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周末在家收拾东西,结果翻出了11年前拍下的西关桥。

我依然记得很清楚,那时我在上初一,一个周日的下午,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一篇写实作文,老妈专门带着我从家里奔到了西关桥,拿着一个小小的数码相机,拍下了十张照片。作文内容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但照片却仍然完好地躺在抽屉里。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为了更好地描述桥的整体和数据,我拿着并不是很专业的小相机,极尽可能地拉近了镜头,拍下桥的每一个结构和细节。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几个桥洞、几根柱子,非要数个清楚。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我现在真的非常庆幸拍下了焕然一新之前的西关桥,因为我觉得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它的旧模样。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关桥,原名西关桥,因地处老城西关门而名,建于1980年。算是浉河上数一数二的老桥了。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原谅小编知识面浅显,找不到更多关于西关桥的更详细的资料,但唯一一点有趣的历史就是,在西关桥和浉河公园之间,还残存着一段老城墙,为明朝所建,作为信阳古八景之一的奎楼,就建在这些老城墙上。除了西关桥附近的这一段老城墙,其余城墙已经全部拆除。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或许某一天,这段老城墙和它所经历的风风雨雨都会离我们悄然而去。信阳的城市面貌越来越崭新,但这些记忆永远不会消失。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这是2008年12月1日的一张新西关桥的夜景。已经是我们所熟悉的关桥了。

2007年8月1日在老桥上游拓宽12米,为5孔40米双曲拱桥,长235.9米,宽22米,双向四车道,2008年7月18日峻工。同年改名为关桥。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前两天我又去西关桥转了转。时值入冬,桥下的水水位下降不少。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因为西关桥沟通的两岸恰好是人口非常集中的地方:一边是学生集中的浉河中学,一边是繁华的八一商业区,所以每天来往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夜晚,堵车那就是非常经常地事情。特别是晚上临近放学时刻,从浉河沿岸的路上到桥上,站满了接送孩子的家长。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不得不说,看看熙熙攘攘放学的学生,真的又开始怀念十年前的自己。就像十年前去拍西关桥的那个下午,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还带有满满的热情,对待初中生活有着热忱的向往,真的很美好。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好像很多信阳学生,都与某座桥有着联系。早晨骑着车子,吹着凉凉的河风去上学,晚上披着夜色回家,一到冬天时,甚至分不清到底是早上上学还是晚上放学。

比如我的高中,就与申桥有联系,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

就像很多浉河中学学生的记忆,就是关桥。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十年弹指一挥间,学校里的学生早已换了一批又一批,这座桥就在一直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信阳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它是一代人的记忆,而我庆幸我用相机留住了以前的它。

相信它会一直在每天都要走过它上学的学生的记忆里。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关桥虽然早已改名关桥,但很多人仍习惯叫它西关桥。它跟其他横跨在这条河上的其他桥一样,经历着风雨,见证着这座城市变化的点点滴滴。

十年前的西关桥:我不想让它被遗忘

“贤师虹关申,民琴会安福”,这是信阳人为了方便记忆,从浉河上游,将横跨在浉河上的几座主要大桥编成了顺口溜。

十年前为了完成作业而去拍摄关桥的我,也一定没有想到日后它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不会想到以后的自己会为留住旧日的它而感到庆幸,更不会想到将来的自己看到这些照片会感慨、兴奋不已。

十年真的很短,对于这个城市和这几座桥来说,只是它所存在的时间里的一小段;十年真的很快,对于人来说,足以让一个人完成最重要的人生阶段,成长、蜕变直到走入社会。

这个城市不断在变化,希望你能跟我一起见证它变得越来越好。(内容来源:大信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