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這樣逼孩子有教養,實際上是在傷害他

有人說:“窮養富養,不如教養。”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教養是我們最不能忽略的一點,為人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父母也最怕別人認為自己沒有教好孩子,所以在很多問題面前,我們過於強調要禮貌、忍讓和剋制,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感受。


一、不打招呼就是沒禮貌、不懂事


不打招呼的孩子,為什麼會讓父母那麼生氣?

說到底還是父母跨不過去自己的面子。

我曾在飯局上遇到過一個孩子,一進門就被父母催著打招呼,接著被一群大人圍著問:你叫什麼呀?多大了?幾年級了?

孩子一邊往後縮,一邊戒備地看著,父母頓時覺得十分沒面子,開始指責孩子:“這孩子,叔叔阿姨問你話呢!沒禮貌!”

孩子低著頭半天也不說話,等大人話題不在圍繞自己,才抬起頭。

像這樣的孩子有很多,他們不像嘴甜的孩子那麼受人歡迎,即使有個溫柔細膩的心,也常常被誤解成不懂事、沒禮貌,他們屈服於這樣的標籤,變得更加內向和自卑。

不得不承認,我們在有意無意地逼著孩子外向。

在大人看來,打招呼能有多難?動動嘴皮子而已。但是對孩子而言,陌生的場合,遇到陌生人,本能地感到害怕和退縮。

打招呼固然是一件很禮貌的事,但也要給孩子時間。


這樣逼孩子有教養,實際上是在傷害他


二、不會分享就是自私小氣


有一件小事讓我印象深刻。

小區裡,有個孩子拿著一小袋糖果,有個老奶奶過來逗孩子:"能不能給奶奶吃一個啊?"孩子撇過臉,不理。

旁邊的媽媽說:”寶寶,分奶奶一顆!”

“不要!”

“會分享才是好孩子”

“媽媽討厭!奶奶討厭!”

“怎麼這麼小氣!”

孩子急得哭了起來。

這樣逼孩子有教養,實際上是在傷害他


孩子懂得分享,所有大人都喜聞樂見,似乎這能反應孩子有教養,家長教得好。

然而事實上,孩子6歲前,會不會分享主要是由年齡特徵決定,而非品德問題,更不是大人口中的自私、小氣。

對3、4歲的孩子來說,分享是很困難的,大人眼中無關緊要的玩具、零食,對孩子來說就是珍寶,也是他們安全感的寄託。

在孩子不願意的情況下強迫他分享,就和搶奪一樣,這是很殘酷的事情。

分享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它的前提應該是自願和快樂的。我們日常可以多鼓勵孩子分享,但這個決定權在孩子,而不在大人手上。


三、哭就是脆弱不禁逗


很多大人都執著於逗孩子。

典型的是:

“媽媽不要你了!”

“你媽媽生了小弟弟就不喜歡你了。”

“去打你媽媽一下, 我就給你糖吃!”

結果,孩子被逗得哇哇大哭,這還不是結束:

“喲,還哭了?你怎麼這麼較真?”

“阿姨逗你玩呢,這孩子真不禁逗!”

“你還說不得了?”

類似的故事比比皆是。簡單來說,我嚇唬你、騙你、羞辱你,但你不能哭。

中國的父母好面子,怕傷感情,即使知道逗孩子不好,也礙於情面沉默不言,甚至有的父母也認為:經不起玩笑的孩子,太脆弱,太嬌氣。

我們都忽略了孩子在這過程中所承受的憤怒、不安和絕望。

武志紅曾說:中國廣泛存在的“逗”小孩,就是把心靈仍然敞開而單純敏感的孩子,弄得和成年人一樣絕望、粗糙而鄙俗。

很多人都沒有將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人,有靈魂的生命,平等地對待和尊重他們。


這樣逼孩子有教養,實際上是在傷害他


我們希望孩子落落大方,嘴巴甜,有教養,這樣的孩子更能受歡迎,這本身沒有錯。

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父母長期的引導和以身作則。

千萬別為了所謂的禮貌,而忽視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