森林瘴气重,百越人英勇善战,秦军不适应南方炎热天气,百越人神出鬼没,袭击秦军,山路崎岖秦军粮草难以为继。主将屠睢率领大军被百越人袭击致死,秦军第一次征岭南以失败告终。


秦始皇首次征岭南失败后,有感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决定打通漓江水,修建灵渠,以运输兵马及粮草,征讨百越。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任命任嚣为主帅,赵佗为大将率领五十万秦军二征岭南百越。秦军势不可挡,杀得百越人溃不成军,纷纷投降。秦军一统岭南,将两廣纳入中华版图之中,并设立番禺郡、桂林郡、象郡(包括越南河内北部)。

后來任嚣病逝,秦始皇任命赵佗统领五十万大军镇守岭南,不再调兵回中原,永远镇守南大门。

赵佗在番禺(廣州)大兴土木,擴建城池。有感于百越民乃是原始部落制,颁秦制秦律及文字,颁行秦音中原雅音。废除百越土语,将先进中原农耕技术传援给当地民众。让蛮荒之地变得繁华昌盛。由于中原雅音在岭南得己推广,普及整个岭南地区,结合当地俚语、便产生新一种新语言:粤语。

粤语有六音九调,传承古汉语语音,音域宽广。粤语分布甚广,两廣、海南、港澳一带。在海外被称为唐话。粤语在海外分布极广,亦是海外华人、华侨常说语言之一。

粤语在岭南大地传承2200年,历经不衰。所以说粤语乃是古汉语屹立千年不倒。


历史爱好者88


中国的语言只有一种,叫汉语言。粤语语言,是汉语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可称作汉粤语语言。而普通话则只属于一种语音或者口音,是语言的一种载体,不属于语言。

《汉语大辞典》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词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符号体系。”

我读书的专业叫汉语言文学系,联合国指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中,也明确标明是汉语。在语音上则没有明确规定是用普通话语音还是粤语语音。



中国政府则指定普通话为标准语音。而香港和澳门特区,因实施一国两制,仍将粤语语音作为官方使用语音。而广东作为连接内地与港澳的地区,现两种语音并存,学界亦基本达成一种共识:“推普不废粤。”我是非常支持这句话的。并觉得教育部门也应有此共识。

时常看到一些粤语是语言还是方言争论,实际上是把语言和语音两个词的意思混淆了,作为一个广州人,觉得这种争论毫无必要。


诗词书院


我认为粤语就是一种语言,并非方言,因为粤语与普通话不能正常沟通,粤语比普通话优秀,粤语娓娓动听,温文儒雅,理应成为国家之正音,人人所学范。粤语影响了普通话,增加了普通话的词汇,改善了普通话的枯燥无味,而普通话则从来没有影响到粤语,可见粤语是那么强大。



春色何人送的来


先亮答案:粤语是汉民族语言中的一种方言,语言的涵盖范围中就包括方言,所以粤语既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方言,二者不冲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向大家科普一下。目前中国的语言学家对于汉语方言的划分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把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有人划分为五大方言,也有人分为六大方言、八大方言,甚至九大方言。而本文我所阐述的观点,是引用将全国语言划分为七大方言区,这个范围内的!

一、语言与方言的区别:

从定义上讲:

1.语言泛指一切我们能够进行交流的语言,英语、俄语、汉语、方言、黑话、特殊意义的单音节词语、网络流行语,只要是你说出了,有人能够听懂,并且以相同的方式与你交流,这就是语言。

2.方言在定义上,本身就包括在语言中了,是语言的变体(离不开语言的范围!)。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但是不论方言具有何种性质!所有的方言实际上都可以被称作或视作语言!

二、七大方言区:

按照七大方言区的划分,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粤方言,下面一共有五片方言区分别是:广府片、四邑片、高阳片、勾漏片、吴化片之分。

而粤方言又称粤语,以广州话为代表,当地人叫白话,以珠江三角洲为分布中心,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北美洲、英国、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也有媒体认为,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

(更多精彩回答,敬请关注:豆浆的奶爸守则,不一样的奶爸,不一样的豆浆!!!)


豆浆骑兵


粤语,本地人称为“白话”谐音北话,即两广白话。广白是中原雅言的传承语言。不是空口讲白话,古书《广韵》《切韵》广白吻合度最高。

广白有6音9调。有拼音,每一个粤语词语都有相应的汉字对应,即粤语字体为汉字。粤语一样能够著书立说,例如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广白文化: 粤语电影,电视,粤语歌,粤曲,国乐粤剧,粤语相声。等等等等

好多人误会带口旁的粤语字,包括老广。事实上,因粤语教学的失传,粤语文化的断层。导致连两广子弟识讲不识写,确可悲。

例如:嘅(忌)蚊(文)咁(恁)嚟(莅)佢(渠)

海外华人一半以上识讲粤语,也因此央视设有粤语频道。从苹果手机可以知道粤语在国际上的地位。当然,手机输入法也有粤语。注意: 是粤语拼音输入法。

综上: 粤语白话是语言。


用户1234709394


自己百度下吧 粤语就是白话.源于中原雅言. 属于 汉藏语系 属于方言的一种. 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发音. 就像 吴语一样. 上面乱七八糟的回答我也是上来说几句. 有回答说 蒙古语属于汉语我也笑了.!明明是阿尔泰语系的一支.满语也属于 阿尔泰语系. 另外 就是印欧语系.


MrHereIAm


我们来看看德语的划分就知道了。德语是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的官方语言,但德国境内也存在各种不同的方言,最奇特的就是瑞士。

德国的德语被称为标准德语,可是瑞士德语的发音和德国德语区别很大,以至于互相听不懂。

有的瑞士人会利用瑞士德语的发音来书写,也就是书写也和德国德语不一样。

但瑞士德语依然被认为是德语的一种方言。所以粤语也应该是汉语的一种方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