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書法作品是心靈的心電圖——蘭亭獎入展作者談創作

■張英俊

言為心聲,書為心畫,藝術作品是作者心靈的心電圖,一位藝術家的學識、修養、審美的高下直接決定創作水平的優劣。對於書法的學習和創作,我一直心懷虔誠,從不草率了事。在筆墨訴情的宣洩過程中,每次創作我都力求突破自我,呈現自己最好的狀態。

書法作品是心靈的心電圖——蘭亭獎入展作者談創作

書法創作是一種十分微妙神奇的過程,創作過程中環境的好壞,工具材料的優劣,精神狀態和創作情緒的調配,創作慾望的強弱,都會影響創作水平的發揮。唐人孫過庭《書譜》中的“五乖五合”論述了影響創作水平高下的主觀和客觀因素。

創作常常是痛苦與快樂相伴,得意與失落相隨。有時,創作前期會沉靜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一氣呵成;有時則會連續否定,難以起筆。等到作品完成後,懸於壁間,觀其章法是否協調美觀,字法是否傳承有緒,點畫能否準確到位,墨法是否有輕重乾溼的對比,氣息是否暢達連貫,尋其不足,反覆調整,直至滿意為止。

至於作品投出後能否獲獎、入展,實際上已經與自己不甚相關。刻意結果的得失,或許是痛苦的根源。如果書家能在創作過程中釋放性情,激發靈感,完成技進乎道的提升,真正做到享受創作過程的喜悅和痛苦,定能品得藝術之真味。

書法作品是心靈的心電圖——蘭亭獎入展作者談創作

這次蘭亭獎的創作確實是一個自我蛻變的過程,因為這次創作過程既有極度痛苦的掙扎、彷徨,也有一次次新發現的欣喜與快樂。首先要按徵稿要求完成3幅作品創作,這次展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展,這種高規格展覽的創作不是自我欣賞的隨意把玩,而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亮劍。要求是中國書協會員的作者才能參加,中國書協會員大多是經過多次參展磨礪出的書法精英,要想和這些高手在過招中勝出,必須揚長避短,展示自己的最強項。

雖然平時我對五種書體的創作均有涉獵,經過自我把脈診斷,決定還是用自己最擅長的隸書進行創作。3幅作品用同一種字體創作,又是新的難題,作品容易雷同和單調,怎樣才能增加作品形式的看點和作品內容的豐富性?

在反覆的嘗試中,選擇在作品尺寸的大小、字數的多少和形式構成中找變化。經過用小樣效果多次比對,定下以八尺整張中堂、八尺三條屏和八尺整張三裁對聯三種形式進行創作。這三種作品形式是三種不同的構成設計,涵蓋了隸書創作的基本創作模式,也能有效地規避字體大小和形式雷同的單一。

書法作品是心靈的心電圖——蘭亭獎入展作者談創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確定作品形式和作品內容後,就不斷嘗試不同毛筆的書寫效果,試驗不同紙張和墨汁匹配適度,力求文辭和形式效果的最佳搭配。歷時3個多月,在反反覆覆的自我否定中一直找不到感覺,作品常常處在簡單地復古層面,不能融入自我對社會、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在形而下徘徊,難出己意。

臨截稿日期的前一週,還處在痛苦的掙扎中。蘭亭獎徵稿的要求和意象中對手的強大一直壓得我不得釋懷,甚至腦子空空似回到嬰兒期的懵懂。一天,兩位同事來工作室看我的創作成果,我向他們訴說內心的苦悶和壓力。我們談人生、談社會、談理想和藝術,在不知不覺中我慢慢從參加展覽的壓力氣氛中走了出來,剝開思想上的禁錮,放下思想包袱,蘸墨揮毫,多年學習的積澱伴隨情感一下子噴發而出,線條在起伏跳宕中一瀉千里,轉瞬完成了創作,實現了當下最真實的自我表達與藝術構想。

人貴有自知之明,更要懂得自我反思。書法藝術總是在追逐完善缺憾的過程中尋覓最佳的自我表達,釋放內心最真摯的情感,若達不到由技進乎道的昇華,終成下品,難入高格。我想,用最大的努力深入傳統去學習經典,用最大的勇氣跳出來去創作,用敬畏之心對待展覽,內心便會是平靜的、清醒的,更是自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