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壯美!“空中巨龍”、“海上風箏”……江山如此多嬌

2018-10-04 20:16 | 央視網

從北國山麓到南海礁嶼

從西部高原到東方沃野

正值國慶假期

不妨與我們一起

矚望神州大地

縱覽璀璨中華

去看看正在建設的大國工程

去觸摸新時代的發展脈搏

福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突破“建設禁區”大橋鐵路梁合龍

正在建設中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位於福建省的平潭綜合實驗區,全長16.34公里,下層設計為時速200公里的雙線鐵路,上層設計為時速100公里的六車道高速公路。

壮美!“空中巨龙”、“海上风筝”……江山如此多娇

今天(3日)早晨6時許,工人們就開始忙著往合龍吊架上澆築混凝土,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的完成,標誌著大橋的混凝土鐵路梁終於全部貫通。

遼寧:遼陽石化全程智能 原油加工優化增效

中國第一塊“的確良”面料,就是在遼寧的遼陽石化生產的。

下圖所展示的,就是這裡剛剛投產不到半個月的原油加工優化增效改造項目。

壮美!“空中巨龙”、“海上风筝”……江山如此多娇

進口原油在這裡通過加工優化,最終形成十多種石化產品,供應全國市場。僅是更為清潔優質的國標六號汽油,每年就可以生產出260萬噸。

壮美!“空中巨龙”、“海上风筝”……江山如此多娇

在新建的11套裝置中,大型及關鍵設備全部實現了國產化。這個項目佔地有51個足球場那麼大,但每個班次只需要25名操作員。他們在中心控制室內,通過231個在線攝像頭和高速網絡實時數據庫,只用挪動鼠標、敲擊鍵盤,就能完成對原油加工的全流程操控。

除了自動高效,原油項目也充分考慮到了綠色環保,新建的3個汙水提升池,就實現了原油加工汙水的零排放。

新疆巴楚穿越沙漠的“空中巨龍”

“空中巨龍”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的英吾斯塘鄉。沙漠中,由一座座巨大的鐵塔接力貫穿起來的這項工程,就是國家助力南疆發展建設的“750千伏巴楚-莎車-和田”輸變電工程的一部分。

國慶期間,工程已經進入附件安裝階段。在距離地面50米的高空,6名作業人員踩著像鳥籠子一樣的導線,安裝間隔棒和均壓環。這項工作看似簡單,但在幾十米的高空,工人不僅要保持平衡,還要騰出雙手作業,難度可想而知。而且,他們在上面一呆就是4、5個小時。

新疆南部喀什、和田、阿克蘇和克州四個地州,是國家確定的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之一。這條線路總長達554公里的輸變電工程建成後,將破解南疆電能不足的瓶頸,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基礎保障。

甘肅敦煌:光電產業園區戈壁灘上“鏡成林” 光能變電能

在甘肅敦煌鳴沙山北面的光電產業園區,兩座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就像兩個碩大的“向日葵”,生長在茫茫戈壁灘上。

畫面中耀眼的光點,就是2016年投產的一期10兆瓦項目,目前已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而正在進行設備調試的二期100兆瓦項目,被列為第一批“國家太陽能光熱發電示範項目”。12000多面、140多萬平方米的定日鏡,分佈在800公頃的場地內,圍繞著中間的吸熱塔,呈同心圓狀排列。

“定日鏡叢林”組成一個大型的凹面鏡,將太陽光聚焦到中間260米高的吸熱塔上,進而利用高溫加熱塔裡的熔鹽。被加熱好的熔鹽以565℃高溫儲存在塔下部的保溫罐裡,然後通過蒸汽發電機,將這些熱能轉換為電能。

良好的儲熱技術,使光熱電站在陰雨天或者晚上都能平穩發電。

廣東:深中通道西人工島“海上風箏”成灣區新地標

“超級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的西人工島,即深中通道西人工島,位於珠江口零丁洋海面上,島體面積達13.7萬平方米,相當於19個國際標準足球場。從空中看,它就像是一隻巨型的大風箏飛躍珠江口。

在建設過程中,建設者們將57個直徑達28米的巨型鋼圓筒深深地扎進海底,僅僅用了141天就勾勒出了這個“海中風箏”。

此外,這裡也將成為深中通道海上大跨徑橋樑與海底沉管隧道的轉換樞紐。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深中通道建成之後,將大大緩解珠江東西兩岸的交通壓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

(原題為《壯美!“空中巨龍”、“海上風箏”……江山如此多嬌》。編輯張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