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關注【薪酬績效核心諮詢】更多資料、學習視頻,免費與你分享!私信發送“高激勵”送1小時免費薪酬績效學習視頻

導讀:

我在做服務企業諮詢案子時,經常看到這樣的指標:

工作計劃完成率100%

人事報表準確率100%

服務品質達標率100%

我就問大家,你們有白頭髮嗎?有人就會數一下,回答說:“有,十來根”。我又問他,你的白髮率是多少?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如果找不到分母,不要隨便用“率”,指標設定要講考核性,有時可以從反向思維的角度出發,找到可考核性的操作方式。

例如:準確率的反向指標是差錯率,或者差錯次數。服務品質達標率的反向指標是退貨率、客戶投訴率或次數、次品率等。

某案例剖析:

某製造型企業的生產經理績效考核指標: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你認為這樣的指標合理嗎?

這樣的設計看起來沒多大的問題,粘合度也不錯,但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 一是考核的操作性不強,比如差錯次數,執行考核的崗位上級管理者,除非關係有問題,一般情況下上級不太可能很客觀地反映出這項指標的結果。
  • 二是指標的層次比較低,對員工真實價值、潛在價值的反映能力比較差。試問,人事專員的核心價值就是不出錯嗎?要注意:指標一定要反映核心價值,對於工作事項的管控,可以通過崗位責任制、工作承諾等來實現。

指標設立反映企業額價值偏向。指標設立錯誤,可能導致考核無法取得員工認同,甚至牴觸。指標是經脈,目標是血液。經脈錯亂,血液難通。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上面案例,這套指標存在哪些問題?

若這些問題不釐清、不解決,績效考核不可能成功!

1、從週期來看,指標分了月、季、年,其中只有1個指標是月度考核,有7個指標是季度,全部指標都以年度為單位。很顯然,這個崗位的主要考核季為年度,然後是季度。

點評:

作為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考核,月度考核的重要性絕對不低於年度。

企業是以月度出報表、發工資,數據的問題應該不大。

企業雖然以年度作預算、訂目標,但必須將這些數據和目標分解至少分解到月度,然後以月度為單位進行考核和激勵。

因為月度考核激勵的及時性更高更強。每個崗位如何做不好月度結果,年度的結果肯定不好。

而年度的考核激勵週期太長,因此激勵力度和及時性也較為有限。

2、從考核思維來看

指標多數喜歡用“達成率”、“控管率”、“下降率”之類的表述,說明這些指標是以高目標為導向的,即企業在上年末或本年初為每個指標分別訂立一個高於上年的目標。

點評:

以高目標作為考核支點的模式,通常具有幾個特點:

一、強調壓力式管理;

二、激勵偏向做減法;

三、負向指標比較多;

四、員工被減薪是大概率事件(雖然很多老闆強調管理層工資已經偏高了,或者在考核前做了調薪)。

這是重考核、輕激勵的做法,這就是被考核者為何牴觸、反感考核的重要原因所在。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3、從考核常識來看,“員工工作表現與能力”不屬於績效考核類指標,而是評估類型的指標,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前者追求量化、客觀,後者為主觀評價。

點評:

員工考核實際上是三個部分組成的:績效考核+日常行為考核+績效評估。三者不能混淆使用,因為各有各的價值,各行各的考核方式。

比如,員工的綜合考核由“德勤績能“四個部分組成,但是考核評價方式有很大的區別,不能在同一張表中展示,更不能用於同一種激勵處理。

又比如,如果將績效考核與行為考核混在一張表中,就會出現幾十項指標或考核項目,通常月度績效考核的指標數量為6-8個,每個指標權重最低不得少於5%,如果指標數量超過10個,會造成無法聚焦、重點迷失。

4、從考核模式來看

中小企業慎用360和KPI模式。不是所有的模式都有價值,也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合中小企業。

點評1:

360評估方式對企業文化、氛圍、員工素質有很高要求,不是企業用了就能有效的,經常會適得其反。建議採客戶滿意度、上級工作評價即可。

點評2:

KPI強調以目標為導向、壓力式考核,重考核、評價而輕激勵、共贏,不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在很多企業都無法達到更高的管理成效。建立採用KSF薪酬全績效模式(附下案例)。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掌握績效指標設計的三個關鍵要素。

1、效果指標——直接影響企業的利益、利潤,指向經營價值和客戶價值(考核型);

2、結果指標——直接影響現在和未來的效果,平衡整體利益(考核型);

3、重要過程指標——影響效果與結果的要求、節點、關鍵動作(管控型)。

口訣:效果付費,結果導向,管控過程!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激勵性薪酬設計的具體操作:

1、將崗位原工資分解到核心K指標上(K指標提取原則詳見下文);

2、每個K指標從數據分析找到平衡點;

3、每個指標超過平衡點即有獎勵,低於平衡點即有壓力;

4、每一個K指標:對於企業,是利潤增長的渠道;對於員工,是工資增長的渠道;

5、從此,員工工資越高,企業利潤也越高;

6、從此,員工和企業利益是趨同的,方向和目標也是一致的。

績效考核想要成功,個人覺得必須解決的幾個問題:

1、激勵必須重於考核。

激勵和薪酬是員工要的,考核和利潤是老闆要的。要讓員工投入改善績效,企業必須考量員工的需求,通過激勵驅動員工的意願和動力。

2、利益必須實現趨同。

考核的目的是為了讓員工自動自發、全力以赴地工作,顯然這通常是老闆的狀態,實現員工與老闆的利益趨同,才能讓員工象老闆一樣工作,讓員工為自己而做。但是,考核本身是達不到這種境界,必須通過激勵設計、利益驅動。

3、以短期為主中期為輔。

年度結果是月度的總和,因此員工每天、每週、每月的工作狀態與工作成果就變得非常重要。先強化月度經營結果和激勵,再設計年度目標和分紅,這才是正確的績效考核規劃。

4、薪酬與績效要融合。

將員工要的薪酬和老闆要的績效融合成一個系統,找到一個平衡點作為共同利益的支點。如果將薪酬系統、績效體系分開設置,必然造成兩者之間的對立和矛盾。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可量化的結果、效果是這樣的,你發的工資買到員工價值會不會更大呢?

1、以產值為導向:如銷售額、產值、毛利額等;

2、以成本為導向:如成本率、毛利率等;

3、以費用為導向:如可控費用率、行政費用率等;

4、以人效為導向:如工資費用率、人創產值、人創績效等;

5、以客戶為導向:如VIP數量或產值、客戶滿意度、客戶投訴等;

6、以員工為導向:如培訓小時數、員工流失率、員工招聘達成率等;

7、以內控為導向:如合格率、返工率、重做率、報廢率、庫存週轉率、回款率、退貨率等;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總結:

如果管理者不能做出結果,沒有做出效果,加薪或者發出去工資都有可能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每發出一分錢就是在增加企業的負擔。

老闆看完想哭,因績效指標這樣設計,等於在給員工打工了

如果您想做好薪酬績效改革,建議您購買下面書籍《績效核能》,本書詳細闡述全績效KSF、積分式、K目標、小溼股四種績效管理模式!真實案例,數百家企業實現高效的成功模式,2000家企業因此而改變!

購買書籍,我將發這個模式設計【內部學習視頻】與你分享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