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廣州海關:將籌建國家進口廢油屬性鑑定重點實驗室

記者從廣州海關獲悉,10月8日,海關總署正式批准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籌建國家進口廢油屬性鑑定重點實驗室,並列入6大國家進口固體廢物屬性鑑定重點實驗室範圍,以進一步完善海關進口固體廢物屬性鑑定技術支撐體系,適應海關執法把關需要。國家進口廢油屬性鑑定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將為嚴控“洋垃圾”違法進境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在全國海關打擊洋垃圾走私“藍天2018”專項行動中,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加強對疑似進口固體廢物的屬性鑑別,今年以來共完成662批固體廢物鑑定業務,171批被鑑定為固體廢物,其中限制進口類廢塑料99批、禁止進口類廢冶煉渣27批。並於9月13日協助有關部門在拱北口岸查獲2.7萬噸礦渣類固體廢物走私,目前案件已由珠海檢察院移送起訴。

“藍天2018”專項行動打響後,廣州海關加大對固體廢物的風險研判力度,進一步提高固體廢物屬性鑑別和檢測技能,對收集到的200餘項典型固廢鑑別案例進行分析,重點對進入廣州口岸較多的再生塑料顆粒、再生橡膠、廢礦渣等高風險疑似固體廢物鑑別技術開展研究。

广州海关:将筹建国家进口废油属性鉴定重点实验室

廣州海關技術中心發揮進口固體廢物屬性鑑定實驗室引領作用,加強與中國環境科學院固體廢物汙染控制技術研究所等國家級和區域性固體廢物鑑別機構交流,優化鑑別流程。以再生塑料、副產品氧化鋅、金屬冶煉渣等高風險進口貨物為重點,完善判定方法。針對業務受理、現場抽樣、樣品檢測、綜合分析、屬性判定、報告格式等環節,細化鑑別操作規程,縮短操作流程,確保各檢測環節更嚴謹、提效。在識別技術手段上,充分運用紅外光譜、裂解色譜、色譜-質譜聯用法、頂空進樣法等先進分析技術加強固體廢物屬性鑑別,採用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固體廢物及其浸出液中的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運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X射線衍射譜圖等方法不斷提高礦冶商品固廢屬性的識別能力。同時,廣州海關還建立專家小組集體研判機制,整合內外部專家資源,力求進口廢物屬性鑑定結果客觀公正。

下一步,廣州海關技術中心將著力健全固廢鑑別技術標準體系,加大與環保、行業協會等有關單位的聯繫配合,切實以過硬的技術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文、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李大林 通訊員 關悅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劉桐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