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为什么农村有些家庭在老人去世后,子女间的感情就淡了?三点原因

以前在农村,一个家庭最少都是三四个孩子,有的家庭更是六七个孩子,那个时候谁家的孩子多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劳动力,也就可以多种些地,再加上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有的家庭更是非要生个男孩,这也导致了以前农村家庭的孩子有好几个,不像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顶多会生两个,而在上一辈,有些农村家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家中老人去世后,家里的子女感情就变淡了,有的甚至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这是为啥?老农说出了三点原因,扎心了。

为什么农村有些家庭在老人去世后,子女间的感情就淡了?三点原因

一、父母是子女之间的纽带

农村有句老话说得好,父母在,家就在。父母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也是家里的顶梁柱,父母活着的时候,子女们都会隔三差五的回家看看父母,过年过节大家更是会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即使子女之间有矛盾,父母也能很好的进行调节,不会让矛盾激化下去,可以说父母就是子女之间的纽带,毕竟子女都会听父母的,这也是孝顺。但是一个家庭父母如果去世的话,那么子女之间的纽带就断了,有的家庭子女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感情就很好,父母去世了也能相互抱团,但是一些家庭的子女在父母生前感情就不是很好,父母去世后,没了父母这层关系,感情也就更淡了。

为什么农村有些家庭在老人去世后,子女间的感情就淡了?三点原因

二、父母在生前偏心严重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一直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做父母的对儿子更好,而对女儿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很多老人都觉得女儿嫁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而儿子才是自己的依靠,这就导致了即使女儿对老人再怎么孝顺,老人也还是觉得儿子好,什么事都可儿子先来,有很多家庭都是把财产留给儿子,女儿什么也得不到,这就导致了很多家庭的子女心态失衡,在老人去世后,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却什么也没得到,感觉很不公平,久而久之,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也就淡了。其实,这种思想是非常不对的,儿子和女儿应该一样对待,儿子不孝顺也白扯,女儿即使嫁出去了孝顺老人的话也一样是自己的好女儿。

为什么农村有些家庭在老人去世后,子女间的感情就淡了?三点原因

三、子女之间贫富差距导致感情不好

有的家庭子女在小的时候感情非常好,但是等到长大了,各自的发展也不一样,有的发展的好,有的发展的不好,有的家庭子女发展的好的会照顾发展不好的,但是还有的家庭里面,子女发展的好的,有钱了就把发展不好的当作累赘,瞧不起穷的兄弟姐妹,尤其是在各自组建家庭之后,贫富的差距也导致了兄弟姐妹之间感情越来越淡了。

为什么农村有些家庭在老人去世后,子女间的感情就淡了?三点原因

老农说的这三点原因仔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的,不过,作为子女的话,在老人活着的时候更应该尽心尽力的孝顺老人,即使老人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也是自己的父母,而在老人去世后,兄弟姐妹也就是唯一的亲人了,这世界上亲情是用钱买不到的,只有兄弟姐妹之间和睦,这个家庭才会变得更好,农民朋友们,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