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看待有些人说不留作业的小学就不是好的公立学校?

非著名汽修大师


不留言作业,并不是指整个小学一到六年级,而是响应教育部对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留书面作业而定的。但是不留言作业果真是好事吗?这件事恐怕得两说。而有些家长说不留言作业的小学就不是好的公立学校,这也缺乏客观性,下面我分析一下。

第一,不留作业,初衷是给学生减负。近些年,很多家长报怨孩子课外作业负担过重,每天写作业到很晚,孩子被搞的精疲力竭,并且学习效果特别不好。这样的呼声高了,教育部为了解决低年级孩子的学习负担,轻松家长的压力,结果就出台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留书面作业。

第二,不留作业,导致课堂教学被动。我接触过不少一二年级的老师,普遍反映不留课外作业后,孩子们课上听课效果不是很好,原因很简单就是讲过的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复习和巩固。还有很多孩子课上注意力分散现象严重,分析原因也很简单,玩儿大发了。过度的玩耍反而不利于培养儿童静心听课和做练习的专注力。

第三,少量作业,还需要布置。原本课外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达到复习和巩固当天所前,以及温故之前所学的旧知识。如果一律不通过布置作业来达到复习与巩固的目的,孩子不仅养不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容易让学过的知识遗忘过快。其实这是短期记忆和中长期记忆培养的问题,不布置适合作业,对孩子们的学习真不利。

第四,学校好不好,看综合教育水平。如果家长们拿不留课外作业的学校,就不能说是好的公立学校,这恐怕有偏颇之嫌。我接触过很多办学水平较高的小学,一二年级课外作业有的留,有的不留,但是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能力都普遍不错。原因是什么?恰是家庭教育被充分重视,家校结合工作无疑衔接,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能力和特别,反馈给家长在家里需要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好品质。家长同样会把孩子家庭教育情况,需要在课堂上请老师协助激励孩子的内容讲清楚,这样的孩子才是真的有福的孩子啊。

综上所述,凡是家庭教育搞的好的家庭,孩子不仅在家里得到良好的教育,到了学校里遵规守纪,秩序感极好,经常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赏,得到同学们的喜爱与接纳。而一切有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和人力因素都具备了,孩子会玩儿的开心,学的认真,好成绩自然而然就体现出来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也不去主动学习,只能被动依赖于学校教育,那孩子的好成绩从哪来?


寒石冷月


如果好学校和好教育只是在作业问题上,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不会这么费劲的探索和尝试了。在我们的应试教育,还是国外教育上都无可避免作业。只是作业的量和布置的形式有比较的大差别。

在小学阶段,目前我们教育部门规定只有小学一年级的不可以留书写的作业,通常是一些口头的读、或者是口述的一些作业。而二到六年级的作业都是有书写和口头作业的。不知道家长们评价作业为什么会想到学校好?根据小学的知识特点,孩子们需要积累很多的基础知识,比如语文的词语、句子、作文的, 数学的口算、解题、扩展等,而这些都是需要孩子需要动笔去练习的,正所谓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我们的作业可能有些家长会说课堂可以完成,但是我们要知道课堂新授知识,课堂练习只是占了很小部分时间,让学生体会理解和运用。而课后作业是孩子强化理解和巩固的重要方式。

所以至于留不留作业,是影响不了学校的好坏的,只是在布置作业的内容和方式看出老师的教学经验。


思维数学小课堂


我觉得可以这样:设立两种学校,一种是没有任何压力,作业很少而且简单甚至没有,语文和数学就教最简单的认字阅读,数学就教一百以内加减法和乘除法,会解决生活中的计算就行。其他时间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做各种运动和活动,音乐就是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游戏,美术就画简单的画……没有成绩要求,或者及格就行,不排名,最后都能毕业。至于能否找到工作就自求多福了。另一种就是精英教育的学校,与前者相反,压力大,竞争激烈,搞排名甚至滚动制,末尾淘汰制,宽进严出,毕业后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以上两种学校给家长自己选择让孩子入学,自己选的路自己走,到时候就怨不得任何人了。省得现在有些人怨天尤人,嫌这个嫌那个,恨不得整天睡在床上等天上掉馅儿饼。


花非花69232330


这个问题吧 个人感觉 学校应该适当留一些家庭作业 不留作业的话 要问清楚 是不是在学校做了足够的练习

学校不留家庭作业 初衷肯定是好的 可能没掌握好这个度

家长的话 主要看学生的成绩 肯定想着 学生回家不做作业的话 肯定考不好

教育部近期在开展 教育改革 其实 就应该从教材改起 砍掉一些冰冷的 偏的 所谓科学知识 多加入一些国学的精华 让学生身心的到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