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陕西渭南:老车站 旧时光

陕西渭南:老车站 旧时光

火车站,是一个承载着悲欢离合,见证着人间万象的地方。我相信,每一个火车站,都有难舍难分的情侣,都有行色匆匆的过客,都有风霜满身的旅人,都有归心似箭的游子……人们会渐渐老去,记忆会渐渐模糊,那些老旧的车站,大概也会随着时代的更迭逐渐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了吧?渭南解放路上那个老火车站,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还记得?

1933年,渭南车站建成。时任铁道部长的顾孟余大笔一挥,题写“渭南车站”四个大字,汉白玉为底,雕以阴文,镶嵌在风雨棚上端票房墙体上。它是陇海铁路通车时就使用着的老火车站,它是西北地区少见的法式风格建筑,它是比新中国还要年长的老大哥……

1934年10月12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由洛阳乘坐专列沿陇海铁路行进,于10时30分抵渭南站,由此转乘汽车经临潼前往西安。时任陕西省国民政府主席的邵力子和西安行营主任杨虎城等人前来渭南站迎接。专列抵达后,陪同蒋介石此行的时任陇海铁路局局长钱宗则便前往新丰、临潼筑路工程现场,视察筑路进展情况,督促工程加快速度,早抵西安。

潼西陇海铁路是陕西第一条铁路。以前,陕西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企业,只是一些分散在各地的传统手工业。陇海铁路入陕,东部诸省的机械、建筑器材、日用工业品等被运入陕西,为陕西现代工业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渭南县城日渐成为关中东部的物资集散地。

渭南车站在秦东铁路前20年间货运量占据着首要地位。抗战期间,已是东西要道之枢纽,南北通衢之汇点的渭南车站,承担了战争物资的输运和物资搬运,负责四个战区物资的装卸。物资主要来自制造地四川,通过汽车运达宝鸡,再通过火车运抵渭南,然后分送各个战区及抗战前线战场。

1947年、1949年,秦东铁路各主要站年发货量渭南均居第一位,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渭南车站出现了货场堵塞,货物卸不下装不上,货场货压货,搬不出,下不了站等情况,因短途(人力架子车)运输能力落后,渭南县搬运公司100多人,不足100辆人力架子车根本满足不了形势发展需要。为此,1966年10月转入复线时,渭南车站作为运货场保留继续使用。

1967年元旦,陇海线复线贯通的时候新建渭南站,渭南车站改为货场,在货场与新渭南站之间修建一条联络线,办理货运业务。

2009年9月25日,新渭南站货场已正式通车,为平稳移交,老火车站直到2009年12月20日才停止运营。

停止运营后的老火车站,像一个解甲归田的老将军一样,带着满脸岁月沧桑的印记,过着退休后有些寂寥的生活。红瓦黄墙已在风雨中褪去颜色,昔日热闹繁盛终于不再——作为渭南最早的火车站,它停运后荒废破落的景象仿佛是跟世人开了一个玩笑。

2010年2月23日,市政部门开始拆除渭南铁路北货场的专线铁路,从此市区道路的13个交叉路口消失了,渭南彻底告别了城区被铁路割裂的历史。

如今,以老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市文物景观广场正在逐步建成,以此为中心的城市新区也在逐步完善——一个集商贸、娱乐、饮食、居住为一体,周边有学校、医院、步行街、大型广场,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区。

然而,老火车站曾经的经历和它见证过的历史,却成为了宝贵的财富,在新时期的城市化进程中,它以旧貌换新颜,化身为一个路标、一个符号,重新担任起新的文化使命来。过往已去,未来可期。如此这般,再好不过。(来源:渭南日报 记者 李欢 见习记者 周钰捷 吕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