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 一山:泰山賦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泰山十八盤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壁立千仞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泰山日出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五嶽之尊泰山

丁酉年秋,受曲靖文廟選派,攜犬子河樂遊學山東。飛青島,過濟南,登泰山,到曲阜,靜修孔聖儒學,目濡三孔惠風,啟迪人文智慧。登泰山,凌絕頂,作斯文。

賦曰:五嶽之首,峻極天東;浩然正氣,泰然獨尊。雄起華北之東,南眺孔子故里,橫跨齊魯平原,北依濟南泉城。眺東海,旭日東昇;望西歧,彩霞夕照;近蓬萊,雲海玉盤;遠崑崙,碧霞寶光。仰高驤,黃河金帶逶西澗。俯傴身,汶泗淮水迤南嶺。

君權神授,氣通帝座,七十二王封禪朝拜,祈福國泰。登高遠望,德配於天,大成孔聖登臨望魯,而小天下。壁立萬仞,江山秀麗,高人韻仕絕頂觀山,縱情丘壑。雲深峪巖,難如登天,萬眾爭高舉步唯艱,拽杖嘯詠。

緊十八盤,慢十八盤。不緊不慢,又十八盤。訪仙山而登雲梯,攀絕壁而倚古松。高山仰止,踏雲橋而觀飛瀑;流水行雲,瞻文鏤而瞰摩崖。濤聲依舊,蟬聲切切,沐罡風而踵難蹺。天門中開,峰迴路轉,過龍門而入天街。彌望之處,天地同攸,出大觀峰而訪玉皇頂。泰山之巔,風雲無邊而靜山安泰;仰頭天外,雲海深遠而峻山高蹈;氣象廣鴻,星漢溟茫而秀山峻特;凝神肅目,如風鸞鈴而泰山永固。

日觀峰上觀東海,手可摘星辰,卻無垂天之翼,滄海無涯。瞻魯臺上覽天下,天下事未了,卻有凌雲之志,唯泰不憂。天東之泰斗,載坤勢以穩健,報天地以功業,開曲徑之險途,承星漢之燦爛,宿星辰於巖隙,吐風雲之幻變。

七十二王,二十七祭,行跡點點。有如秦王朝拜兮松下避雨,無所禱也;而或康熙封禪兮泰山為龍,勵精圖治。磊落大勢,飛瀑下傾或青雲直上。大象天元,松戟如戈或巨石如磐。德配於天,國泰則民安;五色雲起,民安則國泰。

予效先賢,雲遊於此,提筆吟行。誠如夫子之言,智者無惑,仁者無憂,勇者無懼。萬眾爭高處,一覽小眾山,望斷千古煙海。登泰山,心如泰;人間路,如登山。

  • 一水:趵突泉賦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天下第一泉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天下第一泉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天下第一泉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天下第一泉

濟寧之城,有泉七十二。相傳茶聖衝茗,好水泡好茶,奉為極品。乾隆金口御封,名人冠名泉,天下第一。南疆曰龍潭,地湧珍璣,水澤之氣;北域稱靈泉,白水為泉,珠光寶華。

憑欄觀泉,文思噴薄,蒲松齡賦文,老舍詠頌之。潭清顯靈秀之氣,直抒胸臆;汩汨玉注,或吞或吐;細漣瑪瑙,如絲似綢;神龍隱形,吞珠含縉。若出熱之神湯,鍋鼎沸騰,天賜池,洗凝脂,故爾溫泉之用,可沐可浴;一發而不可收。若出泠之清流,地脈澎湃,破石巖,湧動之,而乃靈泉之水,如玉如絹;綿綿而不輟息。潺潺兮,皺漣漪;沽沽兮,褶絲絹。魚鱗流彩,水低石現,雲落潭而化魚,魚入雲而飛天。曲曲亭臺,流水行雲;行雲泉眼,脈脈傳情;波光濤濤,環閣環園;沾盈袖之水澤,因明澈而純淨;映日月之清眸,自潮湧而風流;琉璃翡翠,泉月彎彎;顯地機之玄妙,幻天象之風雲。雲無定形,彩霞追影;月無靜面,千機幻變;水鳧而石落,月亮而泉明。

泉之多哉:多似營排,涇襄曲凹,形神千秋,薈泉萃以其中。泉之奇也:奇石小園,深淺不一,泉眼幽邃,來清波以眸內。其清,可見底色;其味,純淨可口;其形,文瀾翻滾;其神,皓月入心。觀夫靈泉,心澎湃,辭激揚,語零叮,了無痕,珍珠之水,錦繡之波,龍庭之風,魁鬥之名,俯身暢飲,潤喉漱口,北遊而贊曰:“白水為泉,泉眼為眶,湧泉為眸!水清可飲,品逸香茗,日夜不息兮,足見胸藏之壑。古今脈動兮,帝胄換之御飲。潛龍遁地兮,泉眼幽而和鳴。”乃嘆之:“山有泉眼,倒映日月。水有明眸,亙古千年。泉有上品,洞徹禪機。名有冠楚,潮聲合鳴。”

  • 一聖人:孔子賦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大成至聖孔子尊師像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萬仞宮牆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孔廟大成殿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孔府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孔林

丁酉年秋,受曲靖文廟選派,攜犬子河樂遊學山東,觀滄海,登泰山,訪先賢,賞靈泉。到聖人故里,靜修孔聖儒學;學儒學精義,目濡三孔惠風;悟大道之德,啟迪人文智慧;聆聽聖地學說,敬仰萬世尊師,故作此賦。賦曰:日出東方,萬法朝宗。溯本求源,天道循環,地道自然,人道安序。無論時空幻變,抑或歷史更迭,行於大道,生生不息,乃德行於大道焉。安邦濟世,惟仁者可得天下;安身立命,惟禮儀可行於道;教化人文,性德行可配天地;天下為公,惟大同可奏樂鳴!泱泱華夏兮,承儒學以載文明。巍巍中華兮,傳儒學而倡復興。薪火相傳,通古於今;禮儀之邦,大浪淘金;文明薪火,中國精神;人文鼎盛,萬古長青。

無論皇室帝胄,下黎民庶姓,何以尊孔至聖?讀經典持仁愛之心,守禮儀踐君子之行,安於心操齊家之本,治大國明厚德之理,平天下倡仁政之道。家族強盛,以修身為己任;民族強盛,富之以教化人文;世界大同,和平以恭謙為尊。

擔大任,一以貫之;懷鴻志,仁道獨鍾;遊列國,鴻猷宣教;濟於世,奔說錚言;文化人,桃李芬芳;留後世,正道之倫。求仕不成,君子固窮兮非當時之福。遊學著書,坦坦蕩蕩兮是後師之範。四書之文,崇仁尚義為上上之品。五經六藝,彪秉千秋為日月之光。有教無類兮,成賢仕而達人;克己復禮兮,究天地以儒學。

素王之禮兮,樹君子之風。萬世之師兮,立生民之命。聖人之學兮,立天地之心。弘道之魂兮,裕後世之福祉。道不遠人兮,律道之禮。天奏和樂兮,鴻哲之聲。週而復始,肇元開泰。近孔子兮,承君子之風以安己心。近山東兮,傳儒學之教而安天命。坦蕩蕩,鐵肩擔道義。仕子心,雅興著斯文。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泰山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趵突泉

好客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