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荀子每日经典劝学十六

荀子每日经典劝学十六

【荀子每日经典】

——木白研修荀子《劝学》

第十六

1.原文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2.译文

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荀子每日经典劝学十六

3.木白分析

荀子是有感于今不如昔才这样讲的。重点在于“己”和“人”两个字的解读。古代学习知识的人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如今学习知识的人是为了在人前卖弄。这两句的古今对比,颇有些嘲讽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从来就崇尚古人,因为我们的观念里,古人是比今人更完美的。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公民,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如今,在这样一个讲求实际的时代,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去学习。无非是为得到一个假的“真文凭”。而那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胸怀,“宠辱无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只有在静心地学习之后才能体会的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