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月球上那么多的撞击坑,为什么就只留下了坑,撞击它的天体去哪里了?

不是爱狗人士


这个问题并不复杂,从人类的观测来看,月球的表面坑坑洼洼,几乎全是陨石坑,这就代表在过去的很多年当中,月球遭受了无数次的陨石撞击。

但月球和地球的环境不同,陨石在进入地球的时候,会和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一些小的陨石在空中直接就燃烧完了。


而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陨石在进入月球的时候,也就没有大气层帮助它减速,陨石只能以极快的速度撞在月球表面。

而且一般来说陨石的速度越快,撞击产生的能量也就越大,所以月球表面的一些陨石坑,直径往往能达到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那么大。


然而牛顿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你用尽力气去拍桌子的时候,桌子也会给予你手掌同样的力。

所以当陨石撞在月面的时候,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不仅会产生剧烈的高温,而且还会让陨石变形以及爆炸,甚至说还有一部分陨石会直接气化。

最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陨石是自己把自己给撞爆了,这就好像一个西瓜,这个西瓜如果从十层楼的地方掉下来,它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摔的粉碎。

而陨石就和这个西瓜一样,在撞上月球的一瞬间就会爆裂开,而爆裂的陨石最终分解成无数的碎块,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只有陨石坑,而无陨石的原因了……


种植恒星


能够在月球表面留下陨石坑的陨石,自身所蕴含的动能是很大的,也就是说,它撞击月球表面的时候,其速度是很高的,一般的陨石的速度都可以随随便便达到每秒几十公里,当陨石高速撞击月球表面时,动能会在瞬间转化为冲击波和热能。

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月球表面会形成一个比陨石大很多的撞击坑,这些坑的大小与陨石的速度是正比例关系的。撞击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会使大部分的陨石迅速解体,通俗的说法就是陨石被撞碎了,变成了尘埃和碎片,分散到月球表面上了,所以我们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

有一些体积较大、密度较高的陨石,如果撞击角度较小,在撞击过程中有可能会分裂成几部分,其中有一些碎片会从撞击中获得足够的能量,使其具有月球的逃逸速度,从而回到太空中,简单的说,就是它们中有一部份又被反弹到宇宙空间了,我们在地球上发现的来自月球的陨石就来自于此。

还有一些质地坚硬的陨石,当它们撞击月球表面的时候,有可能会直接击穿月球的表面,与此同时,撞击产生的巨大热量会使陨石大部分物质熔化甚至气化,其中气化的部分会随着撞击产生的冲击波高速飞溅,并逐渐形成固体分散在月球各处。那些被熔化的部份会和月球表面的物质溶为一体,当它们冷却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底部平坦的陨石坑,而更坚硬的没有被熔化的陨石部分就埋在这个陨石坑的底部。

总的来说,找不到陨石的原因就是三种情况:撞碎了、弹飞了、被埋起来了。


魅力科学君


月球上面的确有很多的陨石坑,月球上的陨石坑主要分布在月球的背面,一眼看过去,月球的背面看起来有点恐怖,全是密密麻麻的陨石坑。

这些陨石坑,直径最小的也有几千米,直径大的更是有上百千米。月球上的陨石坑用一般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看得非常清晰。我们看到的一些月球的资料,看到它上面有很多的坑存在,这些坑都是陨石撞击造成的,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坑却没有看见陨石呢?要知道地球上的陨石可是十分贵重的,这么多的陨石都消失不见了是很可惜的,那么陨石都去了哪里呢?

对于月球上的陨石坑来说,稍微大一点的就很难看见陨石了,小一点的还有可能找到陨石,有人说月球上是真空所以陨石在降落的过程中没有被摩擦消耗,所以剩下的残渣应该更大才对,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地球上的陨石坑也并不少,但是留下来的陨石却是少之又少,那么这些陨石到底去了哪里呢?如果是被撞碎了话那么应该留下一点碎陨石吧,所以这些消失的陨石不是被撞碎了,而是因为温度过高而熔融或者是气化了,碎掉而遗留下来的是很少的一部分。

要知道撞击到月球上的陨石,其速度至少是数十千米每秒,这么快的速度其动量是很大的,更不用说撞击是一瞬间进行的事,所以撞击力度可想而知。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绝大多数生物大灭绝,地球很长时间里都被一层厚厚的灰尘笼罩。

那么陨石撞上月球的一瞬间,它就会被压缩为高压状态,而这一过程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陨石迅速熔融或者是气化,而能够因为破碎而留下来的陨石只有很小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地球上虽然陨石坑不少但是陨石却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镜像科普


也许是在月球形成之初,月球表面都是炽热的、正待冷却的岩浆。这时,有大量太空陨石冲向月球表面,这些陨石在月球表面砸了太多太多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坑,由于恰逢月球表面岩浆正值冷却阶段,被砸出坑的地方虽然慢慢愈合,但还没等完全愈合月球表面就冷却了。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月球表面地貌。

这点有点像我们往泥浆中扔石块的结果。石块扔进泥浆中,形成小坑,石块则在距坑底深浅不一之处。所以,如果要找撞击月球的天体,估计应该在坑底深处,已被月球表面地层覆盖!


美好167684527


根本就不是撞击的,是日全食的时候,太阳光☀打的。日全食的时候,月亮🌙翻过来了,背面朝地球,这面朝太阳☀,太阳射出二道火🔥🔥,打在月亮上🌙。太阳是卯兔,是丁。卯在甲骨文中是二个欠,欠欠,一个欠是伏羲,一个欠是女娲,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欠女娲伏羲的,日全食的时候,二道火火🔥🔥交叉❌,交点打在病上,也就是白上。病就是白,白就是病。从此诞生了白天。病白只在日全食的时候出现,在月亮和太阳☀之间,位置是3.1415926的位置上。月亮🌙是3,太阳☀是4,太阳☀是第四个太阳丁,属相是第四个属相卯兔。月亮🌙是第三个属相寅虎。


白天甲骨文晚上斗地主


图:阿波罗17号拍摄的月球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环形山。

图:月球背面图,由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携带的广角相机拍摄多张照片合成。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月球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但是坑里的陨石都跑去哪了?

月球形成四十多亿年,由于表面上没有大气层,所有的天外来客小行星、陨石、彗星等无论大小都不打折扣的冲击到月球表面。所以撞击坑相对多一些,而陨石高速撞击过程中与月面接触部分被极高的温度熔化,上部分因受到巨大的冲击力破碎土崩瓦解。这些都是在撞击的一瞬间完成的事。

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例如一个100米的陨石坑,并非是由一个100米直径的陨石那么吻合的砸出来的。由于陨石是高速冲击下来,动能非常大,我没有计算简单举例说可能1米直径的陨石就会造成一个100米直径的撞击坑,同时在撞击的瞬间陨石破碎粉碎在撞击坑内。
图:月球上非常明显的辐射线撞击坑。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降水等,撞击坑一旦形成几乎就是最初的模样不在变化。所以月球上撞击坑内的陨石并非后期风化消失,而是在撞击的瞬间就融化气化四散而飞了。

水星和月球非常相似没有大气,上边布满了撞击坑。以下是水星的照片,跟月球很像吧!



科学黑洞


月球上遍布大大小小的陨石坑,据估计,直径超过20千米的有1.1万个,直径超过1千米的有39万个。尤其是始终背对地球的月球背面,那里更是陨石坑密布。在月球上的陨石坑中,基本上见不到陨石,这是因为陨石以极高的速度撞上月球,这会释放出来大量的能量,导致陨石碎掉并且熔化掉。

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大气层,天体撞向月球时将不会得到减速,而是会直接高速撞上月表。陨石撞上月表的速度可达每秒一二十公里,这样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结果会使陨石破碎,并使其熔化甚至汽化。在撞击过程中,巨大的能量释放会在月表上留下陨石坑。

由于月球上缺乏地质和大气活动,所以陨石坑可以较好的保留下来。分析显示,月球上的陨石坑大都是在20亿年前形成的,因为早期太阳系中存在大量的小型天体,它们很容易与其他较大的天体发生碰撞。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月球陨石坑是位于月球背面南极区域的艾肯盆地,它也是月球上最大最深的陨石坑,直径可达2500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474千米),深度可达13千米(深度超过地球上的马里亚纳海沟),我国的嫦娥四号不久前在这个陨石坑中成功着陆。

此外,美国宇航局(NASA)在最近还观测到了月球上新形成了陨石坑。在2013年,一颗质量为400千克、直径约1米的陨石以每秒17千米的速度撞上了月球正面的云海,释放出了相当于15吨TNT爆炸的能量,在月球上形成了一个直径约为40米的新陨石坑,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大陨石撞击月球事件。


火星一号


脸上麻子、自生。即是永衡、必是有序。更没有大爆炸。人类多情、人自伤。


剛正不阿2


听说太湖是陨石撞击形成,本人去年在无锡打工,有一天去看太湖,就发现了石铁陨,玻璃陨石和石陨石,随便捡了几个品像好的,但我没寻找,就在一镇上公路边发现。


817066222175


撞到月球后弹飞了,那是不可能的。陨石带着很快的速度撞击月球,速度很快被月球降下来,动能转化为内能将陨石融化蒸发被撞击的冲击力挤向四面八方。

月球和地球一样主要是岩石组成,不同的是月球没有大气,只有一层非常稀薄的散逸层。小行星原本都是绕太阳运行的天体,运行速度远远超出月球引力的逃逸速度,在地月系统引力的作用下轨道逐渐发生改变,与月球等天体轨道交叉最后撞击就必然发生了。撞击的时候,小行星由于体积质量相较于月球很小,会被迅速地减速,但能量不会消失,只能转移和转化,于是动能化为内能,小行星融化或者蒸发,剩余的一部分也被挤压沿着冲击坑铺开。

在强烈的冲击之下,撞击周围的月球岩石被掀起,成为环形山的前体,融化或者蒸发的小行星从撞击坑中向四周推,会对月球岩石形成的环形山有一定的侵蚀,而被冲击挤压出去的物质会在月球表面喷出一些放射状的物质沉降带,这种现象在月球陨石坑中是很常见的。月球表面的灰尘也和撞击有一定关系,撞击时蒸发的物质又会冷却落下,形成类似火山灰的颗粒大小,成分则和小行星或者月球物质相同。

月球没有大气和降水活动,地壳活动也在若干亿面前就已经停止,因此形成后的环形山基本上很难破坏,除非再次发生撞击,月球上也确实形成了环形山交叠,连接在一起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