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选调风采:荣成,我回来了!

城市芳华三十载,

我离故乡二十年;

扎根基层归故里,

乡村振兴有我在。

刘澜淼

2016级荣成市选调生

选调风采:荣成,我回来了!

提起故乡,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自豪、怀念,又夹杂着些许愧疚。我出生于荣成市成山镇的一个小村寨,离海边仅有几百米的距离,奶奶家的海草房、泥泞的乡间小路和光着脚丫的小伙伴拼凑成了儿时的全部记忆。

选调风采:荣成,我回来了!

小时候,父母因工作未能常伴身侧,吃喝拉撒睡、行立坐卧走,奶奶见证了我的成长,也成为我童年记忆中最深刻的人。听人家说,奶奶在旧时是一位大家闺秀,我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因为她做事总是有条不紊,遇事不慌不忙,处事不卑不亢,浑身都散发着从容、大度的气场,透过脸上的沟壑,我想象得到她年轻时的模样。爷爷走得早,奶奶却未再嫁,一个人将四个儿子拉扯大,盖房、娶妻、生子,孩子们也事母至孝,成为村里的孝顺典范,“坚强”是奶奶留给我为人处世的又一品质,“奶奶”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称谓、一份亲情,更是记忆中故乡的代名词。

选调风采:荣成,我回来了!

记忆中的故乡是奶奶做的饭。讲真,奶奶做的饭真的不好吃,但却是儿时最熟悉最难忘的味道。小海燕鱼干、鸡蛋、葱花、盐,再搅上清水,上锅蒸熟,便成了我最爱吃的“酱咸儿”,咸鲜爽口,再咬口馒头,那滋味儿瞬间擦过舌尖的味蕾,堪称“人间美味”;奶奶家的饭真的是“晚”饭,好似为自己上学总迟到找到了理由,但也由此成就了一道餐前甜点—“馒头夹糖”,顾名思义,就是将馒头片切开但不切断,再夹上白糖,一口咬下去,甜的呦,美滋滋儿的,看来我“嗜甜”是有迹可循的。可惜现在怎么吃都不是那个味儿,因为做饭的人已远去,吃饭的情怀亦随之消散。

记忆中的故乡是奶奶家的土炕。奶奶家的炕很高,我每次为了窜上炕,膝盖总会擦破皮,奶奶就会笑我“越熊越不老实”,言语间却满是呵护和不舍。一张土炕,隔辈亲,跟着奶奶睡觉总觉得很有安全感。夜里,奶奶会用长满老茧的双手拍着我睡觉,伴随着她此起彼伏有节奏的呼噜声,我总能尽快入睡。后来,奶奶的呼噜声便成了我的催眠曲,听不到就睡不着。

记忆中的故乡是奶奶的“谎言”。父母不在身边,受欺负是免不了的,奶奶总会为我挺身而出,“教训”那些小毛孩子,我就胆怯地站在她身后,犹如隔着一道安全岗,这时奶奶会回头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熊”,眼里却满是心疼和无奈。没有电话,我对父母的思念变成了每日的翘首以盼。奶奶说,我可以给父母写信,放进一个纸盒子里,他们收到就会来看我,于是,“写信”就成了我唯一的寄托。蹩脚的拼音、自创的文字承载了我对父母的思念,还有开心、委屈,写完折好,还偷偷地抹上一圈唾沫粘起来,生怕散开。一封又一封……好像妈妈来看我的时间间隔也短了,我写得也就更起劲儿了。长大后,听妈妈提及,才知道是奶奶告诉她我很想他们,多来看看我。此时,想起那些信,心中不由地泛酸,是奶奶善意的谎言让一个想念父母的孩子有了奔头。

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我回到了父母身边,只有寒暑假才回去小住。每次还没进门,我就会扯着嗓子喊“婆……我回来啦”,奶奶就会笑呵呵地出来迎我。同样的场景重复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奶奶没有再出来迎我,而我也只能站在紧锁的大门外回忆过去,由最初的嚎啕大哭变为啜泣又变为落寞……最终变为接受。而后,我开始抵触回乡,抵触祭奠那一纸坟头,害怕触及心底尘封的记忆,故乡似乎成了心底的一根刺,不愿碰,也不敢碰。

外出求学是留在外地最顺理成章的理由。可是,有时候,缘分就是说不清也道不明。2016年,我硕士毕业,考取了选调村官,又回到了荣成,回到了这片拥有“江北第一虎”精气神的沃土。

工作前,我回了一趟老家。说来惭愧,这些年来去匆匆,都没有好好端详这个生我养我育我的小山村,泥泞小路早已修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家家户户院落物品堆砌整齐,排排瓦房鳞次栉比,健身器材配套完善,曾经的幼儿园也被改造成公共活动场所,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我的内心满是震撼,新农村建设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振兴战略在这里落地生根。站在奶奶家空荡荡的房前,内心多了一份平静和坦然,不知奶奶是否满意现在的我。

选调风采:荣成,我回来了!

怀揣着忐忑、新奇与期望,我来到了斥山,踏上了工作岗位。村会计一看到我,就和我拉呱说,看你比我闺女小,跟我儿子差不多大,他们平时不在家,看到你就像看到我的孩子一样。这朴实的话语温暖了我,也拉近了我与乡亲们的距离,我好像又回到了儿时,融入了这个质朴的大家庭,触及了心中那份情怀。

我喜欢下村,看到大爷大娘聚在房前屋后聊天、乘凉,总会情不自禁地蹲在旁边,跟他们拉拉呱、说说话,看到他们就会让我想起奶奶慈祥的面容,惦念起奶奶的絮叨;我喜欢对着这些大爷大娘笑,因为他们回馈给我的是真诚与疼爱,他们的笑脸让我寻回了小时候的那份温暖。虽然这里没有地铁天桥、霓虹繁华,但是这里有鸟语花香、风吹麦浪,还有亲我爱我的大爷和大妈。

选调风采:荣成,我回来了!

慢慢地,我的基层梦想也变得清晰起来:就是俯下身子、扎扎实实为群众做点实事,让我们村因病致贫的刘大爷能安享晚年,让李大婶不再因雨后改厕抽粪的事情发愁,让张大姨不用再因腿脚不便不能做家务而担忧。让村庄绿起来、美起来,真正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熟悉的乡音,淳朴的风土人情,这就是“家”的味道。城市变迁三十载,无悔青春颂芳华。两年来,我走出了校园象牙塔,走进了社会大熔炉,在历练中成长,在实践中感悟,基层情怀日益厚重。基层工作琐碎繁杂,心中也曾有过慌乱和迷茫,可是越是与群众深入接触,越是能感受到他们的可亲、可敬,我为他们付出的,远远不及他们给予我的,我要带着一份赤诚之心努力去贴近他们的生活,感知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做好老百姓的闺女,为乡村振兴踏梦前行!

二 十 载

今 归 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