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靠保密为全球管钱的瑞士银行不能再保密了,隐形富豪们要现行了?

靠保密为全球管钱的瑞士银行不能再保密了,隐形富豪们要现行了?

日常追剧的时候,我们常会看到一些外国的黑帮大佬,走私人员费尽心机得到了一大笔钱钱之后都会在瑞士开个户然后把钱存进去。

但把钱存在瑞士银行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还得向银行交纳管理费。不仅如此,对海外客户瑞士银行还有起存要求,比如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客户起存数至少是200万美元。

既然条件这么多,那么为什么是瑞士银行呢?其实这和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有关。

1713年,日内瓦大理事会颁布了瑞士第一部银行保密法,由于《银行保密法》的存在,许多富人都愿意把钱存到瑞士的银行里,瑞士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离岸财富管理中心。

在1987年之前,瑞士银行甚至允许开设匿名账户,就连银行客服人员也不知道客户的具体身份。

这种严格的银行保密制度让瑞士银行闻名于世。

公开资料显示,瑞士有银行400多家,分支机构5000多个,平均1400多人就有一家银行办事机构,瑞士银行在国外还开设了近400个分行,同时,外国在瑞士也有200多家分行。

然而这份延续了300多年的秘密终于将不再是秘密了,曾经的避税天堂和财富隐藏天堂将成为过往。

靠保密为全球管钱的瑞士银行不能再保密了,隐形富豪们要现行了?

01

瑞士银行外国公民账户保密制度终结

瑞士联邦税务局(FTA)官方网站于10月5日发布公告,称根据财务账户自动信息交换(AEOI)标准,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最终与一些国家(或地区)签订了协议九月税务机关交换了金融账户信息。

这也是历史上的首次,正式宣告瑞士已告别了无条件保护银行客户隐私的传统。

靠保密为全球管钱的瑞士银行不能再保密了,隐形富豪们要现行了?

AEOI标准包括两部分:MCAA(主管当局间协议范本)与CRS(通用报告标准)。

据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介绍,AEOI是一套标准,MCAA指的是政府税务部门之间的交换操作程序;而CRS指的是规范金融机构交换信息给本国税务部门的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CRS针对的是非居民账户,瑞士公民在本土银行信息不在共享之列,金融机构向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共享的银行账户信息,均为外国公民在瑞士的账户信息。瑞士当局目前受该国法律制约,依然无法获取本国公民在境内金融机构账户资料。

根据公告,第一个根据AEOI标准与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交换信息的国家是欧盟国家(塞浦路斯和罗马尼亚除外)和其他9个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 加拿大、 root 西岛、 Iceland、 马恩岛、 日本、 Ze 西岛、 挪威和韩国。

到2019年,如果合作国家满足保密性和数据安全标准,数据共享方将扩展到约80个国家和地区。

公告强调,在欧盟成员国中,塞浦路斯和罗马尼亚暂时被排除在外,原因在于这两个国家的金融保密性,以及数据安全方面尚未达到国际标准。

此外,瑞士向澳大利亚和法国的数据传送暂时延迟,主要因为上述两国由于技术原因尚未向瑞士联邦税务管理局传送数据。

一位注册税务师表示,虽然中国不在此次瑞士公布的第一批交换国家之列,但瑞士已经将中国列为信息交换的意向国之一,未来还是会交换的,只是时间或批次的问题。

02

从保护受迫害者到被控欺诈

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起源于16世纪,当时大批新教徒因为受到迫害而逃到了日内瓦。为了保护这些新教徒,避免泄露他们的财产情况,银行家们建立起了最初的行业内非正式的基础保密制度。

1713年的日内瓦议会制订了一项规定,即银行人员应登记客户信息,但未经市议会批准,不得泄露给储户本人以外的任何第三方。

1934年瑞士制定了西方第一部银行法—《银行保密法》。根据该法,储户甚至被允许使用化名、代号或数字来代替真名实姓。

当时德国纳粹政府规定,德国公民必须交代自己在外国的所有资产,如被发现作假或是拒绝交代,会被处以死刑。而该法案的存在,让多位匿名开户的德国人在那时能免受纳粹的迫害。

这种匿名开户的方式直到1987年以后才停止使用。但事情的发展早已脱离了原来的方向。

由于严格的保密法,无数的财富从四面八方涌向瑞士。有数据显示,金融业贡献了瑞士11%的GDP,其中银行业贡献了6.7%,保险业贡献了4.3%。全球1/3的私人资本存在瑞士银行中。

然而,严守秘密的同时,瑞士也成了避税天堂和隐藏财富的天堂。这让瑞士银行多次被控欺诈。

本月8日,瑞士银行巨头瑞银集团被控税务欺诈案在巴黎开庭。

靠保密为全球管钱的瑞士银行不能再保密了,隐形富豪们要现行了?

法国国家金融犯罪部门指控瑞银及其法国分行帮助富有的法国客户把接近100亿欧元的财富转移至国外而逃避税收。

法国相关部门指控瑞银集团帮助一些富有的法国人逃过法国税务部门的监控,把钱转移到瑞士,并从中获利。

据估计,这笔钱至少有97.6亿欧元。而如果瑞银被定罪,它将面临约50亿欧元的罚款。

事实上,这早已不是瑞银第一次被控欺诈了。

比利时目前仍在起诉瑞银集团涉嫌税务欺诈。此前,美国也曾以帮助美国富人逃税为由,把这个瑞士最大的银行告上法庭,瑞银为此支付了巨额罚金。此外,瑞银还向英国和瑞士监管机构支付了巨额罚款。

为防范欧盟国家居民逃税,欧盟也曾多次要求瑞士废除银行保密制度,实现金融信息共享。

03

逐渐消失的“秘密”

如今,在瑞士银行存款个人信息必须实名。

存款在2万瑞郎以上须向银行提供保证书,保证自己的存款来源合法,不是黑钱。如警方要求向银行查阅客户的个人存款信息,须出示客户确凿的犯罪证据。如客户上了国际刑警组织的黑名单,涉嫌恐怖活动,则该客户的存款将被自动冻结,任何人不能支取。

但这样的结果可不是轻易得来的。

在美国将瑞银集团告上法庭后,法国、德国也纷纷出手,以把瑞士放到经合组织制定的“黑名单”里作为要挟,迫使瑞士提供更多的银行信息。

2013年初,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法院以帮助美国富人逃税12亿美元为由,对瑞士的韦格林银行开出了5780万美元的罚单,最终这家瑞士最古老的私人银行宣布永久歇业。

2013年6月,瑞士声明,愿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建立银行信息互换标准,并于10月签署了《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确认该国参与全球打击逃避税。

2014年5月6日,瑞士与46个国家签署《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承诺执行OECD制定的“银行间信息自动交换新标准”。

这成为瑞士银行业300多年的保密传统走向终结最为显著的一个里程碑。

根据自由贸易协定官方网站发布的公告,根据AEOI标准瑞士,联邦税务局于9月底首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税务机关交换了金融账户信息。

该公告提到瑞士税务局已与合作伙伴共享约200万个金融账户信息,并已收到数百万信息,包括账户持有人姓名、地址、国籍、税务识别信息、税务报告机构、账户余额和资本收益。根据公告,这种信息交换将使税务机关确认纳税人是否真实地报告了他们的海外账户。

如今,电影里的反派大佬们再也不能随便往瑞士银行打钱了,隐形富豪们也到了要现行的时候了。

靠保密为全球管钱的瑞士银行不能再保密了,隐形富豪们要现行了?

精彩回顾

靠保密为全球管钱的瑞士银行不能再保密了,隐形富豪们要现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