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最高标准 最有力举措 江汉:军运会保障工作做实做细惠民生(下)

最高标准 最有力举措 江汉:军运会保障工作做实做细惠民生(下)

5条重点保障线路 高品质提升城区功能

江汉辖区内,共有5条重点保障线:

三环线(姑嫂树立交—江汉江岸区界)

姑嫂树高架(姑嫂树立交—唐家墩立交)

二环线(唐家墩立交—江汉江岸区界)

常青路(三环线—常青路)

汉江大道(常青路—建设大道)

最高标准 最有力举措 江汉:军运会保障工作做实做细惠民生(下)

该区做好“加减法”,系统推进重点保障线路综合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明显。

亮点一:494栋建筑立面分三批变“清爽”

按照市国土规划局“导则”要求,江汉区对重点保障线路沿线494栋建筑的立面整治分三期进行:第一期68栋,已于4月15日完工;第二期86栋正在进行中,到11月底完成;第三期340栋将纳入城建计划,在明年3月底前“穿上新衣”。江汉区房管局与设计方——武汉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反复沟通,讨论建筑用材、色彩和造价,保障沿线建筑风貌格局统一。

亮点二:“清障行动”让私搭乱建变“干净”

江汉区城管委实施“清障行动”,对违章情况包保到人、限时限期,下决心有一起查处一起。目前已拆除和整治军运会重要保障线路周边存量违建30处,面积2887平方米,拆除各类占道报亭、仿公交站亭35处。

亮点三:整治占道让主次干道变“敞亮”

江汉区制定全区占道早、夜市整治方案,坚决遏制并取缔主次干道、背街小巷52个违法早、夜市占道点位。同时规范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对辖区商圈、医圈、校圈、汉口火车站周边共享单车无序停放行为进行持续整治。

亮点四:“清爽行动”让楼顶屋面更“大气”

江汉区加大对重点保障线路广告招牌的整治规范,对违法户外广告依法实施拆除。引导广告牌与主体建筑融合一体,对超大广告牌超亮度的霓虹灯,出重拳彻底整治。截至目前,共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楼顶发光字35处。

亮点五:绿化提升让道路景观变“立体”

江汉区对三环线至范湖沿线商家逐一做通工作,重现22米绿化带,成为武汉市中心的一处绿肺,市民往返机场高速可一路欣赏高大榉树。常青公园人行天桥已经披上了绿色外衣,姑嫂树高架旁的苏宁平台上,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施了屋顶绿化。

最高标准 最有力举措 江汉:军运会保障工作做实做细惠民生(下)

5大示范片区 追求细致、精致、极致、卓越

对“精致江汉”而言,不仅做好整治的“规定动作”,同时着力做好示范提升的“自选动作”,全域担当标杆。

最高标准 最有力举措 江汉:军运会保障工作做实做细惠民生(下)

亮点一:

汉口文体中心下月完成基建验收

汉口文体中心是军运会足球场馆,计划将于今年10月完成基建验收。七军会赛后,江汉区将对汉口文体中心开放惠民,体育场和周边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围合成“一场三馆”,中国汉绣圈、非遗保护中心、艺术培训中心、全民阅读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构筑“一圈四中心”。

亮点二:

汉口火车站、广电小森林“做减法”

紧邻西北湖的广电小森林绿化提升,通过做“减法”,移栽树木300余株,打造“疏林”,带来了井然有序、曲径通幽的美感。市民站在马路边便可欣赏到树林后西北湖的美景。汉口火车站绿化提升工程,也一改过满的绿化风格,选择流线型草坪凸显园林造景之美。

亮点三:

“疏堵结合”规范早夜市

此前,北湖街对北湖边临时占道早市进行了取缔。为解决附近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北湖街主动“疏堵结合”,在黄孝西路开设了一条长10米、宽1.5米的“临时便民菜点”,协调北湖菜市场直供,定时定点为小区居民提供生鲜蔬菜的购买,受到了居民欢迎。

亮点四:

武广周边搭建仿绿植工地围墙

武广周边待建、在建工地较多,万松街积极与工地项目方和相关部门沟通,雪松路中海地产工地已建成仿绿植工地围墙,并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内容。航空小路片开始拆除工地挡板,修建围墙解决倾倒、变形等问题。

亮点五:

武汉CBD内“点亮”12栋建筑

武汉CBD片区景观亮化共涉及12栋房屋,目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与供电局协商亮化供电事宜。此外该片区还将维修7条道路。

最高标准 最有力举措 江汉:军运会保障工作做实做细惠民生(下)

全民美化家园 共享发展红利

最高标准 最有力举措 江汉:军运会保障工作做实做细惠民生(下)

亮点一:循环播放文明公约

区文明办在全区各街道、文明单位开展“迎军运 讲文明 树新风”宣传活动,设计制作“迎军运 讲文明 树新风”宣传折页24万册,筹备编撰《新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读本》,向全区社区居民、学校学生、窗口单位发出“喜迎军运会、当好东道主”的倡议,安排全区电子显示屏循环展播《军运会东道主文明公约》,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将军运会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

亮点二:垃圾分类进社区

在江汉路步行街、中山大道,江汉区创新清扫保洁模式,制定道路清洗、人行道清扫清洗、道路保洁、城市家具管护、垃圾清收运等五个标准作业流程,并在全区推广。垃圾分类已推广进入花楼水塔街等地的15个社区、6个机构,52所中小学餐厨垃圾分类已基本完成。

亮点三:居民成为“护湖先行者”

唐家墩街已发展出一支以上率下、分工明确、群专结合、多部门联动的巡湖志愿者队伍。在近期对菱角湖护湖巡查工作中,发现公园中门现状有碍观瞻,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一步改善美化。

亮点四:居民担当“社区规划师”

8月30日,新华街取水楼社区登月片区的18位居民接过由社区颁发的聘书和工作包,正式成为“社区规划师”。他们将为所在社区的环境改造和治理建言献策,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推广设计思路,做好居民工作,并在施工阶段以及完工后担任“监理”。

亮点五:打造亮点示范全街

常青街将马场角路和马场角横路定位为常青街城市管理示范路,打造亮点、体现特色,推动城管、环卫进社区,实施老旧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着力解决居民楼道杂乱、基础设施破旧缺损、居民晾晒不方便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