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我在清华读研的这半年,活着真好……

这是 在清华读研三个月之后写下的文字,那是一个课程答辩的前夜,我挣扎着和同伴做完PPT,捋清楚答辩逻辑,却再也睡不着了,焦虑和感慨都在那个深夜凝聚成下面的文字,想要分享给大家,也让大家看看清华的学子是怎样的面貌,以此督促学习。

我在清华读研的这半年,活着真好……

老早之前就想写一下这个题目,一直没压抑到那个点,纵使满腹牢骚,也无从宣泄,终于在今天晚上,在即将课程答辩的前夜,让我找到了抒发的缺口,只是一个课程答辩而已,我竟已慌不择路。

以前每每看到在清北做学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总是很鄙夷,鄙夷所谓的学渣不过是放弃了努力,自取灭亡的人却还要夸夸其谈炫耀自己所谓的人生经历,令人不齿。可当我真的汲汲努力来了清华,才发现原来,那些考省十几名的,和我这种考省一千多名的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这些差距不仅仅是努力可以弥补的,还有一种东西叫思维

我在清华读研的这半年,活着真好……

课题组有一个师兄,本科是系十几名的成绩保研。他总说自己怂的要死,总说自己搞不懂物理,总说自己不喜欢数学,却在每次上课的时候,脱口而出一堆我根本不知道的名词,也会在老师说电气石(我甚至不知道它怎么用汉语拼写)的时候随口说出它的成分,并联想到电石制乙炔。老师让我们一起搞一个科研,说是他物理不行,而且不想搞理论,让我来帮忙,后来才发现,当我已经忘记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各个物理量含义的时候,他已经差不多明白了非线性光学的大部分内容了,他还给了我一本好几斤的光学原理,没错,我只看到了基本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七八百页的书,我只看懂了七八页。他不喜欢数学,却发现最近他一直在手算一堆高阶微分方程,抬头随处可见一桌子密密麻麻的草稿纸,却仍然气定神闲。他不吝夸奖,哪怕我问出极端弱智的问题,他的回应永远都是,这是个好问题,你是个做科研的料子,但每次,我都面红耳赤。包括其他清本的师兄,每次谈起学术问题,他们侃侃而谈的样子,真的在发光,在这个课题组,我充满了求生欲

身边算是有个好朋友,我总是叫她陈十六,因为她是省十六名考来的清华,而她喜欢叫我孙七四,因为我高考比她高四分,不过我却只是去了华科,她时常说,华科的学生都很厉害的,踏实严谨,只是我知道仿佛每个学校的学生都被她这么夸过,因为和善却不乏耿直总是她的标签。因为方向差不多,好多课都选到了一起,又因为办公室的位置比较近,总归是熟络了不少。上一次实验课的答辩,她直言我是讲的最有逻辑的;她借我的数值分析笔记,还回来的时候写了一张纸条,说写得很清楚详细;原理课间,她会偶尔问我几个小问题,我都能支支吾吾回答得来;她因为本科学材料,让我帮忙做过理论力学作业,即便最后我还没开始写,她就已经自己做完了;她甚至想和我比谁的绩点高,但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哪怕在她嘴里的我还算优秀,我也是必然比不过的,因为思维。明天我们的实验课就要答辩了,我们第一组,她们第四组,她今晚上出差回来,说是要看看我的ppt思路,我给她看了之后,她默默提出了几个修改意见,我意识到,她发现了我之前没有理清楚的点,没错,她的思路更清楚而且更专业。她还没有做ppt,但却给我看了她的报告,我才发现,她早就归纳整理好了,我总是喜欢先搭好框架再慢慢填补,这样即便到了最后我没有补完窟窿,我也至少有点东西不至于让我太过丢人现眼;但我今晚才发现,

原来是有人是基于学习知识的目的去做的,她们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很多东西自然就水到渠成了。这时候我才意识到,那天印度老师上课的时候,我玩游戏的途中抬起头发现低头不听课的她,原来她在补这方面的知识。同样是材料本科的学生,短短三个月,差距已经在拉开了。当然差距的产生还有一点,叫做态度,同样是报告,她可以把几张图整成一张图,清晰可见,但我总喜欢罗列,因为她的目的是准确反映问题,而我的目的是尽可能反映工作量

我在清华读研的这半年,活着真好……

其实,来清华这三个月,我没有比别人差多少,我甚至在政治的前半程拿到了满分的成绩,至少证明我还是比绝大部分的人会打嘴炮,不过,我发现我再也举不出其他的例子了,除了我比绝大部分人活泼之外,别无长处。在清华,我永远都是被推着走的人,像极了早晨熙熙攘攘的地铁站,人们簇拥着我往前面挤,哪怕我没有落在后面,但是我知道,一旦没了这群人,我可能就停了。以前的自己,靠着所谓的智商和情商,做点东西出来,总不至于最差,但如今的自己,靠着自己曾经的优秀,靠着自己稀薄的基础知识,填填补补,油嘴滑舌,做出来的东西也只是一般水平,我总是把这些归结到自己不够努力,但只是因为害怕,害怕自己太过于努力,却还是一个垃圾的人。做一个不努力又垃圾的人总好过做一个努力又垃圾的人,让我能够找到存在的价值。

这三个月我还常常告诫自己,我来了一个不算厉害的所,身边的人大部分人都是211保研过来的,我即便不如清本的人,怎么说作为中流985出身的学生,总不会太差,所以内心里还是有点隐隐的优越感在,但后来发现,

这种优越感,屁用没有,而且就在我沾沾自喜的时候,回头一看,我又被人落在后面了。我效率真的挺高的,保质保量完成作业论文,还能一心二用,同时做点别的,每当我冷不丁去办公室扎一头的时候,发现一堆人做着我已经做完的作业,有种暗爽,却在后来发现,那些我因为睡觉、因为放空自己、因为玩游戏花掉的时间,只有一半是别人用来追赶我的,还有一半是我没有追赶别人的。学习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意思的点在于,你不学习,你就真的被拉下了。

我在清华读研的这半年,活着真好……

我在清华被人贴上了喜欢social的标签,好多人都对我表示钦佩,他们甚至不敢相信,短短的时间,我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圈子,去上个卫生间都会和人激情畅谈,但是事实上,我发现清华人不需要朋友,他们也不需要圈子,而我深谙其道,也点到为止,很多看似熟悉的人,连微信都没有加,只剩下客套。不知道是长大的原因,还是优秀的人注定是一座座的孤岛。

最后的最后,反思这两千多个字是怎样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让才思泉涌的我挥洒出来的。意识到,原来明天我有一门课程答辩。来清华的这三个月,我开始很讨厌答辩,哪怕这曾经是我的一个特长,现在的我很喜欢交论文结课的学科,因为这时候的菜是偷偷摸摸的菜,而不像答辩,是光明正大的菜!

END~

我在清华读研的这半年,活着真好……

当我自己在整理这段文字的时候,仍然能够感受到三个月时候的我的那份焦虑,而今的节点,半年已过,当时焦虑的课程答辩最后也拿到了A的成绩,学分绩在清华也拿到了上游的水平,科研工作也开始步入正轨,但我仍然对身边的同学充满了敬畏,若不是他们,我也不会在焦虑中认清自己,我也不会在学海中乘风破浪,我也不会以一个还行的成绩告慰自己的半年。

清华北大竞争真的很强烈,但我很庆幸在学习的路上能够进入清华,因为在清华读研这半年,我更清楚得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开始不断努力弥补;我也更深刻得意识到那些比你聪明的人,真的比你还努力,所以我凭什么不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